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琦勇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曲礦,山西 古交 030200)
作為投產(chǎn)接近40周年的老礦井,西曲礦副平硐有效服務年限[1]越來越短。近10年以來,副平硐受古窯水破壞,巷幫淋水嚴重,經(jīng)相關地質部門估算,涌水量最大約600 m3/h。為提高副平硐的服務年限,急需采用堵水治理工藝對淋水區(qū)域止水。為達到安全標準化礦井[2]的要求,需引入防塵漆亮化工藝。
西曲礦副平硐于198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礦井副平硐長596 m,主要負責運人、運料。礦井通風方法為抽出式,通風方式為分區(qū)混合式。五個進風井兩個回風井,礦井總進風量21 317 m3/min。主要進風井5個,副平峒為其中一個,風量5919 m3/min。礦井無集中主、副水倉,南、北翼大巷都向副平峒方向傾斜,坡度3‰。礦井排水主要是采、掘工作面涌水經(jīng)水泵抽出或自然流出,再經(jīng)斜坡水溝流至大巷983 m水平(下山采掘時采用水泵將涌水抽至大巷),井下水自流至副平硐口排出地面。副平硐基本參數(shù)見表1。副平硐平面圖如圖1,副平硐斷面圖如圖2。
圖1 副平硐平面圖
圖2 副平硐斷面圖(mm)
表1 副平硐基本參數(shù)
西曲礦副平硐口往里至40#橫擔200 m范圍內局部淋水,約三到五處全斷面淋水滲水片區(qū)需要堵水引流[3-4],造成巷幫風化、混凝土層空鼓、砌碹巷道失效等問題。進入冬季后,巷道幫部容易結冰,軌道結冰嚴重,對運人、運料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每天都需要人工清理冰,勞動強度高,缺乏安全性。為此必須采取堵水治理技術對該區(qū)域進行堵水。
(1)副平硐200 m的巷道內濕幫、滲水、滴水、淋水現(xiàn)象嚴重,由于橫擔鋼梁長時間的銹蝕,兩幫長時間淋水浸泡,表面損毀嚴重。因此,首先需要確定出水范圍,然后針對不同的出水量作出不同的治理思路。最后根據(jù)副平硐巡查記錄表,平均淋水量小于100 m3/h的區(qū)域需要堵水,平均淋水量大于100 m3/h的區(qū)域需要做集中引流。需要堵的范圍有:第2#~5#橫擔、第11#~15#橫擔、第18#~19#橫擔。需要集中引流的范圍有:第32#橫擔周圍5~6 m淋水較大,第20#橫擔7~8 m范圍,第6#~10#橫擔20 m范圍兩幫淋水較大。
(2)巷道兩幫墻裙雖然做過1.2 m高的抹灰上漆處理,但是大部分已經(jīng)開裂、空鼓、離層,需要敲幫問頂,整體鏟除清理重新整形。
(3)部分巷道整體噴涂覆蓋過沙土白粉料,表面較為疏散易脫落的地方,需要鏟除。
(1)注漿設備。提前準備Ф19 mm的壓風管及出料管,選用 ZBQ-27/1.5 煤礦用氣動注漿泵DV6風動攪漿桶各一臺,注漿泵的最大排漿壓力為3.2 MPa,額定流量為30 L/min。
(2)確定注漿參數(shù)。根據(jù)以往淋水水壓及圍巖穩(wěn)定性,確定注漿壓力不大于5 MPa,注漿材料選用速凝水泥基漿液、普通水泥漿液,根據(jù)淋水量的不同選定采用雙漿液或者單漿液。
(3)注漿孔布置。首先,在副平硐出水區(qū)域往四周擴散2~3 m范圍開始打孔,橫豎排距1 m,孔深3 m,下管0.5 m,漿液滲透半徑0.5 m。鉆孔布置示意圖如圖3所示。然后,利用水泥注漿的方式在壁后注漿,通過充填、固結,滲水區(qū)域壁后形成一道擋水密閉墻,從而使圍巖的整體性得到提高,巖體的承載能力得以充分發(fā)揮,巷道圍巖的應力環(huán)境得以實現(xiàn)平衡。出水量較大處或裂隙較多以雙液漿為主,滲水輕微處或外擴區(qū)域以單液漿為主,泥砂巖不成形區(qū)域補注堵水特種材料固結成形。
圖3 鉆孔布置示意圖(m)
(4)淋水周圍壁后注漿加固后開槽埋管作引流疏導,引流管用110 mm或75 mm白色PVC管路外加防凍保溫棉套,聯(lián)孔排布,形成較為漂亮的掛壁管路,根據(jù)出水量的大小采取聯(lián)排或是單管引流。
(1)堵水治理工程施工后,采用高壓沖洗機沖洗整體巷道,包括兩幫、拱頂、管路管線,清除表面粉塵、浮碴。
(2)清理整形捆扎管線,上提副平硐口右手幫的管線,清除切割兩幫的廢舊金屬片頭。
(3)基層處理:噴漿抹灰整形,抹灰找平高度到橫擔往上200~300 mm處,待風干后,整體清掃除塵。
(4)底涂施工:在基層面上均勻刮涂樹脂材料(配少量砂漿),使其與基層面完全滲透粘接,形成具有一定粘性的底層。
(5)中涂施工:等待底涂層固化之后,把調配好的外墻防水膩子層材料刮涂在底層上面,進一步填補底層上不平整的小凹坑。
(6)面涂施工:中涂層固化后,再進行一次全面的研磨,讓中涂基面保持平整和光滑,待其平整之后要清掃除塵,然后把面涂的材料(防塵烤磁漆)調配攪拌,均勻涂在中涂層上面,形成一道防塵自流平表層,滿足了標準化副平硐建設的要求。
副平硐堵水治理標準化工程于2021年7月25日開始施工,2021年8月8日結束。經(jīng)過三周監(jiān)測,巷道表面平整度完好,無淋水現(xiàn)象,且亮化效果良好,切實解決了巷幫風化、混凝土層空鼓、砌碹巷道失效等問題,具有良好的安全及經(jīng)濟效益。
通過在副平硐采取堵水治理標準化工藝,解決了巷道長期因淋水帶來的一系列安全隱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安全標準化礦井安全的要求,提高了副平硐服務年限,為該礦其他井筒或大巷的堵水治理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