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翯 宋長清 姚 軍
(蘇州新億泰建材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143)
我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約24億噸,資源化利用卻僅為1.2億噸,利用率為5%,遠低于歐美國家的90%[1]。近幾年我國加大了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力度,其中將建筑垃圾破碎成再生骨料應用于道路基層成為了熱點。但是再生骨料壓碎值大、吸水率高,再生骨料的干縮及疲勞性能變化較大,規(guī)律不明顯,因此一般的利用率僅為50%[2]。通過摻加纖維可以有效地改善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的干縮及疲勞性能。因此,本文主要對不同摻量下玄武巖纖維、聚丙烯纖維的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混合料的干縮及疲勞性能進行了試驗研究,分析了變化規(guī)律,從而為后續(xù)的工程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1)骨料。試驗再生骨料取自蘇州新億泰建材有限公司,由老舊房屋拆除后經過破碎而成,天然骨料來自安徽興源,經破碎篩分后,按照粒徑范圍分為粗、中、細三類,其中再生料粒徑為9.5~31.5mm(粗)、4.75~9.5mm(中)、0~4.75mm(細),天然料的粒徑為9.5~31.5mm(粗)、4.75~19.0mm(中)、0~4.75mm(細)。對六種再生骨料進行吸水率、壓碎值、針片狀含量等性能檢測,結果如表1。
表1 骨料性能檢測結果
(2)水泥。水泥為蘇州市售的天山牌P·042.5水泥,依據《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對水泥性能指標檢測結果如表2。
表2 水泥性能指標
(3)纖維。試驗所用的玄武巖纖維和聚丙烯纖維均為市售的標準纖維,其基礎性能檢測結果見表3。
表3 纖維基礎性能檢測結果
(1)再生骨料級配合成。根據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中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的推薦級配C-B-3,將三種再生骨料代替部分天然骨料,搭配天然粗骨料設計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材料級配,其中再生骨料占總質量的60%。采用的級配為再生細骨料∶再生中骨料∶再生粗骨料∶天然粗骨料=30∶25∶5∶40,合成級配如圖1所示。
圖1 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級配設計曲線
(2)擊實試驗。對設計的級配配比進行擊實試驗,水泥用量為4.5%,按照標準可以得出此級配下的最大干密度為2.016kg/m3,最佳含水量為6.32%。
試驗主要研究不同纖維摻量的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的干縮及疲勞性能,試件成型、養(yǎng)護和測試方法參考《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JTGE51-2009)。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中玄武巖纖維和聚丙烯纖維的摻量分別為0、3‰、6‰、9‰。疲勞性能試驗采用澳大利亞UTM-130型萬能試驗機,見圖2,選取0.7、0.75與0.8三組應力比進行,主要參數設置見表4。
圖2 疲勞試驗加載示意圖
表4 疲勞試驗參數設計
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在水分蒸發(fā)和水泥水化兩種作用下,水分不斷地減少而產生了收縮,干縮試驗就是通過測量干縮變化值來反應試件的收縮性。圖3和圖4表征了單一纖維摻量的干縮量變化規(guī)律。
由圖3可知,通過與未摻加纖維比較,摻加纖維可以明顯改善試件的抗收縮性能,玄武巖摻量為3‰時減少了16%,摻量為6‰時減少了24%,摻量為9‰減少了19%,試件的收縮量在第1d時變化在10μm以下,第2d到5d每日收縮量相對平穩(wěn),前3d收縮量占了7d收縮總量的40%。第6d變化較大,第7d時變化微小,纖維摻量的增加與改善試件收縮性能并不成正比,抗收縮性能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規(guī)律。摻量為6‰時在第7d的收縮量最小,僅為57μm,抗收縮性能最明顯,當摻量9‰時抗收縮性能相比于6‰下降,出現(xiàn)了拐點。圖4表現(xiàn)出了和圖3相同的規(guī)律,摻聚丙烯纖維的試件抗收縮性強于未摻加纖維的試件,隨著摻量從0增大到6‰再到9‰,抗收縮性能出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兩種6‰纖維摻量相比,玄武巖明顯優(yōu)于聚丙烯纖維。
圖3 摻玄武巖纖維再生碎石干縮變化圖
圖4 摻聚丙烯纖維再生碎石干縮變化圖
綜上分析,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由于水分蒸發(fā)和水泥水化兩種作用,混合料的水分會不斷地減少。由于水的減少而發(fā)生的毛細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間力的作用導致材料礦物晶體成凝膠體,而材料層間水及碳化收縮差會導致水穩(wěn)材料產生體積收縮[3]。隨著纖維摻量的增加,試件的抗收縮性并沒有不斷增大,而是出現(xiàn)了拐點。這是因為纖維具有較大的柔性,而水泥穩(wěn)定碎石是半剛性材料,適量的纖維可有效減小收縮,但是過多的纖維會使水泥穩(wěn)定碎石內提供粘結作用的面積減小,收縮增大[4]。
根據《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T0856-2009,疲勞試驗結果見圖5和圖6。
圖5 不同種類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疲勞次數
從圖5中可以看出,8種再生骨料中,在不用的應力比條件下,與全天然骨料試件相比,添加6‰玄武巖纖維的試件抗疲勞次數最高,接近全天然骨料試件,其次是同比例的聚丙烯纖維試件。圖6顯示,在三種應力比下對比同一類纖維摻量,6‰纖維摻量時,聚丙烯纖維抗疲勞次數均小于玄武巖纖維,0.70、0.75、0.80三種應力比分別下降了5%、3%、3%。隨著纖維摻量的增加,6類試件疲勞次數都呈現(xiàn)出了先增大后減小的規(guī)律,在纖維摻量為6‰時出現(xiàn)了拐點,表現(xiàn)出了和干縮試驗相同的規(guī)律。
圖6 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疲勞次數隨纖維摻量變化圖
綜上分析,纖維帶有一定的延性,在彎曲破壞過程中,因為纖維的摻入,可以延緩了塑性裂縫的產生,能夠在混凝土開裂后起到抑制裂縫發(fā)展的作用[5]。但纖維比水泥穩(wěn)定碎石混合料彈性模量小,受力不同步,影響到均勻性和和其他性能,只有在受到極大應力時才會發(fā)揮作用[6],所以摻量增加性能反而有所下降。
通過對玄武巖纖維和聚丙烯纖維摻量3‰、6‰、9‰的試件進行干縮和疲勞試驗,得出摻加纖維可有效改善水泥穩(wěn)定再生碎石的收縮和抗疲勞性能,尤以摻量為6‰玄武巖纖維改善效果最佳,兩種纖維在摻量為6‰時出現(xiàn)拐點,干縮和疲勞特性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