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河南洛陽職業(yè)技術學院 河南洛陽 471822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吉祥文化,體現(xiàn)了中國人生活的熱情和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吉祥文化常在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中得到具體表現(xiàn),這其中也包括紫砂壺藝術。作為在當代有著較高知名度、傳播較為廣泛的藝術形式,紫砂壺藝術對傳承、弘揚吉祥文化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體現(xiàn)了紫砂壺藝術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情感價值。
“鴻運連連”是中國的吉祥話,更是每個中華兒女所渴求的。此件《鴻運連》紫砂壺就通過精美的藝術設計將這美好的吉祥寓意表達出來,力圖讓人們在感受壺藝高雅境界的同時接收到真誠的祝福。紫砂壺藝術“雅俗共賞”的品質在此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紫砂壺之所以能流傳百余年而不衰,在新的時代仍然能獲得人們的青睞,與其對人們普遍情感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鴻運”指大好的運氣,在漢語發(fā)音中,“鴻”與“紅”同音,除此之外,“紅”也是典型的中國吉祥色彩,所以在制作此壺時,創(chuàng)作者便選擇了燒制后能夠呈現(xiàn)出紅色的泥料來制壺,以此來表達作品的吉祥意蘊。
紅色是紫砂壺的代表色彩。紫砂壺的紅有其特色,那不是鮮艷、刺眼的紅色,而是更為醇厚和大氣的紅棕色,有著相當濃厚的中國古典韻味,這些都體現(xiàn)出紫砂泥的不同尋常。
均勻、濃厚的紅棕色包裹著整件作品,沒有任何顏色不均的地方,泥料中的鐵質因子在火的淬煉下“融化”了,那紅色如同由外向內滲透至壺中,使作品泥味更濃。作品的質感更加獨特,偏于紅潤的顏色一不小心就會顯得過于張揚,創(chuàng)作者首先保證泥料的細膩,使作品的表面能夠光滑、干凈,在此基礎上打造才有光澤感。壺體表面光澤柔和,有朦朧之美,更顯作品氣質之溫潤。紅潤的泥料色彩首先就能使人理解作品的主題,感受到美好的祝福和中國獨特的吉祥審美觀念。
中國人講究“大團圓”,凡事都追求一個圓滿、團圓、完美,所以圓形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一個幾何造型,大多數(shù)承載吉祥文化的藝術品通常也都有著圓圓的造型,此壺在造型設計上亦是如此。
此壺從筒面部分看是橢圓形的,整個壺腹部分向外展開,寬闊而有韌勁,如鵝卵石一般,十分耐看。筒身弧度明顯,線與面之間的結合有一股力量,體現(xiàn)出作品內部結構的挺括,有外柔內剛之感。壺蓋簡單,與壺身構成一個完整的壺體,外部的輪廓線條完整,簡約流暢,順手順心。
與突出的筒身相匹配,作品在高度上就要有所“犧牲”了,所以此壺是比較扁的,這也是作品的工藝難點。紫砂壺創(chuàng)作中以扁壺的制作難度最高,創(chuàng)作者要用一種叫作“泥拍子”的工具將壺體一點點拍扁,每拍一下都要十分有分寸,對于力量的控制要精準,否則極易導致制作失敗。
壺嘴短圓,環(huán)形把手弧度優(yōu)美,便于人手持。壺鈕的設計很是獨特,造型是圓形的,表面上帶有一圈一圈的紋線裝飾,象征“連連”,簡單卻足夠形象和有趣。
作品的造型設計處處以“圓”為綱領,創(chuàng)作者借此向人們送去了圓滿、團圓的美好祝福,讓人們從壺中處處能體會到“鴻運”,獲得心靈的極大滿足。
此壺中帶有裝飾設計,主要呈現(xiàn)在壺身正面與壺蓋上。在壺身上,可見邊緣圓潤且不規(guī)則的花片,與壺身明顯是兩側結構,有層次美和浮雕效果。在花片邊緣,有許多細碎的金色顆粒,燦若星河,使作品更加的閃耀和華麗。這一花片模仿的是蓮葉的造型,包裹在壺體上半部,為作品帶來了自然美效果。在壺身右側,有一只深綠色的小蝙蝠,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吉祥圖騰之一,因為“蝠”與“?!蓖?,所以蝙蝠便可象征幸福與福氣,采用這一裝飾更顯示出創(chuàng)作者的用心。
裝飾設計無疑能增強作品的藝術個性與吉祥寓意,更體現(xiàn)出紫砂壺裝飾工藝的獨特性。在蓮葉與蝙蝠的襯托下,作品“鴻運連連”的主題就呈現(xiàn)得更加具體了,且多了一份生動和活潑,讓整件作品充滿生氣,也體現(xiàn)著鴻運與福氣永遠不會斷絕,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稀薄,只會愈加深厚,顯示出紫砂壺藝術的活力與情感價值。
結語:紫砂壺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的“常青樹”,正因如此,用紫砂壺藝術來表達“鴻運連連”的吉祥寓意是再合適不過了。此壺做工精湛,花樣獨特,吉祥味濃,無論是對“鴻運”、“連連”還是祝福含義的表達均十分精當,在自然之美、工藝之美中盡顯紫砂壺藝術在傳承吉祥文化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