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作軍
5 月21 日早晨,起來打開微信,跳出幾個字:人生最好是小滿。幾個字一入眼,一種溫潤的感覺便溢滿心懷。
前幾日,寧夏下了幾陣子雨,雨過天晴,陽光便笑意盈盈地馱著小滿來到人間。熏風溫潤,由漸漸延長的天光牽引著,拉長了黃昏與黎明。此時節(jié),在老家葉盛地三村,惠農(nóng)渠的水應該漸漸滿了,小麥開始灌漿飽滿,微風吹起層層麥浪,空氣里流溢著麥子淡淡的甜味。此時節(jié),天氣剛好,既有夏日熱情,又有春的清涼。風景也剛好,綠了杏子紅了桑葚,青秀園的牡丹也開得正好。小滿過后,氣候溫潤如酥,早晚十分適于戶外活動。
前幾天,在朋友的工作室看到一幅畫,題款便是《小滿》。兩個人在枯樹之下談天,頭頂有幾朵野花探出頭,隨著風,滾來滾去。山風徐徐,草木明亮,他們都說些什么?時間太久,空間太遠,已經(jīng)聽不清了。畫面很好地詮釋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p>
小滿是一個非常有農(nóng)時意義的節(jié)氣,如“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等。記得小時候,小滿前后是父親最為忙碌的時候。人誤地一季,地誤人一年,人誤人一生,這就是父親簡單的道理。所以小滿一到,父親按捺不住了,起早趕晚,清理溝渠、磨好鐮刀、拾掇農(nóng)具……后來父親進了城,也依然保持著過去的老習慣,每到小滿前后總是將憶江南小區(qū)一樓門前的菜田打理得平平整整的,在不到一分田的園子里栽種了辣椒、茄子、西紅柿、黃瓜、蠶豆、眉豆,韭菜、南瓜等好多種蔬菜,甚至還有這個季節(jié)必吃的苦苦菜。
小滿有三候,其中一候便是食苦菜。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小滿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時節(jié),苦菜是被人們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吨軙罚盒M之日苦菜秀。《詩經(jīng)》: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嗫嗖吮椴既珖?,醫(y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陜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
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yǎng)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苦菜沒有桃李的花朵嬌艷,沒有玫瑰月季芬芳,散發(fā)著頑強的生命力,在老家地三的田間、溝坡、草地、路旁、河岸、樹林等隨處可見它那堅強可愛的身影。
記得小時候,母親隔三差五就給我們做苦苦菜。她先將苦苦菜放進鍋里焯一下水(去掉部分苦味)。焯完水后將苦苦菜撈出瀝水,然后將涼開水倒進苦苦菜里,泡上半小時,進一步去掉苦味,將新鮮的蒜瓣搗成泥備用,將泡好的苦苦菜撈出,擠干水分把蒜泥放在苦苦菜上。然后用黃米湯將苦苦菜腌成黃色,味道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我們兄妹幾個很喜歡。母親還給我們講關于苦菜的故事,影響最為深刻的是王寶釧,她為了活命,足足吃了十八年的苦菜,最后才等回了薛平貴。吃著苦菜,聽著關于苦菜的故事,原本沉悶的鄉(xiāng)村生活也變得云淡風輕起來。
小滿時節(jié),還有三鮮:桑葚、黃瓜和蒜。這里面我最喜歡的是桑葚。老宅有一株高大的桑樹,樹干圓而光滑,樹冠像傘。每年小滿前后,桑樹的枝枝葉葉間星星點點開出似花非花的東西,很快就能見到果實,這就是桑葚。起初,桑葚是青綠色的,接著是綠白色,然后是淡紅、深紅、紫紅,最后是油光锃亮的烏墨,這樣桑葚才算熟透。桑葚尚未熟透,樹上已經(jīng)十分熱鬧了。斑鳩、麻雀,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鳥,一群一群的,嘰嘰喳喳,上躥下跳,一邊品嘗美食,一面載歌載舞??吹轿覀冞@些小孩爬上樹,也不飛走,而是跳到附近的樹枝上繼續(xù)它們的盛宴。
桑樹上的天空,熱鬧又遼闊。爬桑樹摘桑葚是我童年里最快樂的事,紫紅多汁的桑葚,輕咬一口,那是夏天最美的味道。后來,上漢語言文學課時,在《詩經(jīng)·衛(wèi)風·氓》里看到“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這樣的句子,就仿佛看到老宅的那株桑葚樹,還有樹上翻飛起舞的鳥雀。
細心的人也許會發(fā)現(xiàn),二十四節(jié)氣很多是相對的,比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小滿照理對應的是大滿,可是并沒有這個節(jié)氣,小滿之后是芒種。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中庸之道,忌諱“太滿”“大滿”,有“物盈則虧”“物極必反”的說法。古文“滿”字是一張洋洋得意的四方笑臉,一種躊躇滿志、功成名就的滿足。古人對“滿”字的理解獨特:地大而不耕種曰土滿;眾聚而不疏導曰人滿;兵威而不克制曰武滿。由此可見,滿這個字并不全是褒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