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口倫敦會與武昌起義

    2022-03-11 23:57:36康婉盈
    江漢論壇 2022年3期
    關(guān)鍵詞:傳教士辛亥革命

    摘要:辛亥革命爆發(fā)前后,大量在華傳教士對這一重大歷史變革相當(dāng)關(guān)注,留下了大量記錄。身處首義之地的漢口倫敦會傳教士們加入紅十字會、組織喪葬隊,積極投身于傷兵難民救助活動,對革命前途較為樂觀。傳教士們出于自身背景、差會立場以及地域差異等原因,對這場革命運動的認(rèn)知自起義之初就有所不同。隨著革命形勢的發(fā)展與信息傳播,武漢之外傳教士的態(tài)度也隨之轉(zhuǎn)變。倫敦會檔案為還原辛亥革命的多維面相提供了相關(guān)史料,對擴展辛亥革命研究、了解地方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關(guān)鍵詞:漢口倫敦會;傳教士;辛亥革命;差會檔案

    中圖分類號:K257? ? 文獻標(biāo)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854X(2022)03-0072-10

    作為20世紀(jì)中國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辛亥革命長期受到學(xué)界的高度重視。前人涉及傳教士的研究大多依賴當(dāng)時的報刊雜志,忽略了教會檔案等一手檔案的利用,研究的深廣度均有待拓展。① 現(xiàn)有研究的重點多集中在傳教士對辛亥革命的整體態(tài)度和認(rèn)知,僅少數(shù)學(xué)者對起義期間的武漢圣公會與日知會進行了探討,鮮有涉及武昌起義這樣重大歷史事件的成果。② 本文利用漢口倫敦會傳教士所遺檔案這一珍貴史料,聚焦身處革命中心的漢口倫敦會,以窺辛亥革命之多維面相。

    一、漢口倫敦會對武昌起義的記述與醫(yī)療救助活動

    倫敦布道會(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簡稱倫敦會(The LMS),1795年在英國倫敦成立。倫敦會屬新教公理宗,為19世紀(jì)英國的五大海外布道會之一,同時也是新教歷史上最為悠久的海外布道會之一,其傳教史被譽為“整個教會史的重要篇章”。③ 1861年,倫敦會傳教士楊格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最先到達漢口,在湖北地區(qū)開展傳教工作,以武漢地區(qū)為中心的湖北乃至整個華中地區(qū)正式進入基督新教在華傳教版圖。漢口倫敦會(The LMS Hankow Mission)的傳教范圍以湖北省為中心,涵蓋武昌、漢陽、孝感、皂市、天門等地,亦承擔(dān)湖南和四川地區(qū)的傳教工作。至1911年,漢口倫敦會在湖北地區(qū)下設(shè)5個傳教站,共計西教士25人,信徒8639人;管理各類學(xué)校26所,在校生合計664人;醫(yī)院6所,出版書局1所,是湖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基督教差會。④

    就辛亥革命時期倫敦會在鄂活動而言,漢口倫敦會傳教士留下了豐富的史料:傳教士個人年報20份,共計152頁;傳教士個人通信207封,合計508頁;還有傳教士的私人文件若干。⑤ 其中傳教士案卷中保存的《余恩思日記》(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手稿與相關(guān)照片尤為值得關(guān)注。

    這本日記總篇幅70頁,約7萬字,每篇后都附有簽名。主要記述了1911年10月13日至1912年1月23日傳教士余恩思(Bernard Upward)⑥ 的所見與日?;顒?。其中包括武昌起義時期漢口、武昌地區(qū)的戰(zhàn)斗及傷亡狀況,紅十字會與漢口倫敦會救助活動,以及與黎元洪的多次往來記錄。尤其是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最初幾天,幾乎每天都有記述,這為后人了解革命之初的情景提供了珍貴材料。余恩思在日記中曾說,自己“下定決心寫日記”⑦;他有時“在醫(yī)院的太平間記錄”,或者“在往返漢陽的路上寫兩三行”。在其1911年的年報中,更說到“革命的三個月間寫下日記以便日后回顧”,表明了寫下日記的初衷。⑧ 同時,還附有余恩思手繪的武漢戰(zhàn)爭地圖以及其在武昌起義期間拍攝的照片,包括博學(xué)書院主樓、逃亡難民、漢口火車站、運輸清軍的火車、參加革命軍的男孩、大火后的漢口、志愿參加紅十字會的傳教士、1911年圣誕日救濟晚宴等。此外,還有一本以差點命中余恩思的子彈為視角的兒童小說《子彈歷險記》(The Adventure of a Bullet)⑨。該小說于1914年由倫敦會總部出版。2016年,《余恩思日記》由余恩思后人整理出版。⑩

    傳教士的私人 “日記”(Diary)與向教會集中匯報工作的“日志”(Journal)有明顯區(qū)別。{11}《余恩思日記》的內(nèi)容多為余恩思的“所見”與“所做”,側(cè)重描寫革命時期武漢的社會狀況以及倫敦會的活動。除革命爆發(fā)初期其在日記中表達了自身和其他傳教士的態(tài)度外,“所想”的內(nèi)容寥寥。該日記為余恩思有意識地書寫和記錄,有藉此向英國倫敦會總部展示漢口教會和他本人“功績”的意圖。敘述起義親歷者經(jīng)歷的文本多為事后口述、整理,展現(xiàn)個體記憶的“私人日記”本就有限,后經(jīng)出版變?yōu)楣矓⑹龅母鼮橄∩?而《余恩思日記》較為完整地記錄了當(dāng)時武漢三鎮(zhèn)的情況與漢口租界內(nèi)普通外國人生活的細(xì)節(jié),且經(jīng)出版發(fā)行,因此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在10月13日的日記中,余恩思回憶了革命爆發(fā)時的狀況:“10日晚,武昌城內(nèi)冒起濃煙,城市上空濃煙滾滾。11日,施白珩(Charles Sparham)同(英國駐漢)領(lǐng)事會面,將我們的婦女送入避難所。街上的中國商鋪關(guān)門,整個漢口保持沉默?!眥12}彼時,他們尚未完全認(rèn)識到起義的目的和意義,博學(xué)書院(Griffith John College)照常上課,“學(xué)校的師生們對于總體情況及其對漢口的直接影響尚不確定”。{13} 武昌城被革命軍封鎖,不允許任何人進出。美國領(lǐng)事館派遣一艘炮艦來接美國人撤離,卻遭到(革命軍)拒絕。{14} 一名丹麥傳教士和一名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只能從城墻上拋下繩子出逃。倫敦會女傳教士富士德師母(Mrs. Arnold Foster)帶著她的女學(xué)生于12日成功撤回漢口,武昌傳教站的傳教士富士德(Arnold Foster)和巴德巽(James Lee Hamilton Paterson)則決定留在武昌,鼓勵當(dāng)?shù)氐幕酵?,并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15}

    12日漢口的情況發(fā)生了急劇變化,到處擠滿了來自武昌的難民。博學(xué)書院的西邊冒出一股濃煙,距倫敦會一個街區(qū)外的湖北政府銀行和德租界也發(fā)生了大火。{16} 清軍和革命軍在漢口附近的交戰(zhàn)使得局勢日趨緊張,清軍攻陷劉家廟,戰(zhàn)火逐漸向租界逼近?!皟蛇叾加谐汕先f的步槍在響。晨禱時我們聽到漢口租界上空飛過第一枚炮彈,它在離我們400碼的地方爆炸。一名傳教士頭部和肩部中彈,下巴被打變了形?!眥17} 仁濟醫(yī)院和婦嬰醫(yī)院{18}里擠滿了傷員,醫(yī)院的禮拜堂也被改造成簡易病房以供傷員休息。

    隨著戰(zhàn)事擴大,11月中下旬漢口租界遭受了嚴(yán)重的炮擊。倫敦會仁濟醫(yī)院、婦嬰醫(yī)院和博學(xué)書院受損較大。{19} 博學(xué)書院的院舍幾乎全毀,據(jù)建造商估算,博學(xué)書院重建所需經(jīng)費約200英鎊。{20} 學(xué)院看門人被射穿了大腿,剩余5名留校人員則轉(zhuǎn)移到了防彈地下室暫居。{21} 英租界居民認(rèn)為租界遭到炮擊與英政府的不作為密切相關(guān),對英領(lǐng)事館十分不滿,在11月13日和18日兩次抗議。{22}

    余恩思還在日記中提到了革命之初漢口生活的一些細(xì)節(jié)。由于“革命黨下令停止流通政府發(fā)行的現(xiàn)鈔紙幣”{23},錢幣短缺現(xiàn)象日益嚴(yán)重。受戰(zhàn)爭影響,漢口的商業(yè)幾乎停滯,食物價格瘋漲。革命期間漢口倫敦會日常所需蔬菜食物等由上海運送。{24} 革命突然爆發(fā),很多漢口居民爭相逃離,但輪船運輸量有限,從上海返回漢口的輪船尚未到港。“絕大多數(shù)商居漢口的廣東商人租用??吭谟⒆饨缤鉃┥系挠喆眥25},部分英國商人趁火打劫,“卡洛維茲先生特地將他的遠洋客輪‘貝爾格萊維亞’號放在租界,將其租給出價最高的中國人?!眥26} 余思恩對此憤怒不已,指責(zé)這群英國商人發(fā)戰(zhàn)爭財?shù)男袨槭恰安涣x之舉”。{27} 居住在租界的外國人對這場戰(zhàn)爭并不十分在意,甚至稱其為“一部規(guī)模宏大的電影”{28},認(rèn)為這場革命是發(fā)生在中國人身上的“有趣的事”。{29}

    雖然武漢三鎮(zhèn)因革命爆發(fā)而陷入混亂之中,中國人民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但租界內(nèi)外國人所受影響較小。漢口倫敦會傳教士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也有革命黨人保護,食物由上海運送,短缺的也只有“因外國商店關(guān)門,而買不到的黃油”。{30} 在生命無虞的情況下,倫敦會傳教士們積極投身于醫(yī)療救助等活動之中。

    出于宣道“上帝愛世人”的目的及擴大差會影響力的考慮,漢口倫敦會在革命期間在醫(yī)療救助方面并未偏袒任何一方,為政府軍和革命者雙方都提供了援助,獲得了交戰(zhàn)雙方的認(rèn)可和感激。{31} 傳教士們親身參與維護漢口城區(qū)安全的各項活動,加入“治安隊”,負(fù)責(zé)核查出入漢口的外籍人士身份{32};教會醫(yī)院則為雙方傷員提供醫(yī)療急救,并組織埋葬工作以解決公共衛(wèi)生危機。

    革命之初,教會醫(yī)院就開始接收救助交戰(zhàn)雙方的傷員。漢口仁濟醫(yī)院自10月18日起開始大量接收傷兵及在戰(zhàn)爭中受傷的普通民眾。{33} 該醫(yī)院因受炮火襲擊影響較大,原有的120位住院病人緊急轉(zhuǎn)院,由倫敦會醫(yī)學(xué)傳教士孟合理(Percy Lonsdale McAll)帶領(lǐng)25位醫(yī)學(xué)院學(xué)生留守并投入救治傷員的工作。{34} 40位傷兵的到來讓仁濟醫(yī)院急速運轉(zhuǎn)起來,但隨著戰(zhàn)爭影響的擴大傷員人數(shù)極速增加,仁濟醫(yī)院的人手嚴(yán)重不足,“醫(yī)院里擠滿了傷員,手術(shù)臺、藥房甚至大廳的地板上都是等待醫(yī)療救治的病人。禮拜堂也改造成了簡易病房。”{35} 作為教育傳教士的余恩思也在接受了醫(yī)療傳教士紀(jì)立生(Thomas Gillison)的緊急培訓(xùn)后火速上崗。{36}

    倫敦會自成立起即倡導(dǎo)不分傳教組織、跨教派的聯(lián)合布道,樂意與其他教派進行合作。{37} 起義期間,與各教會展開合作,共同為救助傷員而努力。在得知仁濟醫(yī)院人手不足后,圣公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了醫(yī)護人員支援。{38} 中國內(nèi)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也為倫敦會提供了幫助,馬輔仁(A. J. McFarlane)曾特地感謝周濟川(Lewis Jones)夫婦對校舍被炸毀的博學(xué)書院的師生伸出援手。{39} 仁濟醫(yī)院的女醫(yī)師和護士則加入了循道會(Wesleyan Methodist Missionary Society)的婦女醫(yī)院,負(fù)責(zé)女性傷員的治療與服務(wù)工作。{40} 各教會在革命中的合作也為日后更多的跨教會活動奠定了基礎(chǔ)。仁濟醫(yī)院的中國醫(yī)師在醫(yī)療救助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余恩思在日記中稱贊他們“在這種事出突然的狀況下,奮起應(yīng)對,小心且迅速地完成了工作,發(fā)揮極其出色?!眥41} 仁濟醫(yī)院也同漢口的中國商會展開合作,以應(yīng)對日趨緊張的醫(yī)療物資問題,力求確保繃帶等物資供應(yīng)充足。{42}

    與此同時,由馬谷良、余日章等人組織的紅十字會也在籌備建立中。該會由馬谷良任會長,設(shè)立武昌、漢陽支會,在漢各教會的中外基督徒均有參與,對救助傷員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紅十字會成立之初,傳教士們曾擔(dān)心交戰(zhàn)雙方不認(rèn)可紅十字會旗幟,但很快他們的擔(dān)心就打消了。{43} 武漢紅十字會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可以從余恩思的日記以及他留下的其他文字記錄中探得一二?!蹲訌棜v險記》曾提及紅十字會,并稱“在交戰(zhàn)時期,帝國軍隊和革命黨人對于給外國人發(fā)放通行證是謹(jǐn)慎的,只有紅十字會的成員及得到各國領(lǐng)事特許的人可以自由出入租界?!眥44} 漢口仁濟醫(yī)院于10月23日正式被納入紅十字會,博學(xué)書院也改造為野戰(zhàn)醫(yī)院。{45}

    應(yīng)紅十字會要求,余恩思負(fù)責(zé)的醫(yī)療隊于11月23日前往漢陽,協(xié)助美國浸禮會(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將其教堂改造為野戰(zhàn)醫(yī)院,并護送重傷病人至武昌、漢口。{46} 11月下旬,余恩思的醫(yī)療隊多次往返漢陽與武昌、漢口,護送200名傷員至武昌、371人至漢口,并在漢陽當(dāng)?shù)鼐戎蝹麊T40人。{47} 11月30日,余恩思正式接管紅十字會的喪葬隊,負(fù)責(zé)掩埋戰(zhàn)爭遺骸的工作。起義期間,喪葬隊共安葬遺體1253具{48},有效避免了瘟疫等衛(wèi)生危機的爆發(fā)。{49} 留守武昌的巴德巽擔(dān)任了武昌紅十字會副主席,協(xié)助并組織紅十字會在武昌及韓家墩的工作。{50}

    孝感位于戰(zhàn)斗前線,且為北方軍駐地,傷員人數(shù)眾多,醫(yī)用物資需求量大。由傅樂仁(Henry Fowler)負(fù)責(zé)的孝感仁濟醫(yī)院也在紅十字會等組織下,為雙方提供醫(yī)療幫助。{51} 僅11月上旬,孝感仁濟醫(yī)院便收治了400名傷員{52},至1911年年末,孝感仁濟醫(yī)院仍有超過百位受傷士兵尚未出院。{53} 倫敦會孝感麻風(fēng)病院在起義期間正常工作,所有醫(yī)生留守并協(xié)助孝感仁濟醫(yī)院收治傷員。革命期間麻風(fēng)病院共收治受傷士兵1186人,完成全麻手術(shù)348臺。{54}

    教會的救助活動帶來的效果立竿見影,民眾對教會認(rèn)可與信任度大大提高。參加傅樂仁夫人主日班課程的學(xué)生從起義初的50人增加到了年末的60人,其中有5位中國女學(xué)生在1911年底受洗入教。{55}郭理順(Wilson H. Geller)認(rèn)為教會在革命中的所作所為,使基督教贏得了中國民眾的尊重。{56} 孟合理則在年報中稱,“(教會)向中國人證明了基督弟兄情誼的真實性和誠意,”并在報告結(jié)尾稱贊了華人教工的工作,認(rèn)為“(在起義中的)工作大大促進了外國傳教士與華人教工之間的聯(lián)系”。{57} 除上述兩位傳教士之外,漢口傳教士們的書信與年報也多表達了對中國基督教發(fā)展前景的看好;英國總部亦對在華傳教事業(yè)的發(fā)展較之前更加樂觀積極。

    二、漢口倫敦會對武昌起義的態(tài)度

    倡導(dǎo)改革的圣公會反對奴隸貿(mào)易和奴隸制度,以廢除奴隸制、社會改革以及向世界傳播基督教福音為使命。不同于圣公會,倫敦會的創(chuàng)建者公理宗信徒多來自知識階層,更為重視教育?;谶@一傳統(tǒng),倫敦會積極從事教育傳教事業(yè),并認(rèn)為教育是福音事業(yè)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傳教事業(yè)至關(guān)重要。{58} 除此之外,倫敦會還十分重視醫(yī)學(xué)傳道,并把醫(yī)學(xué)傳教與教育傳教相結(jié)合,在其各教區(qū)創(chuàng)辦了大量的醫(yī)院以及醫(yī)學(xué)院。{59}自成立起,倫敦會就以“社會關(guān)懷”為主要傳教方式,鼓勵差會傳教士積極從事社會活動而非過多地參與政治活動以及商業(yè)活動。因此,倫敦會傳教士與信徒們不像圣公會的基督徒直接參與革命,而是專注于為戰(zhàn)斗雙方提供醫(yī)療救助活動,由此來宣揚基督教福音并擴大差會影響力。然而,在看似中立的傷病救助活動背后,漢口倫敦會傳教士仍有自己的態(tài)度與立場。

    在溫州布道興學(xué)期間,余恩思親歷了義和團運動。他認(rèn)為,“拳民們愚昧暴力,四處焚毀教堂攻擊信徒,造成了數(shù)量眾多的流血事件,導(dǎo)致了無數(shù)人無家可歸、饑寒交迫,對西方傳教士造成了嚴(yán)重的人身威脅”{60},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拳民”的批判態(tài)度。1904年改隸漢口倫敦會后,余恩思的態(tài)度有所轉(zhuǎn)變。由于武漢繁盛的外貿(mào)經(jīng)濟與張之洞督鄂期間一系列推動近代化的舉措,武漢民眾對于新事物、新思潮的接受度較內(nèi)地其他地區(qū)更高。余恩思坦言,“武漢的年輕人更愿意花錢去買洋玩意而不是大煙。相較于英文課,學(xué)生們對攝影課更為熱情,甚至?xí)穯柧唧w的拍照過程和成像原理?!眥61}1909年多位博學(xué)書院畢業(yè)生進入師范學(xué)校、政府海關(guān)及新式海軍工作,這被余恩思看作是武漢當(dāng)局開始接納基督徒擔(dān)任重要職位的信號。他看到了一種新精神、新思想在年輕人中產(chǎn)生并流傳,并認(rèn)為這種新思潮會影響中國的未來。{62}

    1911年,武漢各界在表面平靜形勢之下暗起波濤——“革命黨人苦苦掙扎,今年終于到了臨界點?!眥63} 不少學(xué)生加入了革命黨,甚至有學(xué)生剪掉了辮子,在博學(xué)書院宣傳反滿思想。{64} 而十月初,日本軍隊以守衛(wèi)租界安全為理由,開始向租界撤退。這一舉動被倫敦會視為是另一個信號。{65} 因此,不同于部分傳教士將武昌起義稱為“始料未及的革命”{66},漢口倫敦會的傳教士們對于革命的爆發(fā)早有預(yù)感。余恩思更是將其稱為“人們期待已久的革命”,他在日記開篇便認(rèn)為,“革命對這個商業(yè)中心帶來的影響既成事實”,難掩對這場革命的熱情。{67}

    在武昌起義之初,余恩思便在日記中寫道:“這是一場復(fù)仇的文明戰(zhàn)爭!”{68} 10月底清軍主力進攻漢口時,余恩思仍繼續(xù)表達對革命黨人的支持和贊揚,認(rèn)為“中國造就了英雄,一個新的民族正處于誕生的陣痛之中,這是一種對國家和自由的熱愛”。{69} 嘉立德(Arthur E. Claxton)則是感嘆“革命黨人的勇氣和耐心令人欽佩”。{70} 馬輔仁更是高度贊揚了這場革命,認(rèn)為這是一場真正的革命,并“引人注目地表達了‘新的中國心靈’。”{71} 時在武漢三鎮(zhèn)的倫敦會傳教士明確地支持革命,甚至為革命者屠殺滿族人的行為辯護。他們稱“這種屠殺是漢人對兩百年前滿族人屠殺漢人的復(fù)仇,沒有憤怒和折磨的仁慈的殺戮是可以被接受的”{72},并認(rèn)為這場起義運動是反抗?jié)M族統(tǒng)治者壓迫的嘗試,是對獨立的追求。{73} 余恩思還在日記中反駁了《申報》把發(fā)生在武漢的革命稱為“街頭斗毆”及《京話日報》稱漢口大火是“人們的想象”等對武昌起義虛假夸大的報道,稱他們“并未在場,豈知革命之貌!”{74}

    革命黨對于外國人的優(yōu)待,也增加了倫敦會傳教士的好感。從嘉立德10月15日和17日給上??偛康膬煞鈭蟾嬷?,可以找到倫敦會自起義之初就傾向革命黨人的緣由:革命黨人與漢口倫敦會達成協(xié)議,革命黨會派遣武裝來保護倫敦會在租界之外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在15日的信中嘉立德提到,昨日(14日)漢口教會緊急召開了應(yīng)對會議,并附有會議記錄。會議除了商討應(yīng)英領(lǐng)事館要求撤離的人員名單外,也提到了倫敦會和革命軍達成的約定,即倫敦會為革命者和政府牽線,革命軍派兵守衛(wèi)倫敦會在租界外(韓家墩)的博學(xué)書院。{75}

    身處湖北其他地區(qū)的倫敦會傳教士的態(tài)度則有一個轉(zhuǎn)變的過程。孝感的傅樂仁在10月16日的信中記述了他對革命的看法:“這場革命運動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會比義和團運動帶來的更為深遠,或許也會更加糟糕。新的共和國的成立意味著沒有制度、政府和警察,甚至所有的監(jiān)獄都會打開大門,而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只有收治更多傷員而已?!眥76} 但是在其年報敘述到10月26日時,觀點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傅樂仁提到革命軍時不再使用疑惑或懷疑的口吻,轉(zhuǎn)而夸贊“革命者十分具有勇氣”。{77} 孝感傳教士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或許與馬輔仁的到來有關(guān)。傅樂仁在10月28日的信中提到,“馬輔仁勇敢地穿越了火線來到孝感,為我們帶來了漢口的最新消息”;并在信中明確表態(tài),稱“中國正孕育著一股巨大的力量,并在適應(yīng)這種新的情況?!眥78} 馬輔仁也在年報中提到了此次前往孝感的見聞,他寫道,“還是有北方軍射擊身披紅十字會旗的革命軍傷員。”{79} 紅十字會對救助傷員發(fā)揮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自成立之初便得到了交戰(zhàn)雙方的認(rèn)可,清軍此行為讓傳教士對政府軍失望不已,這或許也是孝感的傳教士們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原因之一。駐守皂市的文勵益(Frederick G. Onley)在10月29日給嘉立德的回信中,簡要描述了皂市的情況,也提到天門和皂市的傳教士們已達成共識支持革命黨人。{80}

    駐守孝感和皂市的傳教士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過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傅樂仁在16日的記述表明其已知革命爆發(fā),對武昌發(fā)生之事已有所了解,但對起義的具體情形以及漢口倫敦會的狀況未可知。他根據(jù)以往歐洲革命暴力沖突的經(jīng)驗做出推斷,認(rèn)為處在革命核心的武漢應(yīng)該同樣是毫無秩序的。隨著革命形勢的發(fā)展以及更多關(guān)于革命信息的傳播,傅樂仁的態(tài)度也由懷疑保留變得較為積極。

    三、武漢之外不同教會傳教士的態(tài)度

    早在1901年,就有傳教士預(yù)見到“一些不可控的事件將接踵而至”,并認(rèn)為“基督教真理所宣揚的對靈魂的解放包含了對人各個方面的解放,對基督教的宣揚將會導(dǎo)致議會和憲制政府的出現(xiàn),中國會像其他國家一樣經(jīng)歷這一混亂狀態(tài)?!眥81} 但是傳教士們認(rèn)為,“迄今為止在中國發(fā)生的都是以暴制暴、為了推翻特定當(dāng)權(quán)者的叛亂(Rebellion),而不是爭取自由、改變當(dāng)前政治制度與社會制度、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革命(Revolution)。”{82} 盡管有傳教士坦言“一場革命正在逼近,并且他們反對任何折中措施,非得把滿人完全趕出中華大地才肯罷休”{83}。但是出于對暴力革命的擔(dān)憂以及對清廷改革的同情和認(rèn)可,多數(shù)傳教士更傾向支持由政府主導(dǎo)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自由派傳教士如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林樂知(Young John Allen)、李佳白(Gilbert Reid)等人就對清政府的新政政策貢獻良多。{84}

    傳教士這一群體對辛亥革命的看法和態(tài)度,與其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及個人背景與經(jīng)歷密不可分,從1912年的《中國基督教年鑒》對辛亥革命的報道和評論中便可窺探一二。傳教士的敘事基調(diào)和遣詞用句或是他們立場及態(tài)度隱晦的表達。華中地區(qū)之外的傳教士們對于革命及革命后的形勢持謹(jǐn)慎保留態(tài)度,而身處首義之地武漢的傳教士們的態(tài)度則更為樂觀和積極。{85} 武漢地區(qū)的傳教士們在起義之初就大多使用“革命(Revolution)”、“革命者(Revolutionist)”等詞語,“叛亂(Rebellion)”、“叛軍(Rebel)”等詞語雖然也出現(xiàn)過,但數(shù)量極少。漢口倫敦會的傳教士們更是自起義爆發(fā)就表明了對革命者的傾向與支持的立場。

    起義最初,不同教會的傳教士表現(xiàn)出了各自立場的微妙差別。在漢口內(nèi)地會傳教士周濟川10月12日寫給上海方面的信中,所有出現(xiàn)革命軍的地方都使用了“叛軍”一詞{86}。而就職于武昌循道會醫(yī)院的尤因斯(Emily Marry Ewins),在其家書中明顯傾向革命黨人。尤因斯曾道,“我們都希望革命黨能取勝”,對于某些持觀望態(tài)度的同工們,她亦愿意將其態(tài)度解釋為希望革命取得成功。{87} 除尤因斯外,時任漢口圣教書局總經(jīng)理、蘇格蘭圣經(jīng)會傳教士計約翰(John Archibald)于10月11日在《漢口日報》(Hankow Daily News)中發(fā)表文章,將10日晚發(fā)生在武昌的戰(zhàn)斗稱之為“革命運動(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88},并在12日刊登了以“革命(The Revolution)”為名的社論。計約翰在文中稱贊“革命軍紀(jì)律嚴(yán)明”,明確指出“這是一場能讓中國發(fā)生巨大變化的運動。”{89}

    隨著起義進程的發(fā)展,傳教士們的態(tài)度與立場也隨之轉(zhuǎn)變。在周濟川寫于10月13日的信中,他對于這場革命的敘述基調(diào)已有明顯改變,對革命爆發(fā)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認(rèn)為“軍隊縮減軍餉,處決疑似革命黨的士兵等事件等發(fā)生,加速了革命的爆發(fā)”{90}。他已開始使用“革命”、“革命者”等詞語,感嘆“再一次的,我們正處在激蕩之中,……一場革命正在進行?!眥91} 但是,周濟川仍未意識到這場運動與以往的叛亂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認(rèn)為“當(dāng)前的形勢可能會持續(xù)一段時間,但是滿族的軍隊和效忠政府的漢族軍隊到來,會爆發(fā)激烈的戰(zhàn)斗”{92},處決造反者,鎮(zhèn)壓叛亂。

    武漢之外的傳教士們在起義初期,則大多對這場起義持有消極或觀望的態(tài)度。如李佳白便認(rèn)為這場革命會使中國“外而涂炭生靈,內(nèi)而震驚七鬯”,并感嘆到“未嘗不太息痛恨謀國諸臣罔知大計,誤我賢王也。”{93} 李提摩太則用一枚銀幣的比喻質(zhì)疑孫中山等革命者的口號,“簡單地把最高權(quán)力從滿族人轉(zhuǎn)移到漢族人手中,而不在政府權(quán)力的中心進行根本性變革,就像把一枚殘破的硬幣翻過來一樣:那仍然是一枚殘破的硬幣”{94},認(rèn)為中國需要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95} 李提摩太記錄了革命引發(fā)的暴力沖突和屠滿事件,并且在提及革命時使用“叛亂”一詞,字里行間里批評革命有違“上帝的善與愛”。{96} 《教務(wù)雜志》編者將武昌起義稱為是一場“不期而至的革命(Unexpected Revolution)”{97},“10月10日禮拜二的晚上,武昌西式訓(xùn)練的軍隊造反,燒毀總督衙門,屠殺了滿洲軍隊及其家屬和仆役”{98},把起義描述為一場充斥著暴力和恐慌的叛亂。傳教士由此聯(lián)想到了義和團運動,“沒有期望發(fā)生的總是發(fā)生了,在1900年是這樣,今天又一次”{99},震驚之情躍然紙間。在武昌起義剛爆發(fā)時,包括清政府、外國官員以及媒體等很多人認(rèn)為此次“叛亂”很容易被鎮(zhèn)壓。美國駐上海領(lǐng)事維禮徳(Amos Parker Wilder)在10月20日寫給美國國務(wù)院的書信中直言:“由武昌而起的叛亂不能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眥100}

    而革命形勢快速發(fā)展,一個月內(nèi)14個省份宣布獨立。這一現(xiàn)狀使得武漢地區(qū)之外的傳教士態(tài)度有所轉(zhuǎn)變。1911年11月的《教務(wù)雜志》報道,“從宜昌到蕪湖西邊的長江腹地已落入國民軍之手,中國民眾對新政權(quán)充滿了熱情?!眥101} 該月第二篇社評就以“革命輕易成功”為題,感嘆革命成功之快。{102} 由此可見,革命局勢的變化在改變著傳教士的認(rèn)知。且隨著革命形勢的具體信息從武漢這一起義發(fā)生中心逐漸向外界傳播,傳教士對這場運動的表述也多從“叛亂”轉(zhuǎn)變到“革命”。

    四、英國總部的回應(yīng)與漢口倫敦會的展望

    英國海外布道會的資金多來自英國國內(nèi)的捐款,如1899年英國國內(nèi)通過各渠道為海外傳教組織的捐款高達160萬英鎊,占當(dāng)年英國消費支出的0.01%,其中72%的捐款給了五大傳教團體。{103} 基于此,各傳教組織熱衷于印發(fā)小冊子來宣傳自己的傳教成果,以獲得更多的民間募捐。此外,作為19世紀(jì)英國文化擴張一部分的基督教海外傳教活動,也受到英國人的關(guān)注與重視。余恩思家鄉(xiāng)的報紙曾詳細(xì)報道了余恩思啟程前往中國的過程{104},也多次報道其在中國的活動{105}并全文刊登了余恩思的家書。{106} 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大多數(shù)漢口倫敦會傳教士在各自的年報和書信中對此事件進行了記錄和匯報。{107} 這些文件不僅是英國倫敦會總部直觀了解起義的核心渠道,也是倫敦會總部宣傳其傳教成就的基礎(chǔ)。

    隨著革命的發(fā)展勢頭日盛,倫敦會似是看出清王朝氣數(shù)將盡大廈將傾,在明確了立場的同時,更開始呼吁英國官方表態(tài)。從倫敦會駐華總司庫在11月8日和11月11日寫回倫敦總部的信中可以看出,最晚于11月上旬,倫敦會已經(jīng)達成決議并呼吁英國官方進行干涉。{108}

    倫敦會總部意識到這場革命帶來了中國基督教發(fā)展的機遇,認(rèn)為在華傳教獲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條件。他們宣稱是“基督教在華的傳播讓這個古老的國家獲得了政治和社會的進步”{109},著重且多次提及革命領(lǐng)袖的基督徒身份和領(lǐng)導(dǎo)人的基督教背景,認(rèn)為具有基督教背景的新領(lǐng)袖們會“有力地給予教會同情和幫助,使新中國從基礎(chǔ)秩序和立法都受到基督教原則的影響”{110},并將傳教士視為“這場新運動的先驅(qū)”{111},積極宣揚該會在華取得的“驚人成就”。余恩思家鄉(xiāng)的報紙甚至在六年后仍對其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動進行報道,文章中提到“本鎮(zhèn)的余恩思牧師被授予六等嘉禾勛章,以表彰他在1911—1912年間在漢口開展的救災(zāi)工作。是年,余恩思牧師擔(dān)任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兼秘書,漢口大火后曾一度擔(dān)任英國駐漢口領(lǐng)事館人口司司庫。這個光榮的證書上蓋有中國政府的國章?!眥112}

    倫敦會總部要求余恩思整理其創(chuàng)作的兒童小說《子彈歷險記》,與另一本青少年讀物《漢人——中國人的生活和我們的傳教故事》{113} 一同面向全英青少年出版發(fā)行。另外,倫敦會在英國發(fā)行的年度總結(jié)報告中多次提及其在中國的慈善活動和在教育方面的努力,強調(diào)革命帶來的傳教環(huán)境的變化,稱“中國基督教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的機會,獨立和改革的精神在空氣中彌漫。(倫敦會)為此做好了準(zhǔn)備。”{114} 這份報告增加了英國人對基督教在華傳播的信心,也給倫敦會帶來了更多來自英國社區(qū)的捐款。如來自伯恩茅斯(Bournemouth)的捐款就較前一年增加了20英鎊。{115} 1912年,英國倫敦會總部增派了多名醫(yī)療、教育傳教士前往中國,并增加了2500英鎊的撥款用以支持倫敦會在中國的社會活動以擴大差會在中國的影響力。{116} 倫敦會還在漢口教會試點華人教徒自傳自治來增加華人基督徒的積極性{117},如組織以華人布道員為主導(dǎo)的例會、擴大華人教工的職責(zé)范圍等,來推動教會的傳教工作。{118}這是倫敦會邁向本土化的重要一步。此外,倫敦會還呼吁英國各新教差會應(yīng)擴大在教育、醫(yī)療服務(wù)等方面的共同合作,認(rèn)為“傳教的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顯著,而現(xiàn)在正是這種友誼與合作的工作應(yīng)該迅速進行的時候?!眥119} 倫敦會總部的積極態(tài)度也為1912—1916年間基督教在華傳教的快速發(fā)展做出了相當(dāng)貢獻。

    傳教士們認(rèn)為,“由于革命黨人的領(lǐng)導(dǎo)者絕大多數(shù)都有海外教育經(jīng)歷,如果革命黨獲得勝利,西方的教育和基督教事業(yè)的發(fā)展將會得到極大的促進。”{120} 絕大多數(shù)的漢口倫敦會傳教士對武昌起義后中國未來的展望樂觀且積極,將這場革命運動描述為“一場偉大的自由運動”{121},感嘆“這場革命活動改變了人們對于基督教的看法”{122},并看到了“基督教發(fā)展的希望。”{123} 他們還認(rèn)為“中國很快就能從混亂中走出,進入一個繁榮的紀(jì)元?!眥124} 其中馬輔仁對革命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熱情,他在1912年的《中國基督教年鑒》的報告中稱其“是一種釋放,一次劇變,是一場真正的革命”,指出“盡管革命前武漢地區(qū)的傳教事業(yè)平穩(wěn)發(fā)展,而革命引起的動蕩擾動了原有的社會秩序,但這場革命在理念上昭示了一個好的未來”。{125} 此外,馬輔仁還認(rèn)為,“在武漢,傳教工作是革命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僅在思想上為革命做了準(zhǔn)備,而且為其提供了人力”,強調(diào)“武昌的頭面人物堅定地向基督教靠攏,”并對新條件下的傳教策略進行了思考,認(rèn)為將來應(yīng)更加注重發(fā)展基督教教育事業(yè)。{126}

    但余恩思對革命的發(fā)展形勢的判斷更為謹(jǐn)慎。他認(rèn)為:“這場革命更像是一場家庭選舉活動,而非殘酷可怕的戰(zhàn)爭”,同時指出,“基于現(xiàn)實的形勢,革命還需要更多內(nèi)在的力量,將正直和有價值的人民帶到前線,只有他們才能指揮和塑造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中國。新中國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眥127}

    對革命后形勢持有保留態(tài)度的還有富士德師母。1911年12月的倫敦會內(nèi)刊發(fā)表了她關(guān)于辛亥革命的文章。在記述武昌起義中的見聞與經(jīng)歷后,富士徳師母表達了對這場革命運動的思考:“中國想要學(xué)習(xí)西方的方式,建立新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秩序。但是單一地、表面地學(xué)習(xí)我們的制度會讓中國陷入新的混亂之中。(中國)仍有很多社會問題沒有解決,新中國的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眥128} 她還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強調(diào)“(我們)不僅僅要給中國帶來醫(yī)學(xué)技能和科學(xué)知識,還要重視西式教育以及基督教福音對啟發(fā)中國民眾心靈的作用,要引導(dǎo)更多的中國人認(rèn)識到基督教的公義”。{129} 富士德師母的文章于11月10日收錄,在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的情形之下,其態(tài)度與見解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綜上,辛亥革命爆發(fā)前后,有數(shù)以千計的傳教士在中國生活,中國的社會變動往往也會給他們的生存與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因而他們對中國的政治動態(tài)相當(dāng)關(guān)注,由于受到自身背景、差會立場、地域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傳教士對自身所經(jīng)歷的革命的理解和認(rèn)知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盲目性。但其所帶的“現(xiàn)場感”卻不容忽視。通過這些有限的看法,后人可窺視出辛亥革命爆發(fā)之時的某些片段,一定程上還原傳教士經(jīng)歷的歷史場景。大批傳教士遺留的豐富史料,其中日記、期刊等時效性強的資料尤其值得關(guān)注。除文中使用的原始檔案外,還有很多相關(guān)的記錄散落在浩瀚的中外史料中,值得學(xué)界繼續(xù)挖掘和解讀。

    注釋:

    ① 探討孫中山基督徒身份的成果數(shù)量眾多,在此不贅。討論傳教士與辛亥革命關(guān)系的代表性成果有吳義雄:《民元前后外國傳教士對改革與革命的認(rèn)識與反應(yīng)——基于三種教會出版物的考察》,《徐州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第3期;陶飛亞、王皓:《傳教士話語中的辛亥革命:依據(jù)〈教務(wù)雜志〉的考察(1900—1916)》,《近代中國》2019年第1期;陳忠:《辛亥革命時期的傳教士》,羅冠宗主編:《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帝國主義利用基督教侵略中國史實述評》,香港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頁;仝瑞中:《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以李提摩太、莊士敦為代表的觀察》,《三峽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4年第5期;劉繼華:《基督教傳教士與陜西辛亥革命——以英國浸禮會傳教士為中心的探討》,《近代史學(xué)刊》2010年第7輯;王靜:《“覺醒的中國”: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2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等。

    ② 參見康志杰、王威:《辛亥革命前日知會革命活動評述——兼論基督徒在近代社會變遷中的作用》,《湖北大學(xué)學(xué)報》2005年第2期;川村規(guī)夫:《日知會的革命活動》,《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等。關(guān)于武漢基督徒的論著有王威:《武漢基督徒與辛亥革命研究——以武漢圣公會為討論中心》,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4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

    ③ N. Goodnall, “Foreword”, A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895-194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④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來自倫敦大學(xué)亞非學(xué)院圖書館特別藏書室館藏:The One Hundred and Six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1, pp.160-178. 其中漢口傳教站西教士12人,信徒3544人,各類學(xué)校12所,在校生245名;武昌傳教站西教士6名,信徒60人,學(xué)校2所,在校生30人;黃陂傳教站西教士1名,信徒2215人,主日學(xué)校(Sunday School)1所,學(xué)生60人,其他學(xué)校5所,在校生129人;孝感西教士3名,信徒2820人,主日學(xué)校3所,在校生150人,其他學(xué)校3所,在校生110人;皂市西教士3名。王威在《武漢基督徒與辛亥革命研究——以武漢圣公會為討論中心》第22頁對辛亥革命前武漢倫敦會規(guī)模統(tǒng)計有誤,特此勘正。

    ⑤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來自倫敦大學(xué)亞非學(xué)院圖書館特別藏書室館藏漢口倫敦會傳教士個人年報,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檔案號:CWM/LMS/17/06/045。以及漢口倫敦會傳教士個人通信,CWM/LMS/Central China/Incoming Correspondence/Box 22/Correspondence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檔案號:CWM/LMS/17/02。

    ⑥ 余恩思(Bernard Upward),倫敦會傳教士。1897年來到溫州傳教,1904年前往漢口。武昌起義爆發(fā)時,任漢口博學(xué)書院副校長,主持學(xué)校日常工作。

    ⑦ 倫敦大學(xué)亞非學(xué)院圖書館特別收藏室館藏: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26 Decembe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⑧ 倫敦大學(xué)亞非學(xué)院圖書館特別收藏室館藏:Reports by Bernard Upward,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s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3.

    ⑨ 倫敦大學(xué)亞非學(xué)院圖書館特別收藏室館藏:Bernard Upward, The Adventures of a Bullet: A Tal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14.

    ⑩ 日記由余恩思后人作序出版,定名為Like Lions after Slumber: The Diary of Bernard Upward of Hankow, Carmarthenshire: Dinefwr Print & Design, 2016.

    {11} 司佳:《從〈日記言行〉手稿看梁發(fā)的宗教觀念》,《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6期。

    {12}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3 October 1911. 施白珩(Charles Sparham),倫敦會傳教士。1884年來華布道,駐湖北漢口。1895年娶楊格非女,1911年時任漢口倫敦會主席。

    {13}{14}{16}{17}{23}{49}{67}{127}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3 October 1911.

    {15} Reports by Mrs. Arnold Foster,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s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富士徳(Arnold Foster),倫敦會傳教士,1871年與妻來華布道,駐湖北漢口。富士德師母(Mrs. Arnold Foster),倫敦會女教育傳教士,1897年在漢口創(chuàng)辦懿訓(xùn)書院,即后來的私立懿訓(xùn)女子中學(xué)。巴德巽(James Lee Hamilton Paterson),倫敦會醫(yī)療傳教士,1908年來華布道施醫(yī),駐湖北武昌。

    {18} 漢口仁濟醫(yī)院于1866年由楊格非創(chuàng)建。漢口仁濟婦嬰醫(yī)院于1884年由漢口倫敦會創(chuàng)建,為紀(jì)念布道先驅(qū)楊格非已故發(fā)妻,特定西名為“Margaret Hospital for Women & Children”。

    {19}{35}{42}{47}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28 October 1911.

    {20}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3 November 1911, 29 November 1911.

    {21}{24}{30}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29 November 1911.

    {22}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3 November 1911, 18 November 1911.

    {25}{26}{27}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4 October 1911.

    {28}{29}{44}? Bernard Upward, The Adventures of a Bullet: A Tal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p.76, p.81, p.113.

    {31}{119} “China”,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2, p.32, p.35.

    {32}{74}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5 October 1911.

    {33}{38}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8 October 1911.

    {34} Reports by Dr. McAll, CWM/LMS/Central China/ 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孟合理(Percy Lonsdale McAll),倫敦會醫(yī)療傳教士,1898年來華布道施醫(yī),駐湖北漢口。

    {36}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8 October 1911. 紀(jì)立生(Thomas Gillis),倫敦會醫(yī)療傳教士,1882年來華布道施醫(yī),駐湖北漢口。

    {37} N. Goodall, A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895-194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3.

    {39}{123} Reports by A. J. McFarlane,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 /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3, p.1. 馬輔仁(A. J. McFarlane),倫敦會教育傳教士,1896年來華布道,駐湖北漢口。

    {40} Reports by Miss Organe, CWM/LMS/Central China/ 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41}{46}{68}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23 October 1911.

    {43}{87} 埃米麗·M·尤因斯:《辛亥家書·上》,闕維民、沈昌洪譯,《文獻》2002年第3期。

    {45} Extracts from a letter from Mrs. C.V. Knott, dated Oct. 16, 1911(Hankow), 見Reports by Mr. and Mrs. C. V. Knott,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48}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4 January 1912; 另見: “Hankow”,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2, pp.60-61.

    {50} “Wuchang”,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2, p.65.

    {51} 孝感傳教站為漢口倫敦會在湖北地區(qū)轄屬的五個傳教站之一。傅樂仁(Henry Fowler),倫敦會醫(yī)療傳教士,1899年來華布道施醫(yī),駐湖北孝感。革命爆發(fā)時任孝感仁濟醫(yī)院院長并負(fù)責(zé)孝感麻風(fēng)病院工作。

    {52}{53}{55} “Siaokan”,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2, p.66, p.69, pp.66-67.

    {54} Report of the Siao Kan Medical Mission for the year 1911, 見Reports by Henry Fowler,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56} Reports by W. H. Geller,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郭理順(Wilson H. Geller),倫敦會醫(yī)療傳教士,1897年來華布道施醫(yī),駐湖北孝感。

    {57} Reports by Dr. McAll, CWM/LMS/Central China/ 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58}{59}? A. T. S. James, Twenty-Five Years of the LMS: 1895-1920,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23, pp.46-47, p.82.

    {60}{106} “The ‘Boxers’ at Wenchow: A Whole Foreign Community Leaves the Port”, Isle of Wight County Press, published at 25 August 1900.

    {61} Reports by Bernard Upward,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5/Report for 1906,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62} Reports by Bernard Upward,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5/Report for 1909,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63} Letter from C. G. Sparham to G. Currie Martin, CWM/LMS/Central China/Correspondence/Box 22/Correspondence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64} Reports by C. W. Knott, CWM/LMS/Central China/ 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2. 孔樂德(Cyril W Knott),倫敦會教育傳教士,1909年來華布道興學(xué),駐湖北漢口。

    {65} Reports by Rev. Arthur E. Claxton,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嘉立德(Arthur E. Claxton),倫敦會傳教士,1885年來華布道,駐湖北漢口。

    {66} J. H. Wallace, The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and the Revolution in China, The Chinese Recorder, May 1912, p.314.

    {69}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30 October 1911.

    {70} Letter from A. E. Claxton to Stewart (Oct. 30, 1911), CWM/LMS/Central China/Correspondence/Box 22/Correspondence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1.

    {71}{125}{126} A. J. McFarlane, In Central China, The China Mission Year Book, 1912, p.104, pp.105-108, p.107.

    {72} Letter from Knott (Oct. 15, 1911), in Reports by C. W. Knott,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73} Reports by Stanley V. Boxer,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鮑克私(Stanley V. Boxer),倫敦會教育傳教士,1910年來華布道興學(xué),駐湖北漢口。

    {75} Letter from Arthur E. Claxton (Oct. 15, 1911), Resolutions passed by the Emergency Cttee consisting of five members four being members of the Executive and two members of the Medical reference Cttees, Oct. 14, 1911,CWM/LMS/Central China/Correspondence /Box 22/Correspondence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76}{78} Letters from Henry Fowler to F. H. Hawkins (Oct. 16, 1911), CWM/LMS/Central China/Correspondence/Box 22/Correspondence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p.1-2, pp.1-2.

    {77} Report of the Siao Kan Medical Mission for the year 1911, 見Reports by Henry Fowler,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5.

    {79} Reports by A. J. MacFarlane,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1.

    {80} Letters from Onley to Claxton (Oct. 29, 1911),

    CWM/LMS/Central China/Correspondence/Box 22/Correspondence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p.1-2. 文勵益(Frederick G. Onley),倫敦會教育傳教士,1909年來華布道興學(xué),駐湖北皂市。

    {81} Wm. Ashmore, Permeation of the Asiatic Mind with Democratic Ideas, The Chinese Record, Nov. 1901, pp.534-535.

    {82} Frank Rawlinson, A Study of the Rebellions of

    China, The Chinese Recorder, March 1905, p.107.

    {83} E. I. Doty, The Dragon’s Awakening, The Chinese Recorder, April 1908, p.211.

    {84} 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xiàn)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259頁。

    {85} 1912年的《中國基督教年鑒》對辛亥革命的評論和報道頗為細(xì)致,包括總論在內(nèi),共有4篇合計100余頁的報道。關(guān)于《中國基督教年鑒》的分析,詳可參見吳義雄:《民元前后外國傳教士對改革與革命的認(rèn)識與反應(yīng)——基于三種教會出版物的考察》,《徐州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第3期。

    {86}{90}{91}{92} Lewis Jones, The Revolution in China, China’s Millions, December 1911, p.181, p.182, p.182, p.184.

    {88} 美國密歇根大學(xué)館藏:John Archibald, The Revoluionary Movement, Hankow Daily News, Wednesday 11th Oct. 1911,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3/773/H24.

    {89} 美國密歇根大學(xué)館藏:John Archibald, The Revoluionary Movement, Hankow Daily News, Thursday 12th Oct. 1911,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3/773/H24.

    {93} 李佳白:《辛亥革命上攝政王書》,《國際公報》1911年第2卷第103期。

    {94}{95}{96} 李提摩太:《親歷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李憲堂等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6、286、337—338頁。

    {97}{98}{99}{101} “Editorial”, The Chinese Recorder, November 1911, p.611, p.611, p.611,611.

    {100} Michael V. Metallo,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n Yat-sen: 1911-1925, Ph.D. Thesis, New York University, 1974, p.15.

    {102} “Ease with Which Revolution Has Been Accomplished”, The Chinese Recorder, November 1911, pp.611-612.

    {103} S. Maughan, Mighty England Do Good: Do Good: The Major English Denominations and Organization for the Support of Foreign Missions in the 19th Century, in R. A. Bickers, Missionary Encounters, p.28, 轉(zhuǎn)引自傅政:《19—20世紀(jì)英國倫敦會在華活動》,《經(jīng)濟社會史評論》2018年第1期。

    {104} “From Newport to the China Mission Field: Farewell to Mr Bernard Upward”, Isle of Wight County Press, published at 27 August 1918.

    {105} “A Newportonian in China”, Isle of Wight County Press, published at 25 August 1900.

    {107} 武昌起義時期共有25名倫敦會西教士在鄂(包括楊格非與施白珩),其中18人向倫敦會總部郵寄了個人信件和年報。見: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108} Letter from General Treasurer for China Mr. H. B. Stewart to G. Currie Martin (Nov. 11, 1911), CWM/LMS/Central China/Correspondence/Box 22/Correspondence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p.1-2.

    {109} “General”,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2, p.2.

    {110} “General-China”,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2, p.16.

    {111} “The Forerunners of a New Movement”,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54.

    {112} Isle of Wight County Press, published at 12 January 1918.

    {113} Bernard Upward, The Sons of Han: Stories of Chinese Life and Mission Work,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908.

    {114}{118}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p.2-3, p.54, p.58.

    {115}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58. 這些捐款指名用于富士德牧師娘在武昌開辦的女子學(xué)校。

    {116} “Finance”, The One Hundred and Seven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2, p.9.

    {117} “Strong Free Church Self-Government”, The One Hundred and Eighteenth Report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The LMS, 1913, p.168.

    {120} Extracts from a letter from C.W. Knott(Oct. 16, 1911), 見Reports by Mr. and Mrs. C. W. Knott,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121} Reports by Bernard Upward,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p.1.

    {122} Reports by Bernard Upward, CWM/LMS/Central

    China/Reports/Box 6/Report for 1911, 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 archiv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124} Bernard Upward, Dia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4 January 1912.

    {128}{129} Mrs. Arnold Foster, The Revolution in China,

    The Chronicle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No.907, December 1911, p.223, p.223.

    作者簡介:康婉盈,華中師范大學(xué)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9。

    (責(zé)任編輯? 張衛(wèi)東)

    3035500338291

    猜你喜歡
    傳教士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與中國共產(chǎn)黨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驚異與調(diào)適:19世紀(jì)來華美國傳教士記述的一種反凝視
    辛亥革命的法國認(rèn)知
    60歲再創(chuàng)業(yè)邰中和當(dāng)“光的傳教士”
    海外星云(2015年15期)2015-12-01 04:17:40
    早期西方傳教士的漢語量詞觀
    語言與翻譯(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4
    早期傳教士作品中的新詞創(chuàng)制
    紀(jì)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對聯(lián)(2011年16期)2011-11-20 03:38:48
    傳教士與近代西方列強的侵華戰(zhàn)爭
    軍事歷史(2000年6期)2000-08-16 02:13:24
    長征中的法國傳教士勃沙特
    軍事歷史(1993年3期)1993-01-18 00:11:40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午夜激情av网站|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年| 久久久久精品人妻al黑|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青青草原| 亚洲综合色网址|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丝袜喷水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乱人伦中国视频| 老司机影院成人| 多毛熟女@视频| 两性夫妻黄色片|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午夜免费鲁丝|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老司机影院毛片| 18禁观看日本|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一级,二级,三级黄色视频| 国产色婷婷99|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h片|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av网站|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宅男免费午夜| 99热全是精品|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天堂中文资源库|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成人二区视频|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最黄视频免费看|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久久青草综合色|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成人影院久久|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香蕉国产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赤兔流量卡办理|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热在线av| 色吧在线观看| 青草久久国产|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久久97久久精品|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 久久97久久精品| 99香蕉大伊视频| 亚洲精品第二区|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亚洲精品视频女| 欧美+日韩+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亚洲精品视频女| 亚洲在久久综合| 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夫妻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电影成人av|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五月开心婷婷网| 国产精品二区激情视频|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tube8黄色片| 另类精品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老司机影院成人| 亚洲四区av| 在线 av 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不卡| 丝袜美足系列|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日本vs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99久久人妻综合|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三级国产精品片|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午夜免费鲁丝|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视频区图区小说| 日韩中字成人|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freevideosex欧美|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在线看a的网站| 国产在线免费精品|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欧美日韩av久久|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在久久综合|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野战对白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成年av动漫网址|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纯流量卡能插随身wifi吗|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 大陆偷拍与自拍|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 伊人亚洲综合成人网|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我的亚洲天堂| 我的亚洲天堂|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av在线播放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 精品1|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费观| 黄色 视频免费看|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av卡一久久|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人妻系列 视频|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诱惑二区|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丝袜脚勾引网站|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内射|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果冻|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午夜91福利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性少妇av在线|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亚洲成人手机|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av在线app专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av一本久久久久|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av有码第一页|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av在线|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av一本久久久久|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人妻一区二区av|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午夜免费鲁丝|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国产麻豆69|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色网站视频免费|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国产97色在线日韩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免费看不卡的av|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久久人人97超碰香蕉20202|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麻豆av在线久日|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天堂8中文在线网|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看免费av毛片|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黄网站色视频无遮挡免费观看|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久久|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熟女电影av网|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多毛熟女@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午夜福利乱码中文字幕|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国产国语露脸激情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亚洲图色成人|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赤兔流量卡办理|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熟女av电影|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亚洲av福利一区| 9热在线视频观看99|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观看av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欧美精品.|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成人二区视频| 少妇的逼水好多|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午夜福利乱码中文字幕|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草综合色| 性色av一级|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超碰成人久久|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视色|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四区av| av在线老鸭窝|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999精品在线视频| 宅男免费午夜|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91国产中文字幕| 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a站|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av不卡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情色 制服丝袜| 久久狼人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videos熟女内射|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少妇 在线观看|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日日撸夜夜添|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性少妇av在线|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 一区精品|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少妇的逼水好多|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午夜激情av网站| 亚洲在久久综合| 色吧在线观看| 丝袜脚勾引网站|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蜜桃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少妇 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嫩草影院入口|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国产 一区精品|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videosex国产|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制服诱惑二区|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观看av在线不卡|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另类精品久久|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男人舔女人的私密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麻豆网|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福利一区|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久久97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福利片|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a 毛片基地|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大香蕉久久网|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另类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