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包錦澤 田逢博 徐生陽 謝藝瀟 馮雪瑩 吳 哲 玉 柱
(中國農業(yè)大學草業(yè)科學與技術學院,北京 100193)
玉米(Zea maysL.)屬禾本科玉米屬植物,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的飼料作物。玉米中75%的能量來源于淀粉,日糧中淀粉含量代表了其能量的大小。玉米中的淀粉和蛋白質等物質形成淀粉-蛋白質基質結構,瘤胃微生物利用相對困難,從而影響反芻動物對淀粉的消化率。青貯后的高濕玉米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可替代部分反芻動物日糧中的玉米粉。通過青貯可以把淀粉-蛋白質基質結構破壞,讓更多的瘤胃微生物接觸到淀粉顆粒,提高對淀粉的利用率,使青貯后的玉米淀粉消化率高于未青貯的玉米籽實,提高轉化效率,提高動物生產性能。在青貯過程中,使用添加劑有利于促進青貯飼料的發(fā)酵,改善發(fā)酵品質。布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是青貯中常用的乳酸菌,添加布氏乳桿菌在全株玉米青貯中可快速降低青貯飼料pH、減少營養(yǎng)物質損失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繁殖,提高青貯飼料品質。目前國內對高濕玉米青貯過程中的發(fā)酵品質、營養(yǎng)品質的變化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從高濕玉米青貯過程中的不同時間和添加布氏乳桿菌入手,探究發(fā)酵過程中pH、乳酸等有機酸類和淀粉等營養(yǎng)物質的變化,并通過總可消化養(yǎng)分、體外干物質消化率、產氣量等指標來分析高濕玉米青貯35 d的體外發(fā)酵性能,為高濕玉米青貯飼料在生產中應用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試驗所用材料為河北省某公司生產過程中破碎完成的高濕玉米(包括玉米籽實和玉米穗軸),玉米收獲時期為完熟期。選用乳酸菌添加劑為布氏乳桿菌,由中國農業(yè)大學草業(yè)科學與技術學院青貯實驗室篩選。
以破碎完成的高濕玉米為原料(M組),設置布氏乳桿菌添加組(LB 組)、對照組(CK 組)兩個處理組,LB組的布氏乳桿菌添加量為1×106CFU/g,溶于9 mL純化水中均勻噴灑在高濕玉米上,對照組添加等量純化水,充分混勻后進行裝填至1 L青貯罐中,裝填密度為900 kg/m3,含水量為40.92%,密封。每個處理設3 個重復,于發(fā)酵第1、3、7 d和35 d后開罐取樣分析。
1.3.1 發(fā)酵品質測定
發(fā)酵第1、3、7 d和35 d后進行開罐,每罐混合均勻后隨機取20 g 青貯料加入180 mL 純化水,用九陽榨汁機攪碎1 min,經四層紗布濾渣后用定性濾紙過濾得到浸出液。浸出液用來測定pH、有機酸和氨態(tài)氮(AN)。pH 采用METTLER TOLEDO 型pH 計測定,使用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青貯料的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采用苯酚-次氯酸鈉比色法測定AN。
1.3.2 營養(yǎng)品質測定
開罐后從青貯料中取150 g左右于烘箱中,65 ℃烘48 h,用來測定干物質(dry matter, DM)。將烘干后的青貯料粉碎過40目篩。
取青貯1、3、7 d 和35 d 的烘干過篩樣品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采用高氯酸水解-蒽酮比色法測定淀粉(Starch);采用凱式定氮法測定蛋白質(CP);采用AOAC法測定粗脂肪(EE)。
取青貯35 d的烘干過篩樣品采用Van Soest法測定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DF);采用Van Soest 法測定酸性洗滌木質素(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的含量;采用AOAC 法測定灰分(Ash)的含量;取烘干過篩后的原料及青貯樣品采用王菲(2016)的方法測定總可消化養(yǎng)分(total digestible nu?trient,TDN)。
TDN=96.447-0.110CP+0.988EE-0.799Ash-0.361NDF-0.161ADF-0.811ADL-0.083Starch
采用王瑩(2019)的方法測定體外干物質消化率(in vitro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IVDMD)與產氣量。
用Excel 2016 軟件對所測數(shù)據進行整理,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 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高濕玉米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見表1。
表1 高濕玉米營養(yǎng)成分(干物質基礎,%)
由表2 可知,青貯時間及添加劑分別對發(fā)酵后pH、LA、AA、AN 變化有顯著或極顯著影響(P<0.05 或0.01);青貯時間及添加劑互作對pH、AA 的變化有極顯著或顯著影響,對LA、AN 無顯著影響(P>0.05)。在各時間點均未檢測到BA。
表2 青貯時間及添加劑對高濕玉米青貯發(fā)酵品質的影響
青貯過程中,pH 呈現(xiàn)下降趨勢,LA、AA、PA、AN逐漸增加,添加布氏乳桿菌在青貯3 d 后顯著降低了pH并顯著提高了LA的含量(P<0.05)。
由表3可知,青貯時間及添加劑對WSC含量的變化分別有極顯著影響(P<0.01),青貯時間對EE 的含量有顯著影響(P<0.05),對CP和Starch的含量沒有顯著影響(P>0.05),添加劑及青貯時間互作對WSC含量變化有極顯著的影響(P<0.01),對CP、Starch 和EE 的含量沒有顯著影響(P>0.05)。
表3 青貯時間及添加劑對高濕玉米青貯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DM)
從表4 可以看出,添加布氏乳桿菌青貯35 d 后顯著降低了NDF、ADF 的含量(P<0.05),對Ash、ADL沒有顯著影響(P>0.05)。通過比較M 組(86.60%)、CK 組(86.96%)和LB 組(89.24%)的TDN 發(fā)現(xiàn),添加布氏乳桿菌青貯35 d 后的TDN 顯著高于CK 組和M組(P<0.05)。
表4 青貯35 d對高濕玉米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木質素、灰分及總可消化養(yǎng)分的影響
由圖1可知,就M組和CK組而言,兩組的IVDMD差異不顯著(P>0.05);對于M、CK 組和LB 組,添加布氏乳桿菌后的IVDMD 顯著高于M 組和CK 組(P<0.05)。由圖2 可知,體外產氣分為緩慢、快速和穩(wěn)定三個階段;M組總產氣量略高于CK組和LB組。
圖1 高濕玉米青貯35 d體外干物質消化率情況
圖2 高濕玉米青貯35 d體外產氣情況
pH 是評價青貯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pH 為4.1~4.3 的青貯飼料質量良好,pH 在3.9 以下的青貯飼料質量優(yōu)等。本研究中,兩種處理下的高濕玉米pH 在3.93 左右,青貯飼料質量較好,這可能與原料中發(fā)酵底物豐富且本身附著乳酸菌數(shù)量充足有關,這與羅攖寧等(2020)的研究結果相似。AA等有機酸含量同樣是反應發(fā)酵品質的指標之一。在發(fā)酵早期,產酸的速度是青貯產品高質高效生產的重要因素,CK組和LB組在發(fā)酵前7 d 中AA 含量顯著增加,導致pH 迅速降低,保證了高濕玉米青貯后的質量;布氏乳桿菌在發(fā)酵過程中會產生AA,AA 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從青貯3 d到35 d,AA的含量增多有利于后期青貯飼料的貯藏。BA含量和AN也是評估發(fā)酵品質的重要指標;BA 由梭菌活動產生,當青貯飼料pH 較高時,會促進梭菌的生長同時降解乳酸產生臭味,降低青貯品質,AN的高低代表蛋白質的分解情況;通常情況下BA含量應低于1%,AN應小于10%。本試驗中,CK組和LB組的AN含量較低,整個發(fā)酵期間均未檢測到BA。分析原因可能是pH 低抑制梭菌、CP 分解酶的活性,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AA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繁殖。從發(fā)酵品質看,CK 組與LB 組均有較好的發(fā)酵品質,LB 組的高濕玉米pH更快降到4.2以下,且產酸效率高、AN低,發(fā)酵品質佳。
WSC 是發(fā)酵過程中乳酸菌的重要底物,充足的WSC是提高青貯成功率、獲得高質量青貯產品的關鍵因素。在本研究中,原料的高DM保證了WSC含量充足,添加布氏乳桿菌對WSC含量的降低有顯著影響,說明布氏乳桿菌及時將WSC 轉化為LA 等產物。淀粉是高濕玉米中最主要的營養(yǎng)物質,其含量決定玉米青貯飼料的質量高低。本研究中,隨著青貯天數(shù)的增加,CK 組和LB 組對淀粉含量影響不顯著,主要營養(yǎng)物質流失少;青貯后淀粉含量略微提高,可能是因為在青貯過程中部分成分被降解,而淀粉損失較少,使淀粉在DM 中占比提高。高濕玉米青貯可以保留大部分營養(yǎng)物質,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品質。飼料營養(yǎng)成分含量是反映飼料品質的直接指標,通過化學成分可以直接評定飼料品質的優(yōu)劣。在本研究中,M、CK、LB組的TND均在85%以上,可消化的營養(yǎng)成分含量較多;添加布氏乳桿菌的LB 組相較于CK 組和M 組提高了TND,可以獲得品質更優(yōu)的青貯飼料。
IVDMD 是衡量家畜對飼料消化能力的重要指標。產氣量是反映飼料總體可發(fā)酵程度的指標,取決于可發(fā)酵有機物含量和瘤胃微生物活力。本試驗中,M 組、CK 組和LB 組IVDMD 均達到了80%以上,這可能與高濕玉米中含有豐富的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有關。根據Hoffman 等(2011)的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青貯時間延長至240 d,高濕玉米中淀粉-蛋白質基質結構被顯著降解,淀粉消化率得以提高,但不同玉米品種降解程度不一,本研究中原料與對照組的IVDMD 沒有顯著差異,可能與青貯時間較短以及玉米品種有關。但添加布氏乳桿菌顯著提高了高濕玉米的IVDMD,分析原因是高濕玉米中含有一定量的纖維素,一般認為纖維素含量與IVDMD 呈負相關關系。而布氏乳桿菌能夠降解纖維素架構,其通過破壞纖維素之間的碳鏈,導致纖維素結構疏松,最終使得消化液與細胞內容物接觸更充分,提高了IVD?MD。根據前人研究結果,異型發(fā)酵菌劑的添加在不同程度上會抑制體外瘤胃發(fā)酵產氣,CK 組和LB 組的青貯高濕玉米產氣量略低于原料產氣量,可能是因為在發(fā)酵過程中產生了AA,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瘤胃微生物的活力。從體外發(fā)酵特性來看,高濕玉米青貯后總可消化養(yǎng)分含量較高,添加LB 進行青貯可以促進纖維素的降解并利于動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和利用。
①高濕玉米青貯后發(fā)酵品質較好,青貯飼料質量良好;添加布氏乳桿菌可提高LA 含量,降低AN、NDF和ADF含量,改善發(fā)酵品質和營養(yǎng)成分。
②添加布氏乳桿菌可有效增加高濕玉米青貯飼料的TDN和IVDMD,具較高飼喂價值。
③后續(xù)可開展高濕玉米青貯飼料的飼喂研究,探究其對反芻動物生產性能、消化吸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