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瑋
摘要:目的:分析超聲體檢早期發(fā)現無癥狀肝癌以及小肝癌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及其準確性。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健康體檢的患者共計3萬例,其中發(fā)現疑似無癥狀肝癌或小肝癌患者共計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聲檢查以及CT平掃檢查,并且均經手術病理證實為肝癌。比較超聲檢查、CT平掃對無癥狀肝癌以及小肝癌的檢出率、確診率、誤診和漏診率。結果:超聲檢查無癥狀肝癌以及小肝癌的檢出率、確診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誤診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種檢查方法的漏診率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健康體檢中應用超聲體檢可及早發(fā)現無癥狀肝癌以及小肝癌,診斷準確性較為理想,且操作簡單,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無癥狀肝癌;小肝癌;超聲體檢;CT平掃
【中圖分類號】 R4?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3--01
肝癌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該病在發(fā)病的早期無明顯癥狀,多數患者有明顯不適再來院就診時往往已經發(fā)展到了癌癥的中、末期,此階段進行治療的預后效果往往不夠理想。目前,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每年定期健康體檢的人數也越來越多,通過健康體檢可有效發(fā)現一些早期的疾病,對及早診治、減輕痛苦、延長患者生命、減少經濟負擔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健康檢驗過程中,超聲檢查是最常規(guī)的檢查項目之一,大量研究均提出此檢查方式對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的診斷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本次研究目的即在于進一步探討該檢查方式對早期發(fā)現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的臨床診斷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健康體驗的人數有3萬例,其中發(fā)現疑似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的患者共計20例,所有患者后均經手術病理證實為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患者年齡介于40-8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21±9.79)歲,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所有患者術前均接受了超聲檢查和CT平掃。本次研究以向我院醫(yī)務科告知并批準。納入標準:(1)患者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1)患有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2)患有血液性疾病者。(3)心、腦血管病變患者。(4)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超聲檢查和CT平掃檢查,具體如下:(1)超聲檢查,查前患者需禁食8-10小時且需將膀胱排空,檢查時采取左側臥位和仰臥位,使用凸陣探頭,探頭頻率設置為3.5-4.5MHz,先在其肋間以及肋緣下進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的掃查,然后再對聲像圖特點以及病變位置進行詳細的探查,對腫塊內部的血流信號、包膜情況、邊緣情況、結構、形態(tài)以及肝塊大小逐一觀察。(2)CT平掃,使用設備為飛利浦16排CT掃描儀,螺距、層厚均為5mm,重建時為2mm。
1.3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后均經手術病理證實為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以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做為金標準,比較超聲檢查和CT平掃的檢出率、確診率、誤診率和漏診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資料描述:計數資料為(n%),檢出率、確診率、誤診率和漏診率均利用χ2進行檢驗。當P<0.05時提示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兩檢查方式的檢出率、確診率、誤診率和漏診率。
對表1進行分析可見,超聲檢查的檢出率和確診率均明顯高于CT平掃,誤診率明顯低于CT平掃,(P<0.05),兩種檢查方式的漏診率對比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目前,臨床上對于肝臟病變的首選診斷方式即為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血流信號顯像以及低頻超聲檢查是對肝臟檢查的主要手段,但是此種檢查手段的缺點在于若病灶位于肝臟表面時則不能夠清晰的顯示,因此易出現漏診或是誤診[1]。高頻超聲檢查的應用則有效提高了伴于肝臟表面病灶的檢出率,對病灶內部的血流和回聲特點都能夠進行更為細致的觀察,彩色血流顯示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有利于臨床醫(yī)師對病灶的細節(jié)之處進行觀察,進而提高對肝硬化和小肝癌的鑒別準確性。對于直徑不足1cm的小肝癌采取此檢查方式的檢出效果較為理想,對提高小肝癌的早期檢出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有利于對患者及早采取治療、改善預后。
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探析超聲檢查在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從研究結果我們能夠見到,采用超聲檢查的檢出率以及確診率均比CT平掃的檢出率和確診率要高,而誤診率則明顯比CT平掃的誤診率要低,(P<0.05)。提示了對于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的臨床診斷中應用超聲檢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在漏診率方面兩種檢查方式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分析這與病例數量較少有一定的關系。小肝癌的超聲檢查的主要表現為低回聲,分析這是由于癌細胞增殖速度快且病灶主要為癌細胞,新生血管存在較復少,所以表現為低回聲[2]。肝癌患者的癌細胞主要由動脈供血,小肝癌患者的血流信號表現為明亮、呈條狀、高速動脈血流信號;可以通過此信號為區(qū)分增生性結節(jié)以及血管瘤等疾病[3]。
綜上可見,超聲體檢在早期發(fā)現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的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該檢查方式操作簡單、準確性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沙婭·衣利亞斯, 王淑霞. 超聲體檢在早期發(fā)現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J]. 醫(yī)藥前沿, 2020, 10(18):38-39.
[2]柳本峰, 汪蘭. 超聲體檢對早期發(fā)現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的臨床診斷價值[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8, 10(22):2.
[3]李玲莉, 黃晶. 超聲體檢對早期發(fā)現無癥狀肝癌和小肝癌的臨床診斷價值[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 8(29):13,31.
350450190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