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璇
山林月輝之間,獨我孑孓而立。仰觀遠山峰巒接青霄,霧靄皆繞頂。舉杯邀皓月,浮云掩清輝。廣袖攜夜風,融滿腹惆悵入酒,咽下每一滴喉間悲。
欲將高歌意躊躇,已過半醉。目光飄忽落于月影婆娑,恍惚憶起青衫白馬曾走一遭寒風刺骨的夜郎,蘸墨揮毫染白娟,橫轉豎折恣悲歡。
我記得,我還未醉。
自碎葉至蜀中,我走了二十四年。留名天地間,難于過蜀道!也曾劍斬春風,誓將孤勇賦天地。受薦于季真,安敢負故人,共輦至長安,彼繁華盛昌,夜幕千燈,鬧市喧嚷,宮墻肅穆。且逢勝友如云,意氣共相歡,把酒訴衷腸。
憶往昔與仲武、子美獵于大澤濕地。挽弓抽箭,揚鞭躍馬。羽箭破風,箭中而呼聲起,蹄聲愈遠愈疾,與嬉趣孩童無異。時而舞劍于山林,風掠竹葉,晨鐘未響徒蕭瑟。萬籟寂,穹廬將明忽暗,朗月隱云。我自翩然一身,衣袂掃枯葉簌然而響。抬腕提劍,足尖點地,乘風躍起,挽出一道劍花。劍鋒撥霧,引幾只驚鴻而西。酒宴天地日月,邀山川共仰。
我記得,我還未醉。
天寶元年,赴任翰林。烏紗官帽,一襲白衣。圣上召我于宮中,力士跪坐,垂首托筆于掌。我斜倚酒池臺邊,飲盡杯中酒。意氣風發(fā),而千萬人得見。朝拜者文武百官,皆祝天佑大唐。而我獨吟,“云想衣裳花想容”。爛醉于高臺之上,酒墨之中,卻問瑤臺月下,誰與我相逢?
我記得,我還未醉。
仍是萬家燈火地,安史亂起,彳亍五十四載,我與長安,繁華不再。
逢亂世,攜妻子南下至宣城,又向西南往廬山。觀百姓流離,冀匡復王朝之舊制,平叛定亂而還國之泰,國之泰已矣,則有民恒安。恨己身心有余而行無力,棲廬峰濃霧間,而未敢息報國之志。
永王李璘嘗三使士上山請與政,辟為幕僚佐。妻極力勸挽,出門強牽衣。奈胸中積志久,安肯旦暮而棄之。遂隨永王赴征。
從軍已而降,受誣為反賊。雖有筆下文章萬千,詔前一句難言清。至期年冬,判我獨往赴夜郎,與妻兒淚泣潯江邊。
我記得,我還未醉。
關中大旱聞赦令,滿目瘡痍行夔州。我辭白帝朝霞送,暮下江陵猿嘯歌。逸興遄飛,群山相讓,江風作渡,始為輕舟。怎奈鬢霜歲暮,欲將快意以寄景,何以逐之?
我記得,我還未醉。
踽踽獨行于世,論生平故人,早已去我萬里。偶有過路人問詢,問我將往何處,腰間烈酒純否,鞘中長劍又可曾弒人。溫酒澆于劍上,所問非所答。我言,莫問去來,我自踏遍一十四州。
我醉了。醉意攀上兩頰,于是支頤望月明。
舉杯豪飲萬千愁,將恣意揉碎入骨,風花雪月化為青盞玉樽,自顧黯了顏色。爐冷劍銹,紅泥陶土余燼散于風煙,龍泉劍刃鋒芒熄于長夜。
我老了,可偏就生了身折不斷的骨、抽不凈的筋。
笑嘆欲求一生明曠,卻羨瑤臺玉砌笙歌婉轉,桂殿蘭宮白鶴乘風,又因何于塵寰獨沾了滿身煙火氣。攬月入懷,清朗溫潤之姿氤氳于薄霧。倒無妨,入世出塵皆真我。打馬過黃昏青冢,舉杯邀關山朗月,且簪花放歌,以此寄暫生。旅驛客舍沽來的三杯兩盞淡酒,又如何鈍得了我的劍?
我老了。斑駁傲骨撐起僵冷頹然的皮肉,仗劍卻再挽不出一朵劍花。可只要我持筆,我便仍是長安最清朗的那輪月。
我是真的老了。林間葉落,暈開了青玉樽中那盞酒。濁酒與朗月間,隔著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