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213000) 強小英
閱讀是學生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開展師生共讀活動,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智力發(fā)展需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師生共讀,教師能夠及時地參與到學生的閱讀中,給予學生有效的引導和鼓勵,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開展師生共讀活動,由教師和學生一起讀書,共同參與閱讀探究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品鑒能力。為此,教師應(yīng)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關(guān)注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品讀語言的能力,引領(lǐng)學生感受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
師生共讀活動的開展,要從閱讀氛圍的營造入手,讓學生樂于去閱讀,在閱讀交流中獲得樂趣。其實,并非所有的學生都熱愛讀書,教師要結(jié)合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給學生推薦一些他們愛讀、想讀的文學作品。在閱讀中,教師可以設(shè)置“演一演”活動,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節(jié)進行演繹,體會人物的心理特點,把握文學作品的情感主線,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營造趣味化師生共讀的氛圍,教師還可以引入猜字謎、猜結(jié)局等游戲,讓學生對人物情節(jié)、故事發(fā)展進行猜想。如在讀《草房子》時,面對書中的主人公桑桑,教師可以給出相關(guān)的提示,讓學生自己猜測故事結(jié)局。“桑桑很愛養(yǎng)鴿子,但鴿子卻喜歡鉆墻洞。于是,桑桑決定改善鴿子的住處。請同學們猜想一下,桑桑會為鴿子打造什么樣的房子?”在讀到“桑??吹胶永镉袧O船打魚,他也想擁有一張漁網(wǎng)”時,教師讓學生猜想如何制作一張漁網(wǎng);在讀到“在炎熱的夏天,桑??吹侥赣H在曬棉被,他突發(fā)奇想”時,這里可以讓學生想一想,桑桑想到了什么,又會做什么。借助師生共讀,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得到提升,他們更愿意去張開想象的翅膀,走進故事當中。
師生共讀活動的開展,要從恰當?shù)淖x物推薦開始。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已經(jīng)有所提升,比較熱衷于閱讀科普類讀物、語言優(yōu)美的散文、情節(jié)多樣的小說等作品。文學作品的推薦,要兼顧文學性、思想性、教育性、時代性,要能夠契合學生的認知需要,抓住學生的閱讀注意力,讓學生從中汲取文學的營養(yǎng)。教師可以推薦《上下五千年》《草房子》《小王子》《安妮日記》《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以及天文類、科技類等讀物。同時,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在作業(yè)布置上要減量,要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能夠靜心讀書。如可以讓學生利用晨讀、午讀、夜讀的時間讀書,也可以結(jié)合教學進程,每周設(shè)置兩節(jié)師生共讀課。在班級設(shè)立每周師生共讀情況反饋表,記錄共讀的內(nèi)容、時間以及交流分享作品的內(nèi)容。師生共讀活動要強調(diào)讀書形式的多樣性,要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能力,靈活選擇交流方式,讓學生在共讀中長見識、增友情、育素養(yǎng)。
在師生共讀活動中,教師要與學生保持緊密的合作與互動關(guān)系,要隨時關(guān)注學生閱讀中的問題,指導學生掌握適當?shù)淖x書方法。如在閱讀基本技巧指導方面,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邊讀邊思邊圈畫,哪些地方?jīng)]有讀懂可以做個標記,抽時間與同學交流,嘗試去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有道是“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讀書過程中,建議學生對精彩片段、對話、感興趣的故事等進行圈畫,將“眼記”“耳記”“心記”“手記”綜合起來運用。在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時,不能單一強調(diào)快,而忽視學生對文本關(guān)鍵信息的提取。關(guān)于快速閱讀的方法,讀敘事性文本時,要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高潮、結(jié)果等信息;讀說明性文本時,要抓住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有何特征,說明的順序及采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師生共讀時,教師還要做好課內(nèi)向課外的延伸,引導學生將課內(nèi)閱讀中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課外共讀中。如對比閱讀法,在運用時要把握好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兩個思路。對不同的閱讀材料,找出其共性特征;對相似的閱讀材料,找出不同的寫法。在師生共讀中,通過分析、對比,學生的閱讀思維得以打開,個性化閱讀能力得以提升。
如師生共讀《草房子》時,教師通過一個月的共讀實踐,引導學生去關(guān)注作品的語言特色,即寫景時要將景物描寫得真實、可感。例如,書中有這樣一段:“那茅草旺盛地長在海灘上,受著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陽光曝曬,一根一根地都長得很有韌性,陽光一照,閃閃發(fā)亮如銅絲,海風一吹,竟然能發(fā)出金屬般的聲響……”這段文字主要描寫了海灘上的茅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請同學們閱讀后思考,用這樣的茅草來搭建房子,效果會怎樣?”學生想到了“古樸”“華貴”“別致”等詞匯。用茅草來蓋房子,自然和諧,更能突出油麻地小學的淳樸景色。再如,“禿鶴撿起一塊瓦片,砸了過去,驚得那幾只鴨子拍著翅膀往遠處游去。禿鶴又接二連三地砸出去六七塊瓦片,直到他的瓦片再也驚動不了那幾只鴨子,他才罷手?!边@段話顯然是動作描寫。禿鶴與桑桑是同班同學,禿鶴為什么要撿瓦片砸鴨子?學生從故事中發(fā)現(xiàn),禿頂?shù)年扂Q,起初并不在意自己的身體缺陷,但慢慢地,當他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都以禿頂來“戲弄”他時,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心思也變得敏感了。如紙月和香椿經(jīng)過他身旁時,用手捂著嘴笑,這時的禿鶴,內(nèi)心是自卑的、惱怒的。在看到水面上游來游去的鴨子時,內(nèi)心的焦慮使得禿鶴無法平靜,便撿起瓦片向鴨子砸去。由此,從禿鶴動作的描寫中,學生感受到了其內(nèi)心的情感變化,加深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開展師生共讀活動,要提升閱讀質(zhì)量,就要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引導學生讀思結(jié)合,在閱讀中融入思考,從人物特點、作品內(nèi)涵中去領(lǐng)悟。如在讀《草房子》時,結(jié)合共讀交流活動,可以請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個人物、為什么。有的學生說自己喜歡陸鶴,原因是雖然陸鶴是個禿頭,經(jīng)常被人嘲笑,但陸鶴具有很強的集體意識,在學校會演活動中,因缺少一個禿頭演員,他能夠主動請纓參演,為學校贏得榮譽,這樣的行為值得學習。有的學生說自己喜歡桑桑,雖然桑桑很調(diào)皮,但很講義氣,看到紙月被別人欺負時,桑桑像男子漢一樣挺身而出。有的學生說自己喜歡杜小康,因為杜小康很大度,當學校里缺少什么東西時,他總是從家里拿來;杜小康也很勇敢,在家庭遭遇變故后,依然能夠積極面對。在閱讀交流中,教師還可以請學生談一談哪些地方最難忘。有的學生想到了秦大媽為救落水的南瓜犧牲了生命,很感動;有的學生想到了桑桑穿棉襖走在操場上很好笑。在談《草房子》的閱讀收獲時,有的學生想到,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可能會面臨不同的苦難,但每個人都要學會堅強、學會勇敢,做一位有責任、有擔當?shù)暮蒙倌?;有的學生想到,《草房子》里的每個人物都很善良,就好像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從中可以受到鼓舞。學生在閱讀交流中,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閱讀思維也得到了發(fā)展。
在師生共讀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引領(lǐng)者,結(jié)合不同的讀物,指導學生選擇恰當?shù)拈喿x方法,挖掘?qū)W生的閱讀潛能,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讀物的內(nèi)容。如在讀《小王子》時,教師先讓學生在了解故事梗概后,將其中的人物串聯(lián)起來,有狐貍、國王、蛇、玫瑰、酒鬼、扳道工等,再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發(fā)揮想象力,對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展開探討。在閱讀后,教師提問:“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哪一個故事給你的印象最深刻?在小王子穿越星際空間的過程中,還可能會遇到哪些人?請同學們想一想,小王子與玫瑰的結(jié)局將如何發(fā)展?”以共讀話題為依托,讓學生展開共讀討論,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智慧。師生共讀后,還要積極拓展讀寫結(jié)合,讓學生在閱讀后將感想、心得、體會寫出來,形成文字,并進行評選與交流,這樣能讓閱讀變得更精彩。
閱讀活動要重視語言文字的運用,無論是課內(nèi)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智慧,提升學生的閱讀品位。比如,在讀《草房子》時,對書中主人公的形象的理解,教師可引入“讀文學畫”的游戲,讓學生根據(jù)文字表述展開想象的翅膀,運用畫筆去描繪人物形象,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情懷。教師進行描述:“有一個人,長著長長的、好看的脖子,光溜溜的腦袋,腦袋上沒有一絲瘢痕。陽光下,腦袋像打了蠟一般,白亮得很。這個人,個子很高,還很瘦,兩條腿倒也好看,就是太細了。穿著短褲,在陽光下悠閑地站著?!薄斑€有一個人,她的臉很白,站在夏日下,除了短衫、短褲覆蓋的地方外,腿和胳膊都很白,陽光下閃著白光?!薄坝钟幸粋€人,這個人的腳上穿著一雙破洞鞋,腳趾頭都露出來了。眼睛很小,因為太瘦,顯得有點佝僂,但是,幾個大門牙,卻顯得很大。”“還有一個人,個子很高,比同歲的孩子都高一頭多。臉色也很紅潤,看著很健康,長得有點像女孩子。”“最后一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清瘦,兩條腿,像麻稈一樣,又細又長;胸脯上,肋骨很分明;眼窩很深,眼睛卻很大,看著有點嚇人?!痹诒硎龅倪^程中,教師讓學生邊聽邊畫。很快,有學生畫出了五個人的形象。一些學生不僅準確地抓住了人物的形象特征,還在人物動作、神態(tài)上增加了很多趣味元素。從這些人物的描寫中,學生很快了解了《草房子》的主人公分別是桑桑、禿鶴、杜小康、紙月和細馬。開展師生共讀活動,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學生認識了書中的人物形象,加深了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增長了閱讀智慧。
師生共讀要關(guān)注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加強交流與互動,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和諧關(guān)系。在共讀形式上,學生是閱讀的主動者,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推進者,要調(diào)動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結(jié)合共讀一本書活動,開展“演一演”的活動,由學生扮演書中的主人公,從人物對話中體會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變化,深化對文本的認識與理解。同時,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閱讀表現(xiàn),給予及時的評價,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學生有了自信,才會更主動地參與共讀活動。
在師生共讀中,教師要轉(zhuǎn)變角色,恰當運用不同的指導方法。對敘事性文本,教師要指導學生快速提煉關(guān)鍵信息,包括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具體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高潮和結(jié)局等;對議論性文本,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思考中心論點是什么,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是什么;對說明性文本,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說明對象的主要特征,有何功能,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的,等等。比如,《草房子》中,柳柳問桑桑:“媽媽為什么總哭?”桑?;卮穑骸耙驗?,我要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去?!绷鴨枺骸熬湍阋粋€人嗎?我和你一起去,你帶我嗎?”從這些對話中,學生體會到柳柳對桑桑的情感是多么的真摯、無邪。教師讓學生將兄妹倆的對話進行演繹,學生在分角色表演后,深刻感受到了“妹妹心疼哥哥,哥哥深愛妹妹”的兄妹之情。師生共讀,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力,還滲透了良好的品德教育,提升了閱讀教學的品質(zhì)。
總之,師生共讀活動在開展前要做好規(guī)劃,要結(jié)合學情、班情,精心選擇適宜的讀物,倡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質(zhì)量。在師生共讀活動中,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定期開展交流活動;要積極參與共讀討論,借助形式多樣的話題、問題,啟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熏染。同時,師生共讀活動要將課外閱讀與課內(nèi)教學銜接起來,將校內(nèi)閱讀與家庭閱讀貫穿起來,最大限度地挖掘?qū)W生的閱讀潛能,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穩(wěn)步提升。開卷有益,師生共讀活動,如綿綿細雨,潤物無聲;如璀璨的陽光,溫暖學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