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聰
(河北省定州市北高蓬小學 河北 定州 073000)
情境教學法在當前的教育領域中比較常見,而且應用頻率較高,特別是在小學教育中,更是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小學生正處于人生關鍵時期,可塑性很強,通過高質量的音樂課堂教學,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能力,對他們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老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嘗試教學創(chuàng)新,合理的構建課堂情境,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學習積極性,達到深化教育的最終目標,為學生打下一個良好的音樂基礎。下文對此進行簡要的闡述。
長期以來,文化課程一直都是小學階段的主要教學內容,為了保證學生在考試中有一個優(yōu)秀的成績,老師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文化課程教學中,對藝術類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但是一些老師仍然存在落后的教學思想,對小學音樂唱歌課的重視程度不足,由于音樂不是考試科目,所以,老師對小學音樂唱歌課的質量缺乏關注,在主觀上對小學音樂唱歌課的重要性沒有有效認知,教學態(tài)度松懈,存在明顯的形式化問題,一些音樂課程甚至存在被占用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小學音樂唱歌課堂開展效果無法得到保證。
由于年齡的關系,針對小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必須要體現(xiàn)出一定的趣味性,結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合理的引入趣味性元素,給學生們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這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就目前來看,在許多小學音樂課堂中,都存在趣味性缺失的問題,老師的教學方式陳舊,不注重模式創(chuàng)新,以理論性教育為主,讓學生生硬的背誦各種音樂理論性知識,在實踐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對歌曲進行反復歌唱,課堂教學流程固定,缺乏新意,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導致學生對音樂課堂逐漸的生出抵觸情緒,明顯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他們的個人成長和發(fā)展都非常不利。
在原有的音樂教學中,知識的闡述方式主要以口頭講述為主,單一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了非常不良的學習體驗,大多數(shù)的小學學生對文化課程都缺乏興趣,如果教學方法無法及時做出轉變,會直接影響到音樂課堂的整體開展效果。情景教學法的出現(xiàn)和應用,改變了之前的知識闡述方式,在此種教學方法中,主要是利用各種特定的情景,實現(xiàn)因音樂知識的有效滲透,學生可以在一個良好的氛圍和互動環(huán)境中學習到相應的音樂知識,這種教學方法更加符合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是優(yōu)化傳統(tǒng)課堂結構的重要措施。此外,在教學情景的作用下,學生會逐漸對音樂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學習狀態(tài)更加積極主動,在自主學習和研究過程中,對音樂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對他們各種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也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情景教學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價值重大。
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開展導向,對于學生來說,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他們的個人發(fā)展有很強的助力作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同樣是老師的工作目標,該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老師應用科學的教育和引導方法,讓學生們感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對音樂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們才能逐漸的形成各種優(yōu)秀的個人能力,最終養(yǎng)成音樂核心素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采取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無法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對音樂作品產生深刻的感悟,藝術靈感的激發(fā)更是無從談起,而且情境教學法可以改變之前的課堂教學弊病,在教學情境的作用下,學生們的注意力可以保持長時間的集中,逐漸的產生藝術靈感,在音樂情境中對音樂元素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并且在老師的引導下,產生深刻的知識記憶,對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情境教學法的主要應用優(yōu)勢,需要引起老師的高度重視。
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頻率較高,而且實踐效果顯著,從教學原理上來看,該模式主要是利用特定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深化教學的目的,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音樂的美育教育中非常適用,能有效的提高美育教育效果,給學生帶來更加深刻的學習感受,在情境中對音樂產生更深的感悟,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發(fā)現(xiàn)音樂的魅力所在,主動的參與到音樂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中,從而真正的發(fā)揮出美育教育的關鍵性作用。在具體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信息化設備,創(chuàng)設相應的音樂情境,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方式比較直接,可以給學生帶來直觀的視覺和聽覺體驗,而且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加強教學引導,根據(jù)美育教育要求,讓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感悟,體會作品中傳達的思想和營造的意境,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充分的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并且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實現(xiàn)高質量小學音樂課堂的構建。比如在學習《春天在哪里》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春天的景色,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音樂元素和音頻的作用下,形成一個春天的情境,為高質量的音樂課堂教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對于知識的探索,正是由于問題的出現(xiàn)。所以學習音樂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有效地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問題情境是最早是由馬赫穆托夫提出的,他認為,問題情境是通過問題,是學生對原有認知的否定懷疑,進而使學生能學習新的知識。因此,對于音樂教師來說,提問是一門學問,好的問題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反之,與教學不匹配的問題,只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小學音樂特堂中,問題情境的提出有兩種方式。第一,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整節(jié)課的教學都圍繞著一個特定問題開展,如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教學中,通過圍繞“什么是愛?”這一問題展開教學。第二,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從學生的思維邏輯和已建構的知識出發(fā),通過運用一個又一個教學問題,引發(fā)學生層層探討,深入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如在《火車跑得快》的課堂中,通過“有沒有見過火車啊”“火車在近遠處聲音有什么不同呀”等問題,來逐漸加深學生的理解。在小學階段我們需要注意,學生的思想等方面還不夠成熟,所以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置的問題不應過多,5個左右為宜。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適當?shù)膯栴}建立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故事情境應用在小學音樂課堂是指音樂教師根據(jù)所需教學內容,設計出或引用與學生生理、心理和已有知識相符合的故事,以設計或引用的故事為導入,層層深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有效地促進教學。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征,不喜歡那些枯燥無味的知識和那些繁瑣的學習方式,注意力的持續(xù)時間短。但對世界和知識充滿了好奇,探索心強,故事是小學生們最喜歡的學習知識的載體。傳統(tǒng)的音樂課教學較為枯燥,一開始就是唱,這樣的教學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學習內容的故事化卻擺脫了這些弊端,能更好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比如在《小紅帽》的教學中,教師通過以小紅帽故事為學前導入,“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和大家分享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老師的分享呢?”學生們能迅速提起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學習興趣,從而能有效地開展《小紅帽》音樂教學。此外,作為音樂教師在開展故事情境教學時,要對課堂故事時間、情節(jié)和內容進行把控,要及時地把控住課堂,充分地將故事情境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去。
綜上所述,新課改,新要求下要求音樂教師們改變教學形式,情境教學法就能夠帶來這樣的效果。在我國當前新課改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下,該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升音樂教學水平,促進音樂課堂的建設,為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