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喻
(會寧縣第四中學 甘肅·白銀 730799)
《歷史學習筆記》,是筆者編寫的教案。為什么會有編寫教案的想法呢?原因有很多。一是在新舊教材的更新過渡過程中,教材版本繁多,考點增刪較多,許多資料抄來抄去,錯誤繁多,給教學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讓老師和學生也無所適從。正是基于這種情況,筆者有了自己編寫教案的想法。由開始時的不成熟,到后來的得心應手,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艱辛與痛苦。通過不斷摸索、積累、修改、增刪、完善,所編教案日趨完善,形成了筆者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經(jīng)過多年磨合,基本定型。教案的模式主體分為三大塊。即“知識導圖”,“鞏固理解”,“試題訓練”。通過這幾塊內(nèi)容的學習,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走特色教學之路,是筆者一直追求的目標。所謂走特色教學之路,簡單來說,就是不照搬照抄別人經(jīng)驗和模式,但能夠借鑒學習別人先進經(jīng)驗和方法,結(jié)合本校和自己的教學實際,獨創(chuàng)性地形成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當前,包括歷史教學在內(nèi)的各科教學,總有一種或幾種模式束縛著教師的手腳。其實,平心而論,教學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知識導圖”,是為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提供的一個知識框架,它重點突出,既涵蓋教學目標和知識要點,又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依據(jù)。鞏固理解是對本節(jié)課重難點知識的加深理解,非常重要,主要要求學生自己去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伴有對本節(jié)知識內(nèi)容的拓展,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由點到面,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在學習本節(jié)課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根據(jù)學習情況,補充做一些筆記。筆者要求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也要求學生克服以往不做筆記,或在課本上亂寫亂畫的習慣。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放在第一位?!霸囶}訓練”,是為學生學習本課內(nèi)容,精選的試題,主要是各省市多年的高考試題,是給學生的“一道開胃餐”。這些試題的權(quán)威性不由分說。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是,第一,學生根據(jù)知識導圖,閱讀理解課本內(nèi)容;第二,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授課時,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的理解,更多的時候先讓學生討論,展示,教師指點,梳理,解決?!爸R導圖”板塊,是教學的重點,所花時間也最多。“知識導圖”旁邊,留有空白,是學生聽課時做筆記的地方。授課也好,課后學習也好,說透了,都是學習,因此把教案更名為《歷史學習筆記》,因為這樣,更能體現(xiàn)師生的互動與學習。在他心目中,《歷史學習筆記》,既是老師的教案,也是學生的學案,是老師引導學生學習的學案。在整個這一塊教學活動中,因為學生手中有了筆記,寫的少了,思考得多了;因為學生面對的知識導圖,只是一個知識框架,具體的內(nèi)容還需要學生自己去學習,去總結(jié)。“知識導圖”只是一個學習提綱,為學生學習本節(jié)內(nèi)容提供一個思路。
“鞏固理解”板塊的內(nèi)容,部分在課堂上由教師引導思考,對比,拓展,加深。大部分內(nèi)容由學生自己去學習掌握。這塊內(nèi)容多用導圖,表格,坐標圖示或文字等多種形式展現(xiàn),重點詮釋本節(jié)內(nèi)容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突出特點是直觀,概括,又有知識的拓展。
“試題訓練”板塊,精選各省市高考試題。讓學生在課堂或課后去做。不給學生提供試題答案,也不要求學生去查答案。鼓勵學生寧可做錯,也不看正確答案。主要的思想,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把思考與學習結(jié)合起來,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開發(fā)智力,激發(fā)興趣,提高成績,實現(xiàn)目標。在這一方面筆者做的似乎比別人更好。筆者的學生有自信,有恒心,敢于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這與筆者的教學指導是分不開的。
《歷史學習筆記》是筆者跟隨教改一路走來的一點收獲。與時俱進是他熱愛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體現(xiàn)?!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币虼?,教師的教案中要有學生的身影,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教案里要有體現(xiàn)?!稓v史學習筆記》,突出體現(xiàn)了這個理念。學習筆記中雖然沒有明確的三維目標: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但三維目標,教師已熟記于心。也正是有了三維目標,《歷史學習筆記》才有她的生命價值。學習筆記的空白部分,教師會為學生設置一些思考題,或備注一些重點要解決的問題。當然,這些思考題,是教師在深鉆教材的基礎上,內(nèi)化,加深,拓展,引領(lǐng)學生的思考題。對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他的課堂,氛圍活躍,老師有講,有設疑,有引導,有激勵,學生有問,有交流,有協(xié)作。課堂注重培養(yǎng)學生民主,平等,合作,對話的意識。課堂有練習,限時練習常態(tài)化,有練有講,首先是學生講,講選X的理由。一個學生講不了,幾個講,幾個講還講不了,老師引導??傊徽撌鞘谡n還是練習,始終沒有忘記學生,學生是主角,丟了學生,則丟了一切。
《歷史學習筆記》的編寫,開始于2006年,至今16年。經(jīng)過每年的修改與補充,不斷完善,經(jīng)過一輪又一輪不斷磨合,基本定格,形成筆者的教學模式。在多年的高考實踐中,筆者所帶班的成績非常優(yōu)秀,最高的2007年,文綜平均成績207.57分,高出省線38.70分。成績的高低只是一個方面,筆者認為,成功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非常喜歡學習歷史課,學生對筆者的歷史學習筆記,非常認可。市縣檢查小組檢查時多次參展,并得到好評。兄弟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也很青睞,學校教師也非??隙?,社會影響比較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高低,關(guān)鍵取決于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喜歡程度,而對這門課程的喜歡程度取決于對這門課老師認可的程度。二是,《歷史學習筆記》,與市面上的各種資料不同,它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以筆記的形式呈現(xiàn),所給出的知識導圖僅是筆記的一部分,而空白部分是學生學習時做筆記的地方。對老師而言,“知識導圖”是講課的提綱,但更重要的是,空白部分是教師設置問題和重點標記、重難點問題的地方以及標記其它知識點的地方。自主學習,是筆記的靈魂。筆記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作為重中之重。在這方面,是很成功的,也是筆者最驕傲的地方。
存在的不足與問題,一是,由于印刷材料的不斷漲價,《歷史學習筆記》最初不能以書本的形式呈現(xiàn),而只能以活頁形式發(fā)給學生,降低了學生對筆記的喜歡程度,也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不便??上驳氖牵鼛啄?,隨著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學校領(lǐng)導的大力支持,“歷史學習筆記”終于能夠付印。二是,《歷史學習筆記》,是筆者個人多年努力的結(jié)果,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只局限于筆者所帶班級,筆記受益的群體不是太多。三是,由于能力所限,筆記的編寫還有許多有待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但是,筆者對歷史教學的執(zhí)著,對教書育人的熱情,不會改變,筆者對筆記的充實、完善,不會停止。
筆者深深體會到,要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要把筆者所教的一門課教好,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方能實現(xiàn)。從事歷史教學二十多年來,一心撲在教育事業(yè)上,有苦有樂,苦不多說,樂在其中?!稓v史學習筆記》的編寫與實踐,就充滿樂趣。說實在的,此從有了《歷史學習筆記》,筆者的學生也解放了許多時間,思考的時間增多了,思路也拓展了,聽的時間增多了,抄寫的時間減少了,盲目記筆記的時間減少了??傊?,《歷史學習筆記》,給筆者和學生提供不少方便,希望通過筆者的努力讓自己的學生學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