甄瑱
摘要:目的:觀察及分析在減少手術室壓力性損傷中應用程序化護理管理模式的成效。方法:本研究中選取手術患者60例納入研究中,劃分成應用常規(guī)護理的參照組,以及應用程序化護理管理模式的研究組,比較護理效果。結果: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前、手術結束前半小時皮膚組織受壓程度,以及護理以后兩組壓力性損傷率、術后患者的舒適度以及疼痛程度,結果顯示研究組均明顯的優(yōu)勢于參照組,p<0.05。結論:程序化護理管理可以將手術室壓力性損傷問題明顯的減少,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程序化護理管理;手術室壓力性損傷;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TU24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5--01
術后的并發(fā)癥中,壓力性損傷是相對常見的,同時手術室為導致壓力性損傷的高??剖?。手術室護理人員需要落實科學的護理管理模式,將患者術后壓力性損傷風險問題減少。程序化護理管理屬于綜合護理模式,能夠對患者落實更加規(guī)范、嚴謹?shù)淖o理方案[1-2]。本研究分析程序化護理管理在減少手術室壓力性損傷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內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選取的患者全部是應用手術治療的患者,即口腔癌加取股前外側皮瓣移植術病例,一共是60例,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間。所有的患者滿足相關治療適應證,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將患者分成各具有30例的研究組以及參照組。其中,研究組具有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齡(55.40±1.23)歲;參照組具有17例男性以及13例女性,年齡(56.84±1.57)歲。將兩組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比較,并無顯著的差異性,p>0.05。
1.2方法
參照組的患者進行一般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研究組采取的方案是程序化護理管理模式,主要內容為:
(1)評估階段。手術之前,責任護士跟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的疾病情況、手術認知程度、心理狀態(tài)、健康需求等內容進行了解、評估。
(2)計劃階段。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展開分析,提出針對性、個體化的護理計劃方案,涵蓋的內容為術前健康教育、術中手術配合、術后疼痛護理、早期進食與活動等。
(3)實施階段。手術室每周召開不良事件特別是手術室壓力性損傷問題的總結與討論會議,提出科學的改進策略,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將手術室壓力性損傷護理的風險、目的、措施、注意事項等內容告知患者和家屬;手術室護理人員需要定期的接受培訓,提升手術室壓力性損傷防范意識,充分的掌握術中評估患者意識、耐受程度、保護用具使用、翻身技巧、護理溝通方法等內容,積極的防范各種危險因素,增強應急處理能力;術前,安普貼在受壓部位皮膚處防止局部皮膚直接受壓,術中確保皮膚處于干燥狀態(tài),由此降低術后壓力性損傷潛在風險;術前一天,需要巡回護士全方位的評估患者病情進展、皮膚狀態(tài)、活動度等,掌握術中壓力性損傷的風險因素并提出防范策略;手術期間,予以骶尾部、鼻翼、足跟予以間歇性減壓措施,將骶尾部保持10分鐘的抬高狀態(tài),手術期間每隔2小時提醒手術醫(yī)生觀察鼻插管是否壓迫患者鼻翼,做好減壓保護[3]。同時腳圈架空雙足部,每隔2小時按摩足跟、腳踝部位, 術畢前的半小時,評估皮膚狀態(tài)。術后再次評估全身皮膚,按照術后的患者意識狀態(tài)以及皮膚情況、肢體活動度等,同病房責任護士詳細交接,對后續(xù)預防壓力性損傷做出指導。
(4)評價階段。術后進行填寫圍術期壓力性損傷護理記錄單,由護士長進行內容的整理、歸納,于討論會議中提出改進的策略,促使將手術室壓力性損傷預防護理質量水平不斷的提升。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皮膚組織受壓程度,評估的標準是運用waterlow 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表。以Braden 壓力性損傷評分表,評估壓力性損傷狀況。運用舒適狀況量表(KOLCABA)評估患者的舒適度,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計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的表示形式是(x±s),運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形式是[n(%)],運用卡方(“χ2”)檢驗。p<0.05時,證明比較結果擁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皮膚組織受壓程度
如下表1,比較評分顯示,研究組的皮膚組織受壓程度明顯更輕微,p<0.05。
2.2壓力性損傷狀況
如下表2,比較兩組患者的壓力性損傷狀況發(fā)生率,結果顯示參照組明顯的高于研究組,p<0.05。
2.3術后舒適度及疼痛度
如下表3,研究組的術后KOLCABA評分、VAS評分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
3討論
手術室患者需要較長時間的保持同一種體位,基于剪切力等作用影響下,會導致皮膚超出承受范圍,則受壓處會產生微循環(huán)障礙、體液回流障礙等問題,損傷到皮膚與皮下組織,進而產生了壓力性損傷,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4-5]。程序化護理管理屬于有效的防范和管理手術室壓力性損傷的重要護理模式,其屬于科學的擁有反饋功能的護理模式,同時施展出綜合性、動態(tài)性、人性化等優(yōu)質的特點,可以將護理管理的質量水平提升。而且程序化護理管理方案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等程序以后,促使整個護理工作更加完善,護理人員的服務更具備主動性,可以及時的發(fā)現(xiàn)護理工作中的不良問題并做好處理,進而保障護理工作高效率的落實。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減少手術室壓力性損傷的問題,可以運用程序化護理管理的模式,將患者的術后舒適度提升,削弱疼痛感,促進患者盡快的康復身體,可以進行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曾國衛(wèi),肖明,趙蕾,余雅倩. 程序化護理管理在減少手術室壓力性損傷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8):92-95.
[2]肖冰譽. 程序化護理管理在急診孕產婦接診急救工作中的應用認識實踐[J]. 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09):124-125.
[3]劉微. 程序化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生活質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 黑龍江醫(yī)學,2021,45(02):204-205.
229850170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