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靚靚
左讀范文
毽子里的銅錢
每回聞到巷子里飄來烤山薯的香味,我就會想起幾十年前家鄉(xiāng)那位賣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雙黑漆漆的手,和心里兩枚亮晶晶的銅錢。
那時,我大約十歲吧。有一天,我在院子里踢毽子,賣烤山薯的來了。聞到那股子香噴噴的味道,好想吃啊!身上明明沒有錢,卻伸著脖子問:“老伯伯,幾個銅板一個?”(那個時代,還用銅板呢,一枚銀角子換三個銅板,一塊銀元換三百個銅板)老人沒多說,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個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說:“給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剝開了皮,萬分珍惜地吃起來。
隔壁的二嬸走過來了,她挑了幾個大的烤山薯,稱一稱,正好要十個銅板。二嬸說:“算九個銅板吧,我手里只有九個?!崩先苏f:“不行啊,我要虧本啦?!倍鹫f:“下回補你就是了?!闭f完她就捧著烤山薯回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著她家那扇門,我呢,愣愣地望著老人。他滿臉的皺紋很深很深,很不快樂的樣子,我心里說不出的難過,只想代二嬸給他一個銅板,但是身上真的沒有錢??纯词掷锍粤艘话氲目旧绞?,我結結巴巴地說:“老伯伯,我也沒給錢呢?!?/p>
老人笑了,他說:“小孩子嘛,送給你吃的?!?/p>
我越發(fā)覺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兩個銅錢兒。只是兩個銅錢呀,怎么抵得過一個銅板呢?但我還是急急忙忙撕開毽子的包布,挖出兩枚亮晶晶嶄新的銅錢,遞到老人手心里說:“老伯伯,給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馬上把銅錢放回我的口袋,摸摸我的頭說:“小姑娘,我怎么會拿你的錢呢?不過你的好心腸,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彼謴暮娓桌锶〕鲆粋€小山薯給我說:“再給你一個。”
我搖搖頭不肯接,他卻把烤山薯塞進我的口袋,向我笑著擺擺手,推著烘缸走了。望著他微微駝著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丟失了什么東西。
銅錢在口袋里丁丁當當?shù)仨懼?,伸手一摸,它們在烤山薯旁邊,也熱烘烘的。我捏著撕破的毽子,回到書房,把剛才的事告訴老師。老師仔細地聽著,面露微笑。
我問老師:“二嬸是不是應當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銅板再補給他呢?”
老師想了想說:“我想她會補給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興你舍得把毽子里的兩枚銅錢剝出來給他?!?/p>
我說:“我那時心里很難過,覺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p>
老師說:“不要難過,你有這份心就好了。做小販的,櫛風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你長大以后,要格外體諒他們?!?/p>
老師溫和的聲音,幾十年來時常響在我耳邊。賣烤山薯老人滿臉的風霜、謙卑的笑容和佝僂的背影,也時常浮現(xiàn)在我眼前。他沒有接受我的銅錢,卻接納了我的心意。他給我白吃了兩個熱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遠感到溫暖在心中。
(作者琦君,選自《萬象》2018年第13期,有刪改)
右寫作文
鄰里溫情
◎黃歆怡
那是一個下雪天,刺骨的寒風暴躁地拍打著玻璃窗,仿佛要從門縫、窗縫強行鉆進屋子。我輕哈一口氣,白霧頓時彌漫開來,在眼前氤氳。室外的寒氣把人直接堵在了屋子里,這樣的天氣我實在不敢出門,只得在家裹得嚴嚴實實。
在這樣的一個雪天,我們這棟樓居然停水了!一想到這冷得像冰窖一樣的家里竟斷了熱水,我陷入了無限沮喪中。無奈,我拎著水桶下了樓,一步三滑、小心翼翼地走到對面的公共水龍頭那里去打水。好不容易拎回一桶水,我累得坐在沙發(fā)上大口喘著粗氣。
“咚咚咚”,門外突然傳來一陣輕輕的踢門聲,開門一看,一張熟悉的臉出現(xiàn)在我眼前——只見鄰居奶奶正佝僂著腰,吃力地端著一盆水站在我家門口,她花白的頭發(fā)被雪打濕,幾綹發(fā)絲緊緊貼在她滿是皺紋的臉頰上。奶奶用她那雙慈愛的眼睛望著我說:“孩子,剛看你去打水,你爸爸出差不在家,你咋不找我呢?下雪天地滑,你一個人去打水多危險呀!”我趕忙接過老奶奶手中的水盆,連聲道謝,她笑了笑,擺擺手說:“下次有事就來我家,別跟我們客氣啊,你爸爸平時也經常幫我們老兩口呢!鄰里之間不就該互幫互助嘛!”她邊說邊扶著樓梯扶手顫巍巍地下樓去了??粗棠痰谋秤?,我心里不禁升起一股暖意,這個雪天好像也沒那么冷了。
過了幾天,爸爸出差回來,我趕緊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從爸爸口中得知,鄰居奶奶和爺爺?shù)暮⒆佣疾辉谒麄兩磉?,爸爸偶爾會幫他們提重物,有時還會幫他們修家電。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兩位老人家年紀大了,生活不便,鄰里之間互相照顧是應該的,遠親不如近鄰嘛……”
爸爸的話語在我耳邊回響,想想城市里的我們,朝而往,暮而歸,人們都住在高高的樓房里,被城市冰冷的鋼筋混凝土包裹著,一扇扇厚重的防盜門也把人心隔開了,鄰里間大多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越發(fā)遠了。其實,這一盆水、一次舉手之勞,不就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嗎?正可謂:鄰里溫情暖人心啊!
(安徽銅陵市第二中學)
點評
本文人物描寫細致生動,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老人送水時的動作、老人的外貌和“我”細膩的心理活動,展現(xiàn)了鄰居奶奶的和善溫暖和“我”內心的感動與感激之情。本文從一件小事寫起,表達了鄰里間的溫情。鄰居奶奶的一個舉動溫暖了“我”的心,讓冬天不再寒冷。文末爸爸的話讓“我”明白了“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升華了作文主旨。
亮點借鑒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本文寫出了老人和“我”之間的真誠互動,老人心地善良、滿懷謙卑、慈祥純樸的形象也深入人心,這份醇美的人情值得回味。
我們在寫作時該如何寫好人物,讓人物形象立起來呢?我們可以學習以下幾點:
1.細致觀察,抓住細節(jié)。
要想把人物寫活,首先要學會仔細觀察,觀察某人在某事件中的一系列表現(xiàn),這就需要同學們靈活運用人物描寫方法,即人物的肖像、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描寫。如本文在寫老人給“我”烤山薯時,用了“笑呵呵”一詞,運用神態(tài)描寫寫出了老人的慈眉善目;“放回我的口袋”“摸摸我的頭”“把烤山薯塞進我的口袋,向我笑著擺擺手,推著烘缸走了”這一系列動作描寫,以及“給你吃”“送給你吃的”“再給你一個”這一系列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人的善良純樸。文中還適時穿插肖像描寫,如“滿臉的皺紋很深很深”“微微駝著的背脊”等,把人物形象刻進了讀者心里。
在人物描寫中,細節(jié)刻畫尤為重要。關鍵時可將鏡頭聚焦于某個點,定格畫面,于細雕慢刻中識人物、見真情。
2.巧設對比,凸顯精神。
本文中隔壁二嬸“戲份”雖少,形象卻深入人心。她“挑了幾個大的”以及和老人討價還價的情節(jié),都展現(xiàn)出她貪小便宜的俗氣,為后文老人委屈、失落的心理作鋪墊,并在對比中凸顯出老人的純樸善良。
3.以小見大,突出主旨。
本文通過“銅錢”“山薯”等極其普通的小事物引出“人性美”這一大主題。“我”拆掉毽子,想把微不足道的兩枚銅錢給老人。這毽子里的不僅是兩枚普通的銅錢,還蘊含著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我”心底的那份善良,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那份真誠和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