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東方市第一小學 柳重蘭
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對閱讀的重視,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中設置了“與大人一起讀吧”“快樂讀書吧”等欄目。語文教材中設置的這些欄目,不僅在指向?qū)W生的整本書閱讀,還在指向共讀—親子閱讀和師生共讀。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師生有效共讀,就成了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在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之后,形成了師生共讀的基本固定模式:薦讀—自讀—交流—開展讀書活動。
薦讀有兩個較為突出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方向,減少學生在“書?!敝惺肿銦o措的茫然,從而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書籍,提升學生的閱讀品味。二是通過有趣的薦讀方式來引起學生對某本書的關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確定推薦讀物?;谝陨蟽蓚€薦讀的目的,教師在薦讀環(huán)節(jié)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要向?qū)W生推薦什么樣的讀物。教師要推薦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哪些課外書呢?筆者認為推薦讀物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推薦一些語言淺顯易懂,文風幽默有趣,故事情節(jié)吸引人的書。老師在閱讀方法的指導上,最首要的是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如果我們一開始給學生推薦的書難懂乏味、沒意思,那學生就無法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可能還會因此而喪失對閱讀的期待,甚至喪失了閱讀的興趣。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投其所好,推薦一些語言淺顯易懂,文風幽默有趣,故事情節(jié)吸引人的書,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到輕松快樂,然后才能慢慢地把學生引到酷愛閱讀的路上,使學生沉浸在自主閱讀的幸福之中。一旦學生愛上了閱讀,教師薦讀的最基本的任務也就圓滿完成了。
第二,要推薦內(nèi)容與時俱進,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比較貼近的書。如果是一個有豐富閱讀經(jīng)驗的人,什么樣題材的作品讀者都可沉浸其中,文學作品的時空隔閡不會影響讀者的朗讀熱情,但我們要薦讀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的心智還遠遠無法理解更遠的生活。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推薦一些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相接近的書,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才會興致盎然地讀下去。等到學生豐富閱讀體驗之后,學生自然而然會由此及彼,慢慢把自己的閱讀面擴展開去。
第三,要推薦思想健康,活潑向上的書。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學生的閱讀過程,其實也是自己認識世界認清自我的一個過程,在無數(shù)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會逐步形成。所以,學生讀什么樣的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所以教師在推薦讀物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要更注重所薦書目思想內(nèi)容的健康向上。
第四,要推薦經(jīng)典作品。為什么小學生要閱讀經(jīng)典?作家余華曾這樣寫道:“經(jīng)典作品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反復閱讀,每一次的閱讀都會使我們本來狹窄和貧乏的人生變得寬廣和豐富,或者說使我們的心靈變得寬廣和豐富?!苯?jīng)典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是因為它有著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無論哪一個時代的人,無論生活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從中汲取到健康的養(yǎng)料,讓人的精神世界豐盈而向上。每一部經(jīng)典作品都扎根在人類精神生活的至深土壤之中,正因為如此,才能夠使不同時代閱讀者心靈中抽出新芽。學生的人生和心靈要變得更寬廣和豐富,只有通過閱讀,所以師生一起共讀經(jīng)典,重塑經(jīng)典魅力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要適當推薦一些科學類的書籍。適當讀些科學類的書,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自然科學有一些基本了解,還可以從小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結合以上薦讀的基本原則,筆者整理出了一份高年級薦讀書目供廣大教師參考,如表1(見下文)。
表1 小學高年級薦讀書目(部分)
2.設計薦讀方式。確認了薦讀的書目之后,就要精心設計薦讀的方式。薦讀課其實也是語文課的一種類型,它跟習作指導課、閱讀課一樣,也需要精心設計。而設計薦讀課的指導思想是一定要能吸引學生,一定要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老師所薦書目的興趣。說白了,薦讀就是要讓學生自覺自愿地拿起書來讀。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講書中一兩個很有趣的故事,比如要推薦《魯濱遜漂流記》,就講一講魯濱遜救下星期五的過程和他與星期五之間的趣事,然后告訴孩子們,書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如果想知道就去讀一讀《魯濱遜漂流記》。也可通過講述書中某個人物的精彩瞬間吸引學生興趣,比如要介紹《我的媽媽是精靈》,就這樣說:“有一個小女孩,名叫陳淼淼,一天,她的媽媽無意中喝了一口酒,就全身變成藍色了,后來,她的爸爸告訴她……爸爸會告訴陳淼淼什么呢?她的媽媽后來怎么樣了呢?你們想知道的話就去讀一讀《我的媽媽是精靈》這本書吧。”當然了,我們也可以向?qū)W生介紹推薦書目的價值或作者的一些軼事……總之,薦讀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要交換著用,力求每次都新鮮有趣,吸引學生。
要讀的書目推薦好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被充分激發(fā)了,接下來師生之間就可以開始自主閱讀了。
為了讓學生的閱讀不漫無目的,也為了保證學生的真實閱讀,每次開始閱讀前,可以給學生發(fā)一張“閱讀存折”,如表2。
表2 我的閱讀存折之——《 》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學生閱讀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之所以這么設計閱讀存折,是為了讓學生意識到在他們的閱讀過程中從始至終都有教師的參與,從而讓學生確確實實把閱讀當成一件重要的事去做,而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
老師在布置閱讀時,要求學生每次閱讀完后都按表2把自己讀書的信息記錄下來,并整理收藏,每個學期結束后,大家來比一比,誰的“存折”最豐厚,誰就是班里的“銀行家”。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有目的地去讀,有動力地去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本書讀完之后,要及時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學生可以借助自己的“閱讀存折”,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個片段,也可以說說自己讀了這本書之后的收獲。而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老師不必作壁上觀,可以加入學生熱烈的討論當中,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他們閱讀過程中的一員,學生是在平等地與老師交流自己的收獲,這個時候,老師就像朋友,學生會更愿意打開心扉。比如在讀完《湯姆·索亞歷險記》之后,我們師生之間是這樣交流的:
師:有一個孩子,他是一個頂厲害的粉刷工,波莉姨媽讓他利用周末刷圍墻,他不僅刷了,而且還認真細致地刷了一層又一層。這個孩子是——
生:湯姆·索亞!
師:這個頂厲害的刷墻工到底是怎么把圍墻刷好的呢?
生:是別的孩子幫他刷的。
師:都有哪些孩子幫他刷墻了呢?
生:本·羅杰、比利·費謝爾、約翰尼·米勒……
師:湯姆·索亞最開始本來想讓誰幫他刷墻?
生:吉姆。
師:他用什么方法來引誘吉姆?
生1:利誘。
生2:補充:給吉姆一個又大又白的石頭彈子。
生3:再補充:外加給吉姆看看他那只腫了的腳指頭。(生大笑)
師:湯姆·索亞利誘成功了嗎?
生:沒有。被波莉姨媽破壞了。
師:你覺得湯姆·索亞用來引誘吉姆的計策怎樣?
生:很好。
師:很好嗎?如果跟他接下來的絕妙主意比,哪個更好呢?
生:后面的更好。(學生開如活躍起來)
師:為什么更好?
生:他不僅成功讓別的孩子幫他刷了墻,而且還由一個一貧如洗的孩子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闊佬。
師:你們認為湯姆·索亞在引誘這些孩子時用了三十六計中的哪些計策?
生1:對本·羅杰是欲擒故縱。(生大笑)
生2:我覺得還用了無中生有。(生又大笑)
生3:也可以說用了以逸待勞或笑里藏刀。
生4:連環(huán)計。(生又大笑)
師:你們?yōu)槭裁创笮Γ?/p>
生1:湯姆·索亞實在是太聰明了。
生2:湯姆·索亞太能裝了。
生3:本·羅杰實在是太傻了。幫別人干活還倒貼一個蘋果。(生又大笑)
師:(笑)我也覺得是有點傻。傻的還有誰?
生:比利·費謝爾、約翰尼·米勒。
師:只有這兩個嗎?
生:還有很多呢。
師:看著湯姆·索亞和孩子們的這一場場交易,你想到了哪個歇后語?
生1: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生2: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師:所以你們還認為這些孩子傻嗎?他們?yōu)槭裁磿袭斈兀?/p>
生:(若有所悟)。
師:老師不認為這些孩子傻,因為他們其實是在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這些快樂比他們失去的玩意兒要重要得多。
生開始安靜思索老師的話。
師:我們來清點一下,這半天交易下來,湯姆·索亞的戰(zhàn)果。
生:(笑)圍墻被刷了三遍,一個蘋果,一個完好的風箏……
師:到現(xiàn)在為止,你們覺得湯姆·索亞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生1:很聰明。
生2:有點壞。
生3:太卑鄙了。
……
師:你們的意見統(tǒng)統(tǒng)可以保留。至于湯姆·索亞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孩子,我們下次再一起交流。
一場簡單的讀書交流,在無意當中,就有可能是一次心靈的交談,師生之間思想火花會激烈碰撞,在這樣的潛移默化當中,學生的價值觀可以潤物細無聲地悄悄拔節(jié)。
閱讀可以開展的活動很多。比如可以開展“我是朗讀者”活動,請每個孩子讀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書的內(nèi)容,讓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有聲的情感,閱讀給人帶來的思想熏陶、藝術熏陶就會加倍生成。再比如可以開展“我最愛的人物形象”展示會,讓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的信息(包括文字、圖片等),專門開一場展示會,通過交流,把書中“死”的人物形象說“活”,讓這些人物形象根植于孩子的心靈,成為自己的偶像。而這些分享展示的過程,其實又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推薦會,或許又會有許多孩子會因為同學的介紹而愛上另一本書,去讀另一本書。精彩的活動不勝枚舉,大家可依實際情況而定。只要是能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活動,我們都不妨試一試。
總之,師生共讀是閱讀教學中的必修課,今日筆者所述關于師生共讀的一些模式尚在不斷摸索之中,在共讀的方式方法上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但所謂“教無定法”,無論我們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都應該明確師生共讀才是教人閱讀的正道。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有了老師加入的閱讀,學生的閱讀之路必定會走得更加穩(wěn)當,更加寬闊,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