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飛
摘要:目的:針對糖尿病護理干預中使用全程健康教育臨床效果展開研究,并探討其臨床價值。方法:將70例2019.8-2021.4期間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納為本次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抽簽的分組原則將其均分為試驗組、對比組,兩組患者納入例數(shù)一致,即35例。前組使用全程健康教育、后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對二者護理干預效果做出比較分析。結果:試驗組干預后各項健康知識掌握評分結果均較對比組顯著更高,P<0.05。結論:將全程健康教育應用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中,能夠顯著提升其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適合普及使用。
關鍵詞: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糖尿病患者于臨床中十分多見,其在患病后需要接受長時間的藥物治療,確保其血糖水平能夠維持在穩(wěn)定狀態(tài),但若沒有控制好其血糖指標,則會帶來較多不利影響,甚至會有多種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繼而降低其生活質量[1]。尤其是很多患者缺少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繼而產(chǎn)生依從性不佳的問題。面對這一現(xiàn)狀,需采取科學的護理干預手段,以提升患者預后效果。本文則主要針對全程健康教育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展開分析與研究,并對70例2019.8-2021.4因糖尿病來院接受醫(yī)治的患者展開對比分析,相關數(shù)據(jù)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跨度在2019.8到2021.4之間,研究對象總計70例,為此階段來院接受醫(yī)治的糖尿病患者,按照隨機抽簽分組法將其均分兩組(即試驗組、對比組),每組均35例。試驗組男性共有與19例、女性共有16例,平均年齡(54.18±3.51)歲;(4.87±0.99)年為平均病程。對比組男性共有與20例、女性共有15例,平均年齡(54.14±3.49)歲;(4.92±0.92)年為平均病程。對比一般資料顯示P>0.05,可以比較。
1.2方法
以常規(guī)方法對對比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包括評估病情,指導遵醫(yī)囑用藥等。
以全程健康教育方法對試驗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包括如下幾點內容:(1)門診干預:對患者患病前情況、自我保健知識掌握情況、日常飲食習慣等充分詢問與了解,并為其建立護理檔案,同時將疾病相關預防措施以及容易誘發(fā)的不良事件進行詳細講解,提升其認知度。(2)住院干預:患者入院治療后,為其發(fā)放有關疾病的健康知識手冊,其中主要包括疾病類型、常見臨床癥狀表現(xiàn)等,進一步提升患者認知度,同時以病房內健康宣教等方式確?;颊吣軌驅ψ陨砣粘o嬍匙⒁馐马棾浞至私?,并端正規(guī)范用藥的態(tài)度。另為其正確演示如何注射胰島素及正確的血糖監(jiān)測步驟,確保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良好提升。(3)出院干預:出院前,將相關護理注意事項與患者家屬詳細告知,并叮囑患者需要按時做好病情監(jiān)測工作,同時以電話隨訪的方式為其解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疑問,確保出院后遵醫(yī)行為保持在良好狀態(tài)。另外還可為患者定期舉辦有關糖尿病相關健康知識的專家講座,邀請本人及家屬共同參與其中。
1.3觀察指標
于干預前、干預后分別對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展開統(tǒng)計分析,其內容主要包括疾病知識、飲食知識、運動知識、血糖監(jiān)測,各項內容最高分值均為100分,分值高,表示其對應健康知識掌握效果越好。
1.4數(shù)據(jù)處理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系統(tǒng)SPSS21.0對研究數(shù)據(jù)展開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使用t檢驗、x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意義。
2結果
干預前二者比較差異不具有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于臨床中十分常見,為確保血糖水平可以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一般需通過藥物治療的方式,從而進一步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2]。不過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認知度差、遵醫(yī)行為不佳的問題,對其預后效果帶來不利。
面對這一問題,應當對采取科學的護理干預工作,但常規(guī)方法僅能夠圍繞患者病情發(fā)展展開相應的護理干預,因此總體應用效果并不理想。全程健康教育手段在實施的過程中,能夠在不同階段為患者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使之認知度不斷提升,對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同樣具有重要作用[3]。在本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在使用該方法以后,其疾病知識、飲食知識、運動知識、血糖監(jiān)測等健康知識掌握評分結果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意義。進一步分析原因可以發(fā)現(xiàn):在實施門診干預時,可以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并為其建立個性化健康護理檔案,從而方便后續(xù)護理工作的開展。在實施住院干預時,護理人員會以發(fā)放健康宣教、糾正飲食習慣、指導正確用藥等方式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并強化其遵醫(yī)行為,因而對其血糖水平控制同樣能夠帶來積極作用[4]。在實施出院干預時,可以以電話隨訪為主要的干預方式,保障患者在出院后遇到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錯誤生活行為能夠得到及時改正,再加上定期舉辦的專家講座,可進一步提升患者遵醫(yī)行為,因此整體應用效果更佳突出。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護理干預工作開展期間,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手段的臨床效果突出,值得進一步深入普及使用。
參考文獻:
[1]杜鳳蘭.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臨床效果[J]. 糖尿病天地,2020,17(6):7-8.
[2]翟瑩.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14):255-256,259.
[3]張曼曼. 糖尿病護理干預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應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0,17(10):192.
[4]陳紅萍.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干預中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1):93-94.
220250170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