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隆華 南平市延平區(qū)畜牧獸醫(yī)站 福建南平 353000
蛋雞脂肪肝出血綜合征(FLHS)又稱蛋雞脂肪肝綜合征(FLS),是一種近年來較為常見的慢性營養(yǎng)代謝性疾病,多見于籠養(yǎng)蛋雞,主要由營養(yǎng)、應激、中毒等因素引起,主要病變特點為肝臟腫大、質脆、油膩發(fā)黃,同時還有肝臟破裂出血等。患病蛋雞肥胖、雞冠蒼白、產蛋率下降、猝死等。有研究表明患雞肝臟脂肪含量可占其干物質的50%~80%,比正常雞肝脂肪含量多出26%~40%[1],患雞與同日齡或產蛋階段的蛋雞相比,體重可高出25%[2],嚴重影響了蛋雞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蛋雞產業(yè)不斷向規(guī)模化、集約化發(fā)展,較高密度的籠養(yǎng)蛋雞成為養(yǎng)殖企業(yè)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的主要選擇。高密度籠養(yǎng)對飼養(yǎng)管理、飼料營養(yǎng)方案等有著更高的要求,但許多新建規(guī)模蛋雞場技術儲備不夠,加之籠中蛋雞處于一個頻繁的應激狀態(tài),F(xiàn)LHS的發(fā)病率相應地不斷增加,產蛋高峰期的籠養(yǎng)蛋雞,其發(fā)病率高達5%~7%,甚至15%以上[3],嚴重影響了蛋雞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也給蛋雞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帶來了挑戰(zhàn)。
福建省南平市一規(guī)模蛋雞養(yǎng)殖場,有2棟蛋雞舍及1棟雛雞舍,總存欄約10萬羽,該場采用多層籠養(yǎng)的生產模式,籠子結構為四列五層。根據該場提供的生產數(shù)據表明,一棟約5萬羽的存欄蛋雞舍,310日齡雞群產蛋率從88%下降至84%左右,死亡蛋雞數(shù)量從每天3~5羽增加至每天30羽左右,病死雞平均體重2.45 kg。另外一棟蛋雞舍180日齡雞群始終無法保持90%以上產蛋率,一直在88%~91%之間波動。
2.1 臨床癥狀 蛋雞脂肪肝出血綜合征常發(fā)生于籠養(yǎng)蛋雞,病初與正常蛋雞差別不大,主要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雞冠發(fā)白、腹部臌脹、過度肥胖等。隨著病程發(fā)展,產蛋率下降或停止產蛋,有的患雞無法站立,雞冠蒼白,個別突然死亡,尤其是夜晚產蛋時易應激猝死。
2.2 剖檢病變 剖檢病死雞,可見皮下脂肪增多,腹腔、心臟、腸道均有不同程度的脂肪沉積。肝臟腫大、質脆,呈黃色油膩狀,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點,嚴重時會形成出血帶、出血斑,有的破裂出血形成血腫。肝臟內部結構模糊,實質被脂肪充盈。由于產蛋應激加劇了肝臟出血,部分病死雞輸卵管內可見即將產的雞蛋。
2.3 組織切片 采集病死雞肝臟、心臟、脾臟和腎臟組織,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采用石蠟病理切片制作的一般制作方法,將其制成石蠟切片,用光學顯微鏡拍照,可看到的主要病變是肝臟脂肪樣變,但也存在心肌細胞受損、腎臟水腫且伴隨出血、脾臟腫大和水腫。
根據以上檢查結果診斷該病為蛋雞脂肪肝出血綜合征。
3.1 治療方案
3.1.1 調整飼料配方 將飼料配方調整為5%預混料、60%玉米、25.5%豆粕、1%豆油及8.5%石粉,合理控制日糧中蛋白質與能量比例。
3.1.2 藥物治療 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氯化膽堿1 g、維生素B1212 mg,連用10 d。同時挑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雞冠發(fā)白、腹部臌脹、過度肥胖等癥狀的蛋雞,對其采用中藥治療:當歸、川穹、決明子各200 g,黨參、白術、蒼術、茯苓各250 g,茵陳、芍藥、澤瀉各350 g,混合煎煮2次后與飼料混飼,該劑量可供1 000羽蛋雞使用,每天1次,連用10 d,可起到疏肝理氣養(yǎng)血、健脾益氣化濕的作用。
經過20 d的治療后,該場310日齡雞群產蛋率從84%恢復至87%左右,抽查500羽蛋雞平均體重2.05 kg,降至正常水平,死亡蛋雞數(shù)量回落至每天5羽左右。另外一棟蛋雞舍180日齡雞群穩(wěn)定回到高峰的90%產蛋率。
3.2 預防措施 制定規(guī)范的養(yǎng)殖制度,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確保雞舍溫度、濕度、光照、空氣適宜,高溫酷暑天氣做好防暑降溫,適當調整雞群密度,使蛋雞有相對舒適的活動空間,從而盡可能降低雞群應激。加強用藥管理,嚴格按照處方劑量給藥,防治濫用藥物。強化飼料監(jiān)管,嚴禁使用霉變飼料。平衡日糧中能量飼料與蛋白質飼料的比例,并采用不同來源的飼料進行喂養(yǎng),例如將主要的能量飼料玉米等替換為小麥、燕麥,可有效降低FLHS的發(fā)生率。按照日齡的不同,制定相應標準,定期監(jiān)測雞群體重,對體重過重的應及時降低日糧能量水平或限飼。
4.1 該場引發(fā)FLHS的主要原因 日糧中能量飼料與蛋白質飼料比例失調可能是導致該場引發(fā)FLHS的主要原因。為了給蛋雞增重,該場在日糧中添加了大量豆油,每噸約30 kg,導致日糧中能量所占比例偏大,碳水化合物無法被機體完全消化,剩余的碳水化合物被轉換為脂肪儲存在身體內,并不斷加重肝臟代謝負擔。同時蛋白質相對較少,使得轉運脂質的蛋白質合成量減少,加劇了脂肪的堆積,最后引起FLHS。
4.2 其他可能引發(fā)FLHS的原因
4.2.1 膽堿缺乏 肝臟中脂肪的輸出主要由脂蛋白轉運,而脂蛋白的合成與轉運與膽堿、蛋氨酸、維生素密切相關,缺乏這些物質時,脂蛋白轉運脂肪的能力受損,導致脂肪囤積引發(fā)FLHS。
4.2.2 鈣的缺乏 日糧中鈣缺乏也會導致蛋雞為了維持產蛋不斷增加采食量,導致營養(yǎng)過剩,引發(fā)FLHS[4]。
4.2.3 應激反應 籠養(yǎng)蛋雞飼養(yǎng)密度相對較高,雞只活動空間較小,機體受燈光、聲音等影響造成的應激較高。當受到外界刺激時機體產生糖皮質激素,葡萄糖異生反應增加,加強了脂肪合成代謝,可能會引發(fā)FLHS。
4.2.4 遺傳因素 有研究表明不同品系的蛋雞對脂肪肝綜合征的敏感程度不同,且這一敏感程度有一定的遺傳相關性[5]。
4.2.5 霉菌毒素中毒 霉變飼料中含有的黃曲霉素會損害肝臟,減少脂蛋白的合成以及肝臟中脂肪的轉運,造成脂肪囤積,引發(fā)FLHS。
4.2.6 藥物中毒 養(yǎng)殖企業(yè)濫用藥物,對藥物的劑量沒有準確把握,同時給藥技術存在不足,特別是飲水給藥,每羽雞所吸收藥物劑量不均勻,部分蛋雞攝入藥物過量,導致肝損傷,引發(fā)FL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