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宜
(北京市植物園/北京市花卉園藝工程技術(shù)中心/城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北京實驗室, 北京 100093)
【研究意義】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原產(chǎn)中國,花期長達100 d,花色多,在北方少花的夏季是主要木本觀賞植物。近期美國培育出Ebony系列彩葉紫薇品種,其葉片常年深紫色,為觀花觀葉的優(yōu)秀品種,市場前景較好[1]。弄清基質(zhì)/生根劑濃度/插穗部位對火紅紫薇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對其生產(chǎn)應(yīng)用具有重要意義?!厩叭搜芯窟M展】關(guān)于彩葉紫薇系列,國內(nèi)對紅葉紫薇、紅火箭紫薇和紅火球紫薇繁殖技術(shù)研究較多[2-5],對美國Black Diamond系列紫葉紫薇的繁殖亦有研究[6-7]。Ebony系列彩葉品種在我國南方已有引種應(yīng)用,在北方較為少見?;鸺t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Ebony Flame)為該系列品種之一,葉深紫色,花鮮紅色,觀賞價值高。王瑩等[8]對8個彩葉紫薇的觀賞性和適應(yīng)性進行綜合研究得出火紅紫薇為最佳。李霞[9]使用層次分析法對Ebony系列5個品種進行了綜合打分,得出火紅紫薇較適于滄州的立地條件。該品種幼樹在北京植物園已露地栽植2年,冬季使用無紡布包裹防寒,翌年去除后可正常展葉、開花?!狙芯壳腥朦c】目前,對火紅紫薇的研究多為引種栽培,對其繁殖的研究極少?!緮M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探明基質(zhì)類型、生根劑濃度、插穗部位對火紅紫薇嫩枝扦插苗生根率、不定根數(shù)、根長和新梢長度的影響,篩選出最佳繁殖方法,以期為其園林應(yīng)用奠定基礎(chǔ)。
試驗于2020年在北京植物園(北緯40°0′21″,東經(jīng) 116°11′38″)進行,北京植物園年降水量634.2 mm,屬華北型暖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其西、北兩面臨山,處于山前暖區(qū)帶,濕熱條件較好。
1.2.1 插穗 頂梢部位和枝條中下部位插穗,采自北京植物園圃地內(nèi)火紅紫薇3年生苗。
1.2.2 生根粉 RHIZOPON系列生根粉(主要成分為IBA,產(chǎn)品標明濃度為IBA濃度),荷蘭利速幫公司生產(chǎn)。
1.3.1 插穗處理及扦插時間 參照文獻[10]的方法,插穗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枝條,長6~10 cm,保留3~4個腋芽,2~4片葉,分為頂梢部位和枝條中下部位;扦插時間為7-8月。
1.3.2 基質(zhì) 選擇中下部插穗,基質(zhì)配比共設(shè)3個處理:A1,泥炭土;A2,V泥炭土∶V珍珠巖為1∶1;A3,V泥炭土∶V珍珠巖∶V蛭石為2∶1∶1;3次重復(fù)。
1.3.3 生根劑濃度 選擇中下部插穗,基質(zhì)V泥炭土∶V珍珠巖為1∶1,生根劑濃度設(shè)3個處理:A1,1 000 mg/L;A2,2 500 mg/L;A3,4 000 mg/L;3次重復(fù);以不施用生根劑(0 mg/L)為對照(CK)。
1.3.4 不同部位插穗 選擇頂梢插穗和中下部插穗,在V泥炭土∶V珍珠巖為1∶1基質(zhì)中扦插,生根劑濃度為2 500 mg/L,3次重復(fù)。
1.3.5 基質(zhì)及生根劑濃度交互效應(yīng) 選擇中下部插穗,采用L9(32)正交試驗方法進行,以基質(zhì)(A)、生根劑濃度(B)為試驗對象,每個因素3個水平,共計9個處理〔T1(A1B1)~T9(A3B3)〕,詳見表1。A1,泥炭土;A2,V泥炭土∶V珍珠巖為1∶1;A3,V泥炭土∶V珍珠巖∶V蛭石為2∶1∶1。B1,1 000 mg/L;B2,2 500 mg/L;B3,4 000 mg/L;3次重復(fù)。
表1 不同基質(zhì)及生根劑濃度L9(32)混合正交效應(yīng)試驗
1.3.6 扦插方法 將基質(zhì)裝入32穴的穴盤內(nèi),0.5%高錳酸鉀噴灑消毒,清水洗凈后置于全光照自動噴霧插床中。插穗蘸清水后速蘸生根粉劑,靜置60 s插于穴盤內(nèi)。插床6:00-18:00每0.5 h噴水30 s,18:00-6:00每2 h噴水30 s。每周噴施多菌靈500倍液。60 d后統(tǒng)計生根及新梢生長情況。生根率、新梢長度、不定根數(shù)及根長(最長根長)均以3組試驗的平均值作為統(tǒng)計結(jié)果。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8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t檢驗法分析不同插穗部位的生根效應(yīng),排隊分析法[11]對正交試驗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平均值±標準誤表示。
從表2可知,不同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生根及新梢生長的變化。不定根數(shù):各處理為6.98~8.14條,依次為A2>A1>A3,A2顯著長于A1和A3,A1與A3差異不顯著。根長和生根率:各處理分別為9.86~10.77 cm和86.67%~96.67%,均為A2>A1>A3,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新梢長度:各處理為5.90~13.34 cm,依次為A1>A3>A2,各處理間差異顯著。
表2 不同基質(zhì)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生根及新梢長度
從表3可知,不同處理火紅紫薇扦插后的生根及新梢生長的變化。不定根數(shù):各處理為8.14~20.12條,依次為A3>A2>A1>CK,A3顯著多于其余處理,A1與CK間差異不顯著,二者顯著少于A2。根長:各處理為8.53~11.33 cm,依次為A1>A2>CK>A3,A3顯著小于其余處理,A1/A2/CK間差異不顯著。生根率:各處理均為96.67%,無顯著性差異。新梢長度:各處理為5.90~7.25 cm,依次為A1>A2>A3>CK,CK顯著小于其余處理,其余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表明,較低濃度生根劑有利于新梢生長及不定根伸長,而高濃度生根劑則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
表3 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生根及新梢長度
從表4可知,不同處理火紅紫薇扦插后的生根及新梢生長的變化。頂梢和中下段插穗扦插苗的不定根數(shù)、根長和新梢長度分別為8.00條和13.65條、10.89 cm和11.24 cm、4.52 cm和6.73 cm,均是頂梢插穗小于中下段插穗,其中,根長二者差異不顯著,不定根數(shù)和新梢長度二者差異顯著。頂梢和中下段插穗扦插后的生根率分別為100%和96.67%,頂梢插穗大于中下段插穗,二者差異不顯著。表明,火紅紫薇采用枝條中下段扦插的生根效果更佳。
表4 不同插穗部位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生根及新梢長度
從圖1看出,不同組合處理火紅紫薇扦插生根苗的新梢長度、不定根數(shù)、根長及生根率的變化。
2.4.1 新梢長度 不同組合處理火紅紫薇扦插生根苗的新梢長度為6.71~13.99 cm,T7最長,為13.99 cm;T1和T4其次,分別為13.82 cm和13.63 cm;T1/T4/T7間差異不顯著,但三者顯著大于其余處理;T9顯著大于T2、T3、T5、T6和T8,T2/T3/T6間和T2/T5/T6/T8間差異不顯著。表明,基質(zhì)為新梢生長的主要影響因素,泥炭土有利于新梢的生長。
注:不同小寫字母標記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
2.4.2 不定根數(shù)量 不同組合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不定根數(shù)為9.34~20.12條,T8最多,為20.12條;其T9次,為18.71條;T3最少,為9.34條。T8顯著多于其余8個處理,T9顯著多于其余7個處理,T1~T4間差異不顯著,T1和T3顯著少于除T2和T4外的其余處理。表明,不同組合處理對火紅紫薇扦插苗的不定根數(shù)影響較大,生根劑濃度是影響不定根數(shù)量的主要因素,4 000 mg/L濃度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
2.4.3 根長 不同組合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根長為8.53~11.33 cm,以T2最長,為11.33 cm;T5和T6其次,分別為11.24 cm和11.01 cm,T2/T5/T6間差異不顯著,均顯著大于其余6個處理,T1/T3/T4間和T7/T8/T9間差異不顯著,T1、T3和T4顯著長于T7、T8和T9。表明,不同組合處理對火紅紫薇扦插苗根長的影響較大,生根劑濃度是影響根長的主要因素,4 000 mg/L濃度處理根長最短。
2.4.4 生根率 不同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生根率均較高,為93.33%~100%,T4和T7生根率均達100%,T9最低,為93.33%,其余7個處理均達95.00%以上,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表明,對火紅紫薇扦插苗生根率影響為基質(zhì)>生根劑濃度。
經(jīng)排隊評分法對試驗指標進行綜合打分與極差分析,不同處理綜合評分為14.20~27.89分,依次為T4>T7>T1>T5>T2>T6>T8>T3>T9,以T4綜合評分最高,為27.89分,其是最優(yōu)組合(A1B2),即泥炭土+2 500 mg/L。該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生根率100%、新梢長13.63 cm、不定根10.25條、根長10.26 cm。影響火紅紫薇扦插繁殖的因素為基質(zhì)>生根劑濃度。
扦插基質(zhì)因其透氣性、濕度、溫度及營養(yǎng)等影響著插穗生根率和生根質(zhì)量[12-15]。研究結(jié)果表明,不同基質(zhì)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不定根數(shù)、根長、生根率和新梢長度分別為6.98~8.14條、9.86~10.77 cm、86.67%~96.67%和5.90~13.34 cm,依次為A2>A1>A3、A2>A1>A3、A2>A1>A3和A1>A3>A2;不同濃度生根劑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不定根數(shù)、根長、生根率和新梢長度分別為8.14~20.12條、8.53~11.33 cm、96.67%和5.90~7.25 cm,依次為A3>A2>A1>CK、A1>A2>CK>A3、A1=A2=A3=CK和A1>A2>A3>CK;頂梢和中下段插穗扦插苗的不定根數(shù)、根長和新梢長度分別為8.00條和13.65條、10.89 cm和11.24 cm、4.52 cm和6.73 cm,均是頂梢插穗大于中下段插穗,頂梢和中下段插穗扦插后的生根率分別為100%和96.67%,頂梢插穗大于中下段插穗;不同組合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不定根數(shù)、根長、生根率和新梢長度分別為9.34~20.12條、8.53~11.33 cm、93.33%~100%和6.71~13.99 cm;經(jīng)排隊評分法對試驗指標進行綜合打分與極差分析,不同處理綜合評分為14.20~27.89分,依次為T4>T7>T1>T5>T2>T6>T8>T3>T9,以泥炭土+2 500 mg/L綜合評分最高,為27.89分,該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生根率100%、新梢長13.63 cm、不定根10.25條、根長10.26 cm。不同處理火紅紫薇扦插生根率均較高,說明該品種為易生根樹種。泥炭土中新梢最長,可能是因為泥炭土中含有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在V泥炭土∶V珍珠巖為1∶1基質(zhì)中不定根數(shù)最多,此種基質(zhì)組合的濕度適中、透氣性較好,利于不定根生長。外源激素IBA可促進不定根的形成,經(jīng)IBA處理后植物插穗的生根率、根系質(zhì)量均高于未處理的插穗[16-19]。該試驗中生根劑對火紅紫薇插穗的生根率雖無明顯影響,但顯著提高了根系質(zhì)量?;|(zhì)與生根劑濃度的L9(32)正交試驗得出基質(zhì)是火紅紫薇扦插的主要影響因素。郭有燕等[20]對大葉黃楊扦插生根研究中亦表明扦插基質(zhì)為第一影響因素?;|(zhì)是影響插穗生根的主要因素,選擇合適的基質(zhì)是植物扦插生根的基礎(chǔ)[21]。植物扦插生根亦受插穗部位的影響,一般常綠植物,菊花、景天等草本植物常以頂梢部位扦插效果最佳[22-24]。涂振偉[25]對紅葉石楠扦插研究表明,扦插效果最佳的插穗部位為枝條的上中段。張曉文等[26]對金葉錦帶扦插研究得出頂梢成活率最低。王生華[27]對福建山櫻花扦插研究表明,枝條中段扦插效果最佳。該試驗中火紅紫薇最適插穗部位為枝條中下段,其頂梢枝條細弱,儲存的水分、養(yǎng)分不足,影響生根效果;由于母本植株小、枝條量不足,因此只將插穗分為頂梢和中下部分,未進行細分。今后需要進一步細化研究,以獲得更加準確的試驗結(jié)果應(yīng)用于生產(chǎn)。
火紅紫薇為易生根樹種,嫩枝扦插生根率高,扦插基質(zhì)、生根劑濃度及插穗部位對其根系質(zhì)量及新梢生長均有影響;火紅紫薇的最佳繁殖方法為以泥炭土為扦插基質(zhì),用枝條中下段為插穗扦插,生根粉濃度為2 500 mg/L,該組合處理火紅紫薇扦插苗的質(zhì)量最佳,其生根率100%、新梢長13.63 cm、不定根10.25條、根長10.26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