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松平
先請看下面的兩個例子:
(1)馬文戈著《李叔同:名如何愛如何生命該如何》第一卷第二章在描述先生青春才華的時候,章目用了“豆蔻年華”一詞概寫其“兒時啟蒙”“文才初露”“才藝博學(xué)”。
(2)史一帆編著《激揚文字:告訴你一個詩人毛澤東》第一篇第二章第三節(jié)提到楊開慧時,這樣寫道:“此時的楊開慧是一位17 歲的少女,正值豆蔻年華?!?/p>
對此,楊順儀老師認為:“‘豆蔻年華’一詞一般用于女性,不用于男性,具有明顯的語用范圍。不管李叔同早年多么有才華,多么博學(xué),多么聰慧,因是李家公子,都難與‘豆蔻年華’一詞沾上邊?!罐⒛耆A’的描述對象只能是十三四歲的少女,大于十四歲,無論多么富有青春活力,也與‘豆蔻年華’無緣?!保ā墩Z言文字報》2021年9月22日)
筆者讀后,根據(jù)《新編漢語辭?!罚ü饷魅請蟪霭嫔?,2012 年12 月第1 版),覺得楊老師的意見值得商榷。
“豆蔻年華”一詞,典出唐朝杜牧《贈別詩二首之一》。這是杜牧在揚州期間寫下的一首贈給一個歌女的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意思是說,姿態(tài)輕盈舉止優(yōu)雅正是十三年華,就像二月初枝頭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盡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人,卷起珠簾故作嬌俏的美女沒有人比得上她。詩中用早春二月初樹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喻十三四歲的少女。因此,“豆蔻年華”一詞就被用來形容十三四歲的少女。
但是,詞義是發(fā)展的,“豆蔻年華”的詞義亦如此。對“豆蔻年華”,《新編漢語辭?!肥沁@樣解釋的:“【豆蔻年華】唐朝杜牧《贈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也泛指少女的青春年華?!倍鴮Α吧倥保缎戮帩h語辭?!肥沁@樣解釋的:“【少女】未婚的年輕女子?!?/p>
據(jù)史料記載,楊開慧(1901 年11 月6 日—1930 年11 月14 日),號霞,字云錦,湖南長沙板倉(現(xiàn)長沙縣開慧鎮(zhèn))人,楊昌濟之女。1920 年冬,楊開慧和毛澤東結(jié)婚,1922 年初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毛澤東的助手。顯然,楊開慧17歲的時候,還是一位“未婚的年輕女子”。
由此看來,“此時的楊開慧是一位17 歲的少女,正值豆蔻年華”的表述,似無不可。
毋庸諱言,在當下語料中,“豆蔻年華”用于泛指少女的青春年華的語例占多數(shù)。例如:
(3)這是張愛玲在豆蔻年華的少女時代,純潔的情愫開出的第一束花朵。(《張愛玲逝世20 周年 揭秘其凄美愛情和傳奇人生》,新華網(wǎng)2015 年9 月8 日)據(jù)文,正值“豆蔻年華”的張愛玲已經(jīng)23歲。
(4)如果時間倒退半年,芳芳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在豆蔻年華會與這里產(chǎn)生交集。(《16 歲高一女生在男友央求下販毒 經(jīng)檢察院建議被判緩刑》,中國青年網(wǎng)2016 年10 月22日)據(jù)文,正值“豆蔻年華”的芳芳已經(jīng)16歲。
綜上所述,“豆蔻年華”到底如何用?答案如下:不可用于才華橫溢的男子,可以用于十三四歲的少女,也可以用于泛指少女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