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第三中學 馮毛毛
復習課作為高中政治教學課程的重要類型,時間緊,任務重,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抓好復習課是高中政治教學整個環(huán)節(jié)的關鍵所在。高中政治教師要切實把握教學的實效性,明確復習任務的切入點和角度,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鼓勵學生及時予以課堂教學反饋,對學生的進步及時予以肯定的動態(tài)評價。教師同樣要關注與政治課程相關的時事熱點,拓寬學生的素材來源途徑,加強學生的課堂訓練,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讓學生掌握做題技巧,抓住重點得分點,規(guī)范答題,切實開展實戰(zhàn)演練,綜合提升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高中政治學科的知識點較多,考查角度也是多種多樣的,高中課政治課堂教學的展開很容易就成為刷題課或是單一的知識講解課,為了避免課堂教學內(nèi)容枯燥無味,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教師應該圍繞課程主題,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放松學生的學習壓力,達到期望的教學效果。
學生學科能力的提升重點在于基礎知識的穩(wěn)扎穩(wěn)打,只有學生有效掌握思想政治學科的基礎知識,掌握做題解題的基本技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切實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仔細分析政治學科的非選擇題設問,可以看到很多知識考查都會從基礎內(nèi)容的角度切入。高考雖然是一場選拔性考試,但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是十分重視的。高中政治教師在進行政治學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學生對課本基礎知識的理解和熟記,多角度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的系統(tǒng)框架,這樣在解答問題時才能踩點答題、思路清晰,快速提取出對應的基礎知識,切實提升做題效率和做題準確性。
對熱點實事的了解,是高中學生政治學習內(nèi)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思想政治習題的考查中,往往會與當下的時事、熱事、大事相結合,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豐富學習內(nèi)容,將課本知識與當下熱點素材相結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的知識往往更有活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更加認真。記住實時熱點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基本知識的掌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了解了大量的時事政治信息資料,又直觀理解了所學的基礎知識如何去運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理解素材,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去解釋實事材料,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高中政治課本的更新速度較慢,課本上的內(nèi)容往往是經(jīng)典例題,但是在時間上是有些滯后的,借助實時熱點豐富課本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熟悉當下的時政素材,在進行解題訓練時,對題目素材更好的理解,從而更加熟練的運用基礎知識。高考政治試題經(jīng)常會以熱點時政作為素材,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基礎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平常訓練中融入與時代相關的素材十分必要。
復習課程與新課講解相比較來說,更加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復習課學習時,要學會借助思維導圖來構建學習框架,用知識來豐富框架結構,將具體的知識點分清條理,按部就班進行歸類,方便學生在理解和運用過程中提綱挈領。在進行知識體系構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總結和歸納,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知識的記憶過程也是不同的,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模式構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首先教會學生如何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學習模式,構建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如基礎知識思維導圖,內(nèi)容較為詳細,涵蓋課本知識的每一個重點,方便學生在回憶和記憶時進行查找、背誦。解題思維導圖,內(nèi)容較為簡練,目的是幫助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明確解答思路,并不包含具體的概念,只將重點內(nèi)容的標題記錄下來。教師還可以倡導學生組成小組,共同搭建思維導圖,每個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都是不同的,組成小組進行學習可以提出更多的意見和思維切入點,同時切實照顧到組內(nèi)的每一個成員,提升學生的溝通協(xié)作能力和團結組織能力。與傳統(tǒng)的直觀記憶相比較,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換了一種角度看待所學的知識,化被動為主動,同時思維導圖具有整體性和聯(lián)系性的特點,能幫助學生提高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增強學生復習效率,通過對不同小組的思維導圖進行創(chuàng)新,還能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邏輯思維習慣。
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時關注學生的知識反饋。高中政治的教學內(nèi)容難度有所差異,學生在通過探索類比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要實時關注學生能力的差異性,為學生解答疑難和困惑。在復習課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對新知識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礎,但在深入學習和運用過程中仍會不斷出現(xiàn)新的疑問,對學習內(nèi)容保持疑問是學習興趣的基礎,教師可以篩選出在以往考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典型例題進行分析和教學,同時關注學生給予的反饋,做到緊跟學生學情,個性化實施教育。
在具體章節(jié)的復習過程中,教師不要只注重知識的理解和分析,在每個單元每一個課時都要精選典型的例題讓學生回答,實踐才能出真知,解答問題是一種逆向的思考過程,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提取和輸出。教師可以選取學校以往的考試題或是歷年各地模擬題和真題等對學生進行考查,考查的目的應是使學生理解做題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做題過程中的盲點,而不能一味追求做題的數(shù)量。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解題時,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疑問,找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困惑的共性和個性,從而實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知識在每一課都有不同的重難點,高中政治教師應對重點部分重點把握,對難點知識要詳細講解,政治非選擇題的題目設置具有階梯性難度,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應把握不同學生的基礎差異和能力差異,切實鍛煉學生在解答過程中的解答技巧。在簡答題和探究題中,很多學生在進行表述時經(jīng)常會使用錯誤或者不準確的語言,從而造成失分,教師可以從學生在解答典型例題過程中常用的表述策略入手,切實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表述,鼓勵學生重點記憶知識點,準確把握政治術語的使用,同時由于非主觀題的設問不同,因此答題切入點就不同,很多學生往往會在這一類題型中失分。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從具體的題目類型入手,引導學生分析非選擇題的設問是否限定了知識范圍,考查的是宏觀還是微觀,題目的類型是什么,想要學生表達的是建議還是觀念陳述?學生在做題過程中,要首先確立答題方向,進而明確答題思路,先看問題,后看材料,這樣就能更加具有針對性,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從而調(diào)動所學的知識,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遇到意義表述題目時,語言表達可以采用“有利于”“有益于”“有助于”;對影響力的題目,要注重從正反兩個方面對內(nèi)容進行評價,還可以采用對思想上的影響,對政治上的影響和對社會上的影響進行細節(jié)劃分;對概念表述或事件定義,要注重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去分析;評價類的題目更要注重辯證否定的思維,一分為二去看待問題。
非選擇題也稱為“主觀題”,教師在閱卷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學生如果想要在眾多試卷中脫穎而出,那么答題規(guī)范是必須注重的。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在平時解題訓練當中對學生的答題規(guī)范嚴格要求,學生在進行主觀題解答時要注重語言的邏輯性,標好知識點的序號,注重闡述的條理性和嚴謹性,答題術語要規(guī)范標準,字體要工整,卷面要整潔。學生在落筆前要組織好答案,不能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要注重思路展開的邏輯性,這時思維導圖訓練的重要性就體現(xiàn)出來了。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先寫重點,后進行分層次分條敘述,每個具體的要點要先進行概念闡述,聯(lián)系課本上的知識,之后再結合題目素材進行分析。根據(jù)題目的不同類型,通常有這樣幾種答題模式:歸納類的題目需要按照材料順序列出知識點,與課本內(nèi)容進行聯(lián)系;而演繹類的題目則剛好相反,需要根據(jù)課本上知識點的邏輯來組織答案,在答題過程中,要注意從多個角度進行答題,避免一個角度過于片面,對每一個知識點都要有涉及但不能空于表面,要對具體內(nèi)容進行深刻分析,在答題過程中,還應注意題目材料和知識點的緊密結合,做到一個知識點對應一個素材,避免出現(xiàn)漏掉關鍵點的情況。
規(guī)范的答題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需要學生在整個復習課程進行過程中,有始有終,持續(xù)開展,教師要圍繞具體主題提供恰當?shù)挠柧氼},對同一個內(nèi)容要有不同角度的訓練題,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提升學生的全面能力,不為知識點留下漏洞,教師還可以通過對高考題目進行改編、再創(chuàng)等,幫助學生進行多元練習,加深解題記憶。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模擬實戰(zhàn)演練,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答題,以此來訓練學生的解題速度和解題效率,幫助學生感受實戰(zhàn)考場上的緊張感,提升學生考試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zhì),使學生做到在考場上穩(wěn)定發(fā)揮。
在學生做題的基礎上,高中思想政治教師的評價反饋也要緊跟。教師在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要注意基于新課標高考改題的評分要求,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全面批改,切實根據(jù)踩分點進行評分,對學生持續(xù)保持一貫的嚴格要求,確保學生在做題時的嚴謹性。教師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測試,以此來檢驗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解題技巧的運用程度。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對成績突然發(fā)生變化的學生要格外關注,必要時可以進行面批,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能力和水平差異,不能以單一的標準衡量每一個學生,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題目難度動態(tài)改變對學生的分值要求,對成績有所進步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并在課堂上及時點名表揚,激發(fā)其對思想政治學習的信心,鼓勵的力量是超出想象的,任何一個學習程度的學生都希望獲得鼓勵,獲得教師的正向關注,因此,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揚,任何一個學生的進步都值得肯定。對成績下滑或成績不夠穩(wěn)定的學生來說,教師要注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針對題目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而不是針對個人提出建設性意見,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解題過程中的共性和差異,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做題之后的反思同樣十分關鍵,進步往往就是從失分點開始的。在每一次訓練或測試結束后,教師要在課堂上詳細講解不同學生在解答時容易出現(xiàn)的疏漏,為什么有些知識點明明提到了卻不得分,為什么寫了很多字卻得了低分,而有時候看似簡單的答案卻獲得了很高的分數(shù)。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標準答案,從而去領悟如何把握材料的關鍵詞,如何將材料和課本知識結合起來,如何根據(jù)設問反向調(diào)動所學知識,如何有條理地組織答案。經(jīng)過這一系列反思之后,學生還應該對自己的失誤進行總結,做到每寫一道題都收獲一份經(jīng)驗。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熟題生做,對同一背景素材的問題,對不同的角度進行設問,答案也各不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做到舉一反三都是學生應該討論和理解的問題。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注重系統(tǒng)性和結構性,在復習過程中面對龐大的知識點和任務量,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感到極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的過程中,要抓住課本的重點,做好基礎知識的反復排查,不漏掉每一個重點,結合經(jīng)典例題進行分析,組織學習小組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倡導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模式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思維導圖,從而便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提綱挈領,迅速想到相關的知識點并加以陳述。教師要注重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緊跟時事,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豐富實施素材,掌握精確的政治術語,做到正確表述。對練習題進行測試時,教師要盡量營造考場的氛圍,幫助學生適應答題時的壓力和緊張感,提高學生做題效率和做題速度。測試結束后,教師要根據(jù)改題標準對試卷進行踩點給分,使學生了解在答題過程中什么樣的試卷才是規(guī)范標準的,怎樣表述才能將知識點與材料緊密結合,抓住關鍵點。在反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及時予以恰當反饋,鼓勵學生多進行學習反思,從自己的失誤和不足中發(fā)現(xiàn)進步的關鍵,只有這樣系統(tǒng)地開展政治復習課,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綜合素養(yǎng)才能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