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雨萱
好天氣繞不開“玩”這個字,我和小伙伴們決定玩“老鷹捉小雞”!
我們通過“石頭剪刀布”選出了“老鷹”“雞媽媽”和“小雞”。在玩的過程中,“老鷹”需要不斷抓隊伍里的“小雞”,“雞媽媽”需要抵擋“老鷹”的攻擊,保護“小雞”,“小雞”需要配合“雞媽媽”,與“老鷹”斗智斗勇,阻止他的每一次進攻!
我排在“小雞”隊伍的倒數(shù)第二個。隨著“雞媽媽”一聲令下,對面的“老鷹”立刻擺出戰(zhàn)斗的架勢:雙臂展開,腿微微屈著,露出兇猛的表情?!半u媽媽”也張開雙臂,身體前傾,準備迎戰(zhàn)。
只見“老鷹”左腳向前一蹬,身體向左一扭,“雞媽媽”立刻帶著隊伍向左跑去。忽然,“老鷹”的雙腿提速,身體竟然向右一扭,憑借靈活的跑動,閃身來到隊伍最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伸出“鷹爪”,牢牢地抓住了隊尾的“小雞”。
我開始惶恐起來,因為現(xiàn)在我處于最危險的位置了。該怎么應對呢?當我還在愣神的時候,“老鷹”大喝一聲:“小心啦!”這次,“老鷹”更加狡猾,左右跑動,迷惑我們。就在他伸手時,我立刻將身體一扭,雙膝彎曲,向前一跳,雙手緊緊拉著前面“小雞”的衣袖,躲避了“老鷹”的魔爪。見自己撲了空,“老鷹”恨得牙癢癢。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再來,再來……”明媚的陽光下,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那次玩得可真高興呀!
妙解說
一次“老鷹捉小雞”游戲,卻讓大家玩得如此高興。各種動詞的靈活使用,讓我們看到了狡猾的“老鷹”,看到了機敏的“小雞”。在玩的過程中,孟同學的各種想法交織在一起,給“玩”增加了一分緊張感。動作多,文章就有活力;想法多,文章就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