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zy
在眾多比賽項目中,“最有分量”的項目非舉重莫屬。賽場上,健壯的運動員緊鎖牙關(guān),臉漲得通紅,用盡全身力氣將比自己體重還要沉兩倍以上的杠鈴舉過頭頂。想要在這個項目中取勝,靠的絕不是蠻力,爆發(fā)力、技巧和柔韌度都缺一不可。
人們?yōu)槭裁磿_始練習(xí)舉重這項運動?在沒有杠鈴、健身房的古代,大力士們又是怎樣練成的呢?
想當國君,先練舉重
在原始社會早期,人類在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中艱難度日,為了生存,他們常常需要移動沉重的石器、動物尸體,或者砸擊野獸進行自衛(wèi),這種時候,力量大的人往往更占優(yōu)勢,生存的概率也更高。
后來,隨著生產(chǎn)力進步,人們不用再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但為了爭奪物資和財富,不同部落、不同國家之間時常爆發(fā)戰(zhàn)爭。那時候士兵們使用的還是冷兵器,需要揮刀砍殺、拉弓射箭,兵器越重、需要的力量越大,殺傷力也就越高。想要贏得戰(zhàn)爭,得到更多資源和財富,力量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
在這樣的前提下,早期社會的統(tǒng)治者通常都有著“大力士”的人設(shè)。比如史書《帝王世紀》中說夏桀“力能伸鉤索鐵,手搏熊虎”,不僅能徒手斗黑熊猛虎,連鐵鉤子都能掰成直的;說商紂王能“倒曳九牛,撫梁易柱”,也就是可以倒拽九頭牛,還能扶住屋梁把支撐的柱子換掉。包括后來的西楚霸王項羽,也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壯士。
雖然有些描述十分夸張,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身體極限,但也從側(cè)面證明了,在當時的人們心中,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擁有強大力量的人,才有資格做一國之君。
就像如今人們在健身房里舉鐵增肌一樣,為了提高戰(zhàn)斗技能,古代將士們開始借助一些沉重的器械來練習(xí)力量,舉重運動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
古人舉重竟用門閂和大鍋
根據(jù)史書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流行的舉重方法是翹關(guān)和扛鼎。
“翹”就是翹舉,“關(guān)”是指城門,當時的城門需要靠木頭做的門閂來控制開合,所謂“翹關(guān)”就是將城門閂給舉起來。當時城門一般有十多米寬,木頭做的門閂至少也有幾十斤重。雖然和現(xiàn)代舉重比賽中動輒上百公斤的杠鈴相比好像不算什么,但翹關(guān)不是像現(xiàn)在的舉重一樣雙手握住門閂中間向上舉,而是單手握住門閂的一頭,把它端平舉起來,沒有強大的臂力是很難做到的。
比起翹關(guān),扛鼎就好理解多了。鼎最初是古人用來煮肉的大鍋,后來又成了祭祀神靈的禮器和王權(quán)的象征,大多用青銅制成,沉重厚實。中小型的鼎有上百斤重,而大型巨鼎的重量甚至超過千斤,當時扛鼎一般用的是中小型的鼎。
扛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鼎的兩個“耳朵”之間穿一根杠子,由兩個人一起把它拾起來;還有一種是單人挑戰(zhàn),雙手抓住鼎的雙耳,把鼎翻轉(zhuǎn)過來,鼎口向下,高舉在頭頂之上。
漢代時舉重練力的風(fēng)氣依然流行,許多皇室子弟都熱衷于舉鼎:一來可以向世人彰顯身份和權(quán)力,二來可以證明自己孔武有力、不容小覷。比如漢高祖劉邦的第七子劉長,《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就稱他“力能扛鼎”,還有漢武帝的兒子廣陵王劉胥,《漢書》中也有他“好倡樂逸游,力扛鼎”的描述。
既能考試,也能表演
到了唐代,舉重更加受到朝廷重視,甚至成了選拔將士的“必考題”之一。
唐太宗選拔禁軍的精銳隊伍“飛騎”時,就要求應(yīng)試者通過“翹關(guān)舉五”“負米五斛行三十步”等測試。武則天當上皇帝后,更是開創(chuàng)了“武舉”考試,選拔有武藝的人來統(tǒng)領(lǐng)軍隊,翹關(guān)和負重依然是其中的必考項目。于是,許多平民百姓都以舉重練力作為進身之路,一些舉重健將也開始在武舉中嶄露頭角。
《太平廣記》中記載了一個叫汪節(jié)的大力士。據(jù)說他有一次路過長安的東渭橋,看見橋邊有一座石獅子,說自己能把它提起來扔到一邊去,結(jié)果沒人相信他的話。于是他真的提起石獅子扔到幾米外的地方,圍觀群眾頓時傻眼了,紛紛過去嘗試,結(jié)果幾十個人都沒法把它搬動。一鳴驚人的汪節(jié)被舉薦加入了禁軍,還當上了神策將軍,十分受皇帝賞識。
從唐代開始,人們就不再像以前那樣用沉重的生活用品來練習(xí)舉重了,而是改用有標準尺寸的特制舉重器材。宋代以后,石制的舉重器材又取代了鐵器和木器。
因為石頭隨處都有,便于取材制造,還能做成各種形狀,方便好用還省錢,所以舉重運動也更廣泛地普及開來。宋代的娛樂場所瓦子中很快出現(xiàn)了秀力量的雜技表演,還有了專門表演舉重的藝人。石球、石墩、石鎖都是他們常用的器材,有拋、接、轉(zhuǎn)等各種玩法,既注重力量,也強調(diào)技巧。
不管是作為鍛煉項目,還是供人欣賞的雜技表演,舉重都以不同形式在歷史長河中存在著,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成為人類迎難而上、勇于挑戰(zhàn)極限的有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