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一個教學研討活動,主題為“用好新教材的優(yōu)勢資源發(fā)展復合思維”。本次活動屬于省前瞻性教改項目。本人作為鹽城市濱??h界牌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有幸參加了這一次活動,學習了二年級《狐貍分奶酪》,四年級《王戎不取道旁李》,六年級《少年閏土》計3個年級共6課時課堂教學,聽了省特級教師彭小艷老師的《用好新教材的優(yōu)勢資源,發(fā)展復合思維》的講座,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學語文,就是學做人”,這是我國著名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給我們留下的至理名言?!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教育過程中,應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學的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愛美的情趣,發(fā)展健康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質,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價值觀?!表n愈強調:“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閱讀經(jīng)典文章,就是和大師對話,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社會閱歷有限,不能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學生體會蘊含在文中的深沉含義。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的陳霞老師和濱??h界牌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的朱迎娣老師,都執(zhí)教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上冊短篇文言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兩位老師都充分關注文言文的朗讀指導,讀出古文的韻味。聯(lián)系并總結理解古文中字義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說出“此必苦李”的原因,體會王戎的善于觀察,獨立思考。朱迎娣老師在課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中,設置了一個問題:“你覺得王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他身上,你學到了什么?”深入淺出,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孩子們思考討論后,得出結論:不要盲目相信別人的言論和觀點,要善于觀察,獨立思考。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健康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文道合一”是語文學科教育的主要特點之一,編寫進入教材的篇目都是“文質兼美”的典范文章,這一特點,決定了語文教育必須把學科知識教學和思想德育有機地結合進行,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事時,進行德育滲透。有位作家也曾經(jīng)說過,優(yōu)秀的作品往往有打動人心的“亮點”?!逗偡帜汤摇芬晃牡牧咙c,就是讓學生在充滿童趣的故事中體會狐貍的狡猾,并領悟為人處事不斤斤計較,相信自己的朋友。由泰州市醫(yī)藥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的季瑩老師執(zhí)教的《狐貍分奶酪》,課堂充滿了笑聲,孩子們在快樂地學習,敢于表現(xiàn)自我,樂于積極發(fā)言。袁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問題:小熊兄弟為什么沒有吃到奶酪?應該怎么做才好?學生在積極地思考,快樂地交流以后,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感悟出了“同伴之間斤斤計較,就會讓別有用心的人有機可乘”的道理。
教育是一個過程,教學活動只有把結果變成一個過程,才能把知識變?yōu)橹腔?。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快樂,還是痛苦,是提升,還是創(chuàng)造,這全由教師來掌握,并適時進行引導。來自濱??h東坎中心小學的徐銳利老師,在教學《少年閏土》一課時,充分結合圖畫,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學生各抒己見,想象豐富,閏土的形象赫然浮現(xiàn)于我這個聽課老師的眼前,給在課堂上的每一個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在教學中,徐老師引導學生緊緊抓住閏土的語言,來體會他勇敢、能干、活潑可愛的特點,體會作者和閏土之間濃濃的友情,同時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熱愛農(nóng)村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文以載道”,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材料是十分豐富的。沒有語文,德育像是沒有綠葉的枯枝;沒有德育,語文也只是干涸的河床。語文中有德育,但語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語文只能是滲透德育。語文教師,也需要在課堂內外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接受人生觀、道德觀、理想前途觀、生死觀、榮辱觀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讓他們逐漸完善、成熟、深沉起來,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盡一份綿薄之力。這也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378850033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