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薇
英語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也是一門有助于學生了解外來文化,提升認知和發(fā)展?jié)撃艿闹匾n程。雖然英語為三大主科之一,但是其教學有效性不高。究其原因,教學方式單一,沒有踐行生活化理念。在新時代背景下,英語教育教學更推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踐行生活教學模式。在繪本教育如火如荼開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模式,如戲劇教學法,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是完全可行的。
英語繪本課程主要包括英語繪本教學、英語繪本閱讀、英語繪本制作三類。隨著中小學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英語課程是小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課程。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通過將繪本納入小學英語教學以適應現(xiàn)實教學的需要。本文選擇英語繪本課程中的繪本閱讀來研究小學英語教學方式。
簡而言之,繪本閱讀教學是一種利用大量圖片和少量文字達到一定教育效果的方法,它借助多樣的繪本,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達到良好的思維認知和發(fā)展的目的。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往往崇尚教材上的文字教學,圖片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繪本的主體是圖畫,甚至有的繪本沒有文字,單純靠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故事,這樣的教材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以圖片為主的繪本閱讀,對小學生的吸引力非常大(蘇雨、張海燕 2020)。
戲劇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用戲劇表演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戲劇教學法是在任務教學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教學方法,建立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之上,引導學生發(fā)展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創(chuàng)新精神和表達欲望的人。戲劇教學法的內涵是“做中學”,讓學生形成“我能演”的自信心理。表演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學生通過表演,能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整合和應用。運用戲劇教學法,能促使小學生“沉浸式”學習,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英語繪本根據(jù)作用的不同可以分為養(yǎng)成繪本、心理教育繪本、行為教育繪本等,形式非常多。戲劇教學法也有多種形式。英語繪本閱讀和戲劇教學法結合,主要是將戲劇和劇場的表演技巧與英語教育教學聯(lián)系起來,實現(xiàn)英語單詞、語句、語法的卡通化和故事化。無論是單詞教學、語句教學還是語法教學,都能和戲劇教學法聯(lián)系起來。兩個同樣形式多樣的個體結合,能激發(fā)出更高的教學價值,如繪本內容再演繹、故事續(xù)編等,使教育教學形式更靈活多樣。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yǎng)為任務。通過戲劇方式指導小學生的繪本學習,借助圖像和簡單、精練的語言,以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為基礎,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且符合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的理念。因此,在小學階段推廣戲劇教學法是十分必要的。
小學英語繪本內容廣泛,覆蓋知識點多,通過繪本教學,能讓學生在認知、常識、人格、生活等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雖然不同繪本的作者的寫作風格不同,向學生傳遞的價值觀也不同,但是都能將畫面、話題和語言結合在一起,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事實上,戲劇比繪本更加靈活多變,戲劇是在繪本基礎上表演出來的,不同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不同,他們的動作、語氣也會不同。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更能感受到英語的靈活多變,從而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應以適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并滿足其學力水平為原則,針對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情況,設計合適的繪本教育教學方案,開發(fā)“快樂英語”課程,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教師要打造“個性化”課堂,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有步驟地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說、讀、寫技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大膽說英語、靈活運用英語的好習慣。
教師要按照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情況和英語水平設計教學內容。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教師可初步確定教學內容:三年級,主要是兒歌和律動操的教學,簡單且容易被學生接受;四年級,主要是游戲教學和短劇表演,雖然這個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但整體上的英語應用水平不高;五、六年級,主要是話劇教學,這個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豐富,表演欲望強烈且愿意表現(xiàn)自己。
課前,教師將繪本內容改編成戲劇劇本,并布置學生參與課程戲劇表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將戲劇教學全方面融入英語繪本教學。在課堂上,教師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誦讀、情景對話、戲劇表演。課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戲劇表演,引導他們小組合作學習、互相模仿。課后,教師讓學生在理解繪本內容的基礎上完成手抄報。
小學生正處于英語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如果在這個時期不能做到有效教學,就會對日后學習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對單詞和重點語句的掌握,讓他們在繪本閱讀中有所收獲(鄧星、劉潔文 2019)。以下圖為例,教師以兒歌形式開展繪本閱讀。
教師劃定角色,讓學生分別扮演Brown Bear、Red Bird等。教師起頭(旁白):“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扮演 Brown Bear的學生回答:“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教師接話:“Red bird,red bird,what do you see?”扮演 Red Bird的學生回答:“I see a...looking at me.”以此類推,讓學生在有氣氛、有節(jié)奏的環(huán)境中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brown、red、yellow等顏色詞,還體驗了學習英語的樂趣。
教師應將英語教學和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塑造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江蘇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為例,課文講述了the lion和the mouse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生動形象,且非常有意思。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就friendship話題引導學生討論,并編排課本劇??紤]到學生即將升入初中的事實,教師設計了關于Friendship forever的繪本課程,通過PPT展示學生六年來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引導他們回憶the first time met each other、became friends with each other、help each other等,使他們感受到友誼的價值,充分認識到友誼的可貴。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英語朗讀大賽、英語作業(yè)評比、課間會話表演、英語小報制作、英語表演等形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些都是建立在團結互助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打造互助學習的新常態(tài)。以江蘇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Unit 5 A party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兩兩合作進行簡單對話,表達參加party時自己會準備哪些物品。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小組合作,自主編排小短劇。如果有場地,教師可以協(xié)商其他班級師生共同開展英語戲劇表演大賽,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評比(韓雪 2019)。節(jié)目的編排形式應以學生自主設計為主,可以是英語話劇、歌謠表演、木偶劇等。這既能鍛煉學生純正的英語發(fā)音,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充分利用不同的游戲、語言與肢體動作相結合的表達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樂于體驗、領悟和掌握英語知識,將繪本閱讀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整合利用現(xiàn)有教學資源。以江蘇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Story time為例,教師可以將獅子和小老鼠的故事編排成劇本,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充分挖掘繪本的教學價值。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利用網絡優(yōu)秀繪本內容,豐富課堂內容,提升教學質量。
實踐證明,小學生更喜歡靈活多樣的課堂形式。當下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將教學和戲劇結合在一起,鼓勵小學生多維發(fā)展,能有效提升其學習效率。小學英語教師應充分借助繪本閱讀資源,通過戲劇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英語繪本閱讀和戲劇教學法相結合的模式有很強的參考和借鑒的價值,既靈活多變,又有趣味性,值得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