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文
摘要:在信息時代發(fā)展的形勢和背景下,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社會對信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而在我國基礎教育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學校要傳遞給社會的信息技術人才,必須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針對這一點,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全面認識每一個學生、倡導主動學習、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多個方面,系統(tǒng)地分析了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提升;小學信息化;課堂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課堂是學校教學的基本單元和組織形式,是教師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能否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影響到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因此,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個教師的基本任務和重要目標。身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順應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重視度,積極推進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最終實現(xiàn)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一、全面認識每一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改變過去“一刀切”的觀念和方法,實行分層教學模式。第一,教師要充分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在此基礎上科學地劃分優(yōu)、中、差,教師應根據(jù)學生水平設定分層教學的目標,提出差異教學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要有針對性、目標性,使全體學生適應不同的需要,共同發(fā)展和進步。
例如,在教授《規(guī)劃布局網(wǎng)上家園》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在word內(nèi)插入表格并進行編輯,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編輯表格在FrontPage中插入表格,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調(diào)查研究,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制定教學計劃,設置合理的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網(wǎng)絡制作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此外,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也會特別照顧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為其設置基礎知識鞏固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
二、倡導主動學習,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中最基本的一種,它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緒、心理等都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還涉及到教育過程、質(zhì)量和效果。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善于將濃烈的情感傳達給每一個學生,盡量用真誠、友善的語言,與他們交流、溝通,真正了解他們內(nèi)心真實的思想,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慢慢地進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在此基礎上,筆者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自由的課堂教學氣氛,從內(nèi)心深處推動學生對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全心投入信息技術的學習。
比如,很多時候,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遞,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導致了師生關系緊張,而且在小學階段,學生普遍非常重視師生關系,與教師之間關系融洽,學生上課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所以,提倡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此外,筆者還在每一堂課上設置了互動式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個性特點,增進師生感情,掌握了這一基礎之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逐漸高漲。
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鞏固教學成果
科學性、合理性的評價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學習信心,為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有效性提供動力和保證。為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堅持客觀公正的評價原則,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嘗試用多角度的定量評價法,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學生們鼓勵和贊美,讓他們從某種程度上得到激勵,具有很強的自信和主動性,切實推動課堂教學的達成和實現(xiàn)。
比如,在講授《如何將作品保存為圖片》這一知識時,為了鞏固學生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教學中設置了一個評價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狀態(tài)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次評價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了明顯的提高,也讓學生感受到了良好的學習體驗。
四、要引用更豐富的課程資源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為了讓學生實現(xiàn)更大的提高、發(fā)展、進步,同時要把更加豐富的課程資源納入其中,讓學生以此完成自我的超越。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幫助學生更好地面向自己的發(fā)展,就要讓學生拓展自己的眼界,并且能以課內(nèi)知識為圓心,去拓展自己的學習能力,更加深刻地懂得信息技術領域內(nèi)的相關知識,同時要通過使用課程資源去激活本人的創(chuàng)造力。小學生不能在信息技術課程上容易自滿自足,而是要用盡自己的熱力和能力,去完成學習任務和探索任務,并且能在探索之后,建立起完整嚴密的知識體系,讓本人化解知識障礙,攻克學習難題,實現(xiàn)本人的顯著突破。
總之,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的基本目標,也是新課改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每一名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都應該在科學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注重認識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要在課堂上全面認識每一個學生、倡導主動學習、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等策略,促進課堂變革,創(chuàng)新,最后達到提高小學信息化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輝.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51.
[2]李玉偉.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落實[J].華夏教師,2017(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