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華
(廣東省河源中學(xué))
光電門測物體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力學(xué)實驗?zāi)K體現(xiàn)“物理情境”和“物理情境活動”非常好的載體,這幾年光電門測物體加速度是各地高考題的常客,也是我們一輪復(fù)習(xí)中重點分析的模塊.下面以2021年八省聯(lián)考湖北物理卷第13題為例,深度分析光電門測物體加速度時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變化產(chǎn)生的誤差.
某同學(xué)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測量滑塊與長金屬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和當?shù)刂亓铀俣?金屬板固定于水平實驗臺上,一輕繩跨過輕滑輪,左端與放在金屬板上的滑塊(滑塊上固定有寬度為d=2.000cm的遮光條)相連,另一端可懸掛鉤碼.本實驗中可用的鉤碼共有N=6個,每個質(zhì)量均為m0=0.010kg.
圖1
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金屬板上適當?shù)奈恢霉潭ü怆婇TA和B,兩光電門通過數(shù)據(jù)采集器與計算機相連.
②用電子秤稱量出滑塊和遮光條的總質(zhì)量為M=0.150kg.
③將n(依次取n=1,2,3,4,5,6)個鉤碼掛在輕繩右端,其余N-n個鉤碼固定在滑塊上.用手按住滑塊,并使輕繩與金屬板平行.接通光電門,釋放滑塊.計算機自動記錄:
ⅰ.遮光條通過光電門A的時間Δt1;
ⅱ.遮光條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Δt2;
ⅲ.遮光條的后端從離開光電門A到離開光電門B的時間Δt12.
④經(jīng)數(shù)據(jù)處理后,可得到與n對應(yīng)的加速度a并記錄.
回答下列問題:
(1)在n=3時,Δt1=0.0289s,Δt2=0.0160s,Δt12=0.4040s.
ⅰ.忽略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1=________,其測量值為________m·s-2(計算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通過計算機處理得到;
ⅱ.考慮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測量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利用記錄的數(shù)據(jù)擬合得到a-n圖像,如圖2 所示,該直線在橫軸上的截距為p、縱軸上的截距為q.用已知量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塊與長金屬板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測量值μ=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g=________(結(jié)果用字母表示).
圖2
(1)ⅰ.通過光電門A的速度為,通過光電門B的速度為,忽略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滑塊的加速度為a1=1.38m·s-2.
ⅱ.若考慮到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作遮光條的v-t圖像,如圖3所示,遮光條做加速運動,所以Δt1>Δt2,可得
圖3
根據(jù)題意知
綜上可得a2<a1.
(2)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化簡得
依題意,該直線在橫軸上的截距為p,在縱軸上的截距為q,可得-μg=q,,解得μ=.
試題第(1)ⅰ問考查學(xué)生對光電門測速度及加速度的理解,新高考命題注重情境化及情境化活動,在力學(xué)實驗的考查中,光電門測物體加速度比傳統(tǒng)的小車連接紙帶測加速度更直接、更精確,實驗操作也更簡單、直觀,更符合新高考理念.第(1)ⅱ問考查考慮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帶來的誤差,對比物體真實加速度和測量加速度的大小,需要學(xué)生對勻加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將運動過程轉(zhuǎn)化為v-t圖像,對比Δt12真、Δt12大小,非常直觀、便捷地分析出結(jié)果,考查學(xué)生科學(xué)思維能力.第(2)問考查學(xué)生的整體法受力分析能力及圖像處理能力,對學(xué)生審題能力和演算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列出整體法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并結(jié)合圖像的斜率和截距才能解出μ和g的關(guān)系式.第(2)問區(qū)分度較大,如果學(xué)生考前沒有整理過類似題型,解題會比較費時.
拓展1其他條件不變,遮光條的前端從進入光電門A到進入光電門B的時間為Δt12,考慮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測量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若考慮到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作出遮光條做勻加速運動的v-t圖像,如圖4所示,則Δt1>Δt2,得
圖4
根據(jù)題意得
綜上可得a2>a1.
拓展2其他條件不變,但遮光條從光電門A到光電門B的時間未知,測得光電門A中心到光電門B中心的間距為L,忽略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1=________;考慮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測量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解法1通過光電門A的速度為,通過光電門B的速度為,忽略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
若考慮到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設(shè)遮光條剛到達光電門A速度為,遮光條剛到達光電門B速度為.遮光條的寬度為d,則
由題意可知Δt1>Δt2,所以
解法2如圖5所示,結(jié)合v-t圖像與橫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
圖5
由題意可知Δt1>Δt2,所以
解法3如圖6所示,陰影面積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前半段時間與后半段時間的位移差,很明顯可以看出Δt1>Δt2時,ΔS1>ΔS2,所以物體做勻加速運動時相同位移速度越大,中間時刻位置偏離中間位移越小,即遮光條通過光電門A的時間中點到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中點位移大于光電門A中心到光電門B中心位移L,所以
圖6
解法4如圖7 所示,設(shè)物體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運動時間為Δt.對比位移中點與時間中點位移差可得
圖7
時間間隔越大,位移中點與時間中點位移差Δs越大,由于Δt1>Δt2可得Δs1>Δs2.遮光條通過光電門A的時間中點到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中點位移大于光電門A中心到光電門B中心位移L,所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