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若琪
春天使人困倦。早晨的鬧鐘已響過多時,我頭腦混沌,從床上爬起,向窗外看去。二十一樓的窗外,原本是沒有一絲雜質(zhì)的藍色天空,此時卻飄著點點的白雪。哦,不是白雪,它們來自樓下地面上的柳樹,是柳絮。它們憑著風在空中翻滾、向上。此時,我頭腦清醒過來,才意識到此時已是春夏之交,樓下樹木的綠色已經(jīng)變深。這番平常的景色,竟使我內(nèi)心溫暖起來。春天喚起了我對真實世界的感受。
兩年前,我每天拍下樓旁一棵柳樹的照片,記錄它的成長。二月時,它還只見枯枝不見葉;在三月,它的成長是爆發(fā)式的,幾天時間枝干上的綠色就從點變成了面;再后來,那些綠色又由淺變深,接著就到了要飄絮的時候。我見證了一棵樹的成長。我是一名高二學生,高考的倒計時鐘聲已經(jīng)敲響,我每天忙得都抬不起頭。我有時候會疑惑,這樣忙忙碌碌的在忙什么,收獲了些什么。這時就會想起這棵樹,如果我不拍照去記錄它,我就看不見它的成長、它的變化。
上學的路上,我經(jīng)常觀察乘坐地鐵的人。今天在地鐵站內(nèi),我聽著耳機里節(jié)奏強勁的歌,見到兩位年輕女孩,她們快速地比畫著手勢。我本來以為這又是喜歡獵奇的年輕人從手機短視頻中學來的新奇玩法,再仔細觀察,才發(fā)現(xiàn)她們比畫的是手語。其中一位走進地鐵站內(nèi)的店鋪,用手機付了錢,很快兩人手上各拿了一串關(guān)東煮,摘下口罩,開心地吃著。這時,我便看到原來是兩位長相清秀而又精心打扮過的女孩,臉上洋溢著屬于青春的快樂。
我差點錯過了欣賞這份快樂,錯過這份真實,如果我繼續(xù)保持原來的誤解的話。年輕的我們,總是沉迷于學習、書籍和游戲,用難以解釋的哲學悖論與心理學原理困擾自己,產(chǎn)生超脫人世的不真實感,甚至是“我是否存在”的疑惑。時常聽到班上“精通”黑格爾教育論的同學談論當代教育應有的模樣,因現(xiàn)實而憤怒。我在親自做了生物課本中的扦插生根實驗后,才知道月季扦插發(fā)根的艱難,現(xiàn)實的殘酷在于大多數(shù)的成功都需要毅力與長期付出才能獲得,它不是游戲通關(guān)時的即刻反饋和獎賞。理論來自于世界現(xiàn)象的總結(jié),但它不是真實世界本身。
如果要問我青春應當是怎樣的?我會說,青春應當是真實的,真實地去觀察,真實地去經(jīng)歷,真實地去成長,就像一棵樹那樣。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小蘑菇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