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豆苗兒們,我們都知道,在墻壁上亂寫亂畫是一種非常不文明的行為。可是在古代,經(jīng)常有人專門在墻壁上寫詩,人們給這類詩起了一個名字——題壁詩。也許你會問,古代詩人為什么喜歡把詩寫在墻壁上呀?其實(shí),這也算是“公開發(fā)表”的一種形式。你想啊,寫在墻壁上的詩,是不是更容易被來來往往的人看到,更有利于流傳呀?題壁詩在唐宋時期尤為盛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rèn)識一首非常有名的題壁詩。
北宋大文學(xué)家蘇軾從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調(diào)到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工作,途經(jīng)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時,準(zhǔn)備與為他送行的幾個朋友一同游覽廬山。
廬山景色秀美,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游覽,并留下詩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那首《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蘇軾游廬山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在廬山的各個寺院里傳開了。僧人們聽說大名鼎鼎的蘇軾來了,都非常高興。
廬山真是太美了!橫著看過去,是一道道起伏綿延的山嶺;側(cè)著看過去,又是一座座高聳入云的山峰。蘇軾不由得感嘆道:“站在山里是看不完整的,要想看清楚廬山的真實(shí)面目,只能到山外去?。 ?/p>
不知不覺,蘇軾一行人來到了西林寺。寺里的僧人趕緊迎上前去,對蘇軾說:“蘇大人,一早就聽說您要來廬山游覽,您能不能在我們寺院的墻壁上題寫一首詩呢?”
“好啊!”蘇軾欣然同意了。
蘇軾大筆一揮,在西林寺的墻壁上寫道——
? ? ? ? ? ? ? ? ? ?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 ? ? ? ? ? ? ? ? ?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 ? ? ? ? ? ? ? ? ? 不識廬山真面目,
? ? ? ? ? ? ? ? ? ? 只緣身在此山中。
因?yàn)檫@首詩題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所以取名《題西林壁》。這首詩深受人們喜愛,一直流傳到今天。人們喜歡這首詩,不僅是因?yàn)樗枥L了廬山的美景,更重要的是這首詩蘊(yùn)含著一個深刻的哲理——要想弄清楚一件事情,身處其中往往是不行的,必須置身其外才可以。豆苗兒們,讓我來考考你們,有一句古語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你們知道是哪一句嗎?
(答案: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