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議論文寫作一般都有材料、題目、要求和具體情境的限制,如果沒有針對性,必將會造成偏題甚至離題。無論是高考閱卷還是平時的作文批改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學生議論文寫作存在的一些通?。旱谝?,忽略寫作的出發(fā)點,忽視題目材料,導致立意毫無來由;第二,沒有明確寫作目的,不按指令和要求行事,導致行文不知所向、論題飄忽不定;第三,不太重視議論的落腳點,導致議論空泛、無的放矢。如此種種表現(xiàn),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缺乏寫作針對性。
針對材料信息,概括提煉論題
近年來,高考作文和平時模擬訓練的作文大多是材料作文,無論是文字材料還是圖畫材料,都是寫作的出發(fā)點。在議論文開頭部分,考生有必要對材料信息進行概括,并從中提煉出論題。論題是議論的對象,從概括材料到提煉論題,需要界定概念的基本范圍,明確概念的基本內(nèi)涵。針對材料信息提出論題,是凸顯寫作價值的基本前提。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古人常以比喻說明對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礎、方法、路徑、目標及其關系等。如漢代揚雄就曾以射箭為喻,他說:“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后發(fā),發(fā)必中矣?!贝笠馐牵灰粩嗉訌娦摒B(yǎng),端正思想,并將“義”作為確定的目標,再付諸行動,就能實現(xiàn)理想。
上述材料能給追求理想的當代青年以啟示,請結合你對自身發(fā)展的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這道題目中,題目的核心詞是“追求理想”,材料已經(jīng)明確給出可闡述的分論點,包括追求理想的基礎、方法、路徑和目標,考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取其中一點或幾點展開論述,明確作文的論點,如追求理想必須要目標明確,有知識文化、能力素養(yǎng)、實踐精神、百折不撓、堅定執(zhí)著、敢于承擔、勇于創(chuàng)新等精神品質。結合“當代”“青年”兩個關鍵詞,以及自身發(fā)展,思考當代社會的特點,青年人的擔當和責任,自身發(fā)展和國家、民族整體發(fā)展的關系,然后就此展開論述。明確立意后,考生首先要明確論點是什么,再思考作文的寫作思路和結構,如從理想是什么、為什么以此為理想、怎么實現(xiàn)這幾點展開論述。同時可結合建黨百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等時代特點,從青年的責任、青年的擔當、青年的理想追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發(fā)展作拓展延伸。以百年前追求理想的青年學子為例證,深入闡述今天的青年如何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理想。這樣,這篇議論文的寫作就必定有了針對性。
針對題目要求,遵從任務指令
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往往通過近乎真實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設定明確的寫作任務,同時,對題目也或多或少地設置了一些限定性要求。這決定了寫作必須具有針對性,包括情境、讀者、文體等。所以,考生作文時必須做到有對象感、有針對性地寫作。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后浪”,在當前大致是指90后、00后。這一代人多為獨生子女,曾讓人覺得“不著調”“太叛逆”,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奮不顧身,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昂罄恕背袚鹆藲v史賦予他們的責任和使命,已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希望一代”。
“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边@是“前浪”對“后浪”的感嘆。時代的大潮滾滾向前,激蕩的浪花屬于每一個有夢想、有勇氣、有擔當?shù)那嗄辍?/p>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寫作。
①讀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②“五四”青年節(jié),校團委將舉辦以“時代青年,奮斗擔當”為主題的演講活動,請寫一篇演講稿,分享你的感悟與思考。
③以青年學生的身份給“前浪”寫一封信,表達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寫作這道作文題,我們必須做好情境分析和任務分析。
1.情境分析。題目的背景情境是“后浪”勇?lián)熑?,成了這個偉大時代的“希望一代”。任務②的場景情境是“五四”青年節(jié),在校團委舉辦的以“時代青年,奮斗擔當”為主題的演講活動上演講。任務③的場景情境是以青年學生的身份給“前浪”寫信。
2.任務分析。任務①要求結合材料寫體驗與思考,對此考生要扣住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青年與時代的關系進行寫作。任務②的文體為演講稿,演講者為青年學生,演講對象為全校師生。寫演講稿要注意演講詞的特點,要富有感召力。任務③的文體為書信,寫信者為青年學生,寫信對象是“前浪”。寫書信要注重交流性,同時又要注意固定的格式,要熱情、自然、貼切、有禮貌。
在此基礎上,我們要針對要求、遵從指令寫作。
針對論點,緊扣時代脈搏
“文章合為時而著”,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與閱卷強調考生關注時代、思考社會、感悟人生,呼喚議論文的現(xiàn)實針對性。為此,我們首先要保持對時代熱點和社會生活的高度關注,積極思考分析當下各種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時時刻刻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積累和運用素材,既要善于選擇緊扣時代脈搏、關涉當下生活的相關素材進行議論分析,還要注意結合中學生實際和自身感悟來寫,努力做到現(xiàn)實性和針對性的統(tǒng)一。考生要使凝聚在論點中的道理具體地呈現(xiàn)出來,隨著對論據(jù)的層層剖析,論點也就漸趨顯明。論據(jù)與論點始終要保持統(tǒng)一,如果論據(jù)證明不了論點,那么這些論據(jù)充其量只不過是幾件裝飾品而已,將會缺少針對性。
庚子鼠年,疫魔肆虐,吾輩青年,挺身而出,白衣執(zhí)甲,逆行出征,保證了人民的安全,這,是有為;洪水漫天,青年解放軍星夜奔赴,聚沙成塔,擋住了洪水繼續(xù)侵入的腳步,救人民于水火之中,這,也是有為。吾輩少年,當繼承他們的偉大精神,為國家、為黨、為人民挺身而出。
但在當下“躺平”盛行之際,一些青年人紛紛效仿,也變得無所事事,無所作為。他們高舉“躺平即是正義”的大旗,維持一種所謂“自由”的狀態(tài)。但是,躺下的地方不會一直平著,作為這個大有可為時代的青年人,你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攥緊拳頭,挺直腰板,蓄勢等待,等到一個機會,狠狠地揮向生活,你才能真正“自由”。躺平,可以看作是暫時的休息,但,請不要一直躺平,生活還有詩和遠方在等著你。站起來,奔向遠方,這,也是有為。
——2021年高考四川佳作《吾輩青年當有為》
解析:
在這個文段中,考生聯(lián)系當下,針對社會現(xiàn)實,結合熱點素材展開分析議論,充分闡明了真正的“有為”不是“躺平”,而是為國家和人民挺身而出,非常有針對性。
【王學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