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征(北京十二中附屬實驗小學)
和,是中國古人的一種社會理想,是植根于東方文化的一種獨特價值追求。書法藝術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以漢字為載體,以中國精神為靈魂,以線條為造型語言,在變化中求統(tǒng)一,在統(tǒng)一中求變化,具有和諧統(tǒng)一的美感。
古人認為,書法練習有益于情緒調節(jié)。在當今社會,書法考驗的是練習者的形象記憶能力即對字帖中漢字的符號化特點和圖像感,這一點在臨摹作品時最能體現。學生將字帖中的漢字形象整合成人腦記憶,在紙張上呈現,反復去對比、反復去練習,最終達到字形穩(wěn)固、用筆靈動、線條豐富的藝術效果,這一過程離不開學生深入思考,眼睛專注凝神,手、腦、眼睛高度配合,這就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力和認真觀察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自我品格提升,健全人格。
在抗擊疫情期間,學校書法學科開展了“抗擊疫情 保護自然”的書法專題活動。同學們都熱情報名,有的寫“敬畏自然”,有的寫“保護動物”,有的寫“保護水源”,有的寫“垃圾分類”,還有的寫“綠化地球”……每一幅作品都經過學生的反復練習,仔細推敲,書寫態(tài)度非常端正。當書法創(chuàng)作和抗擊疫情相結合,有了責任擔當的意義驅動以后,他們以自己能參與為榮,都愿意潑墨揮毫,爭著用自己的才藝表達一份對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萬物生靈的關愛。
我們以今年的書法新教材歐體《九成宮醴泉銘》中的幾個字為例,其中就有很多避讓的矛盾處理,如橫畫很多的字——重,橫與橫分布均勻,但粗細、長短,甚至起收筆姿態(tài)各異;所,兩個撇分別用豎撇和撇兩種不同的方式處理,形成了空間上的避讓關系。我們可以抓住時機告訴學生,“書法的結構就像我們和他人相處一樣,要團結、包容、友愛、禮讓。在書法鑒賞課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領略書法作品中的布局之和諧美,感受“字劃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以當出?!睍ㄖ羞@種“和諧美”理念勢必會帶動學生更好地認識漢字的結體之美,提高審美力。
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活動的設計權、評價權、規(guī)則制定的權利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在過程中感悟規(guī)則、遵守規(guī)則、維護規(guī)則,培養(yǎng)自覺的道德約束力。在每一堂書法課中,讓學生有參與決策權,課堂不是教師發(fā)揮個人意識的場所,而是學生情感體驗的場所,比如知識點感悟、合作中的表現、傾聽習慣的表現、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等,均可作為評價參考。另外,作業(yè)的評價形式更為多樣,有自評、互評、小組評、全班評等等??傊?,一堂優(yōu)質的書法課,不僅僅依靠學生的書寫結果判斷,也要關注課堂過程中的其他元素。教師要嘗試通過書法教學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增強其秩序、公正意識,促進其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我校地處盧溝橋地區(qū),靠近宛平城。學校根據教師優(yōu)勢和地域特點,開設了“盧溝筆記”課程,并輻射到多個社團,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民族自豪感、責任擔當、問題解決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其中,書法社團取名為“和美書法社”,以“和平贊歌”為方向,以書寫和平詞句為內容,如惠風和暢、千里同風、和衷共濟、國泰民安、繁榮富強等四字成語。另外策劃“盧溝曉月”實踐活動課程,觀看盧溝橋上的美景,體會觀近水、望遠山、賞明月的和平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欣賞盧溝曉月東西兩塊石碑上的碑文內容和風格,找出不同書體的特點,感受字體間的差異性。通過“盧溝筆記”課程書法社團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增強了責任感,讓他們懂得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以史為鑒,一起維護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