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春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6-
引言
高中語文教材中選編的課文以短章或節(jié)選文章為主,與新課標推薦閱讀的整本書要求有出入,因而在使用統(tǒng)編教材的時候,教師應該對照新課標,通過開展學習任務群的方式,組織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的研討,彌補傳統(tǒng)單篇閱讀教學的不足,提升高中生的語言建構能力和審美鑒賞水平。
一、“精讀”閱讀法
學生積極主動預習是“精讀”的基礎和前提。學生的預習是在教師指導前通讀整本書,了解小說的一個整體脈絡,查閱小說中自己不認識的生字生詞。在完成基礎性學習任務后,要嘗試解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并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收獲付諸筆墨,記錄下來,待教師指導環(huán)節(jié)時一起討論。在熟悉一部小說的閱讀方法后,可參讀相關的作品。除了“精讀”小說三要素以外,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分析小說中的敘述者、敘述視角、敘述時序的藝術處理,了解小說是如何“講故事”的。敘述者不同,敘述角度的切換以及敘述時序的剪裁所帶來的藝術效果就全然不同。如錢鐘書《圍城》中敘述視角的運用就獨具匠心,作者多重視角地綜合運用,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人物內心之隱秘活動與復雜情感,內聚焦型多重視角營造了人與人之間的“圍城”,形成一種新的審美趣味。又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人稱轉化的手法變化,非全知型與有限全知型視角的切換,使得小說中的人物變化錯落有致,讀者被這種變化牽引著去猜測,給人一種趣味橫生之感。此外,小說在我們的認知中總有一個主題思想,或謳歌人性的真善美,或針砭時弊,或寄寓人生哲理。但是教師不應該去僵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而是引導學生用人生的經(jīng)驗去感受和體驗,讓學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真正走進小說。
二、豐富閱讀的形式
閱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獨立閱讀、小組閱讀、師生共讀。第一,獨立閱讀。獨立閱讀并不是字面上的一個人去閱讀,而是指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依照合理的閱讀計劃,采取正確的閱讀方式來進行獨立的閱讀。獨立閱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完善自我的知識結構。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向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目,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開擴學生的閱讀視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能夠在閱讀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學會有層次地閱讀,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學會從序言、目錄等內容進行初步閱讀,篩選文章的關鍵信息。獨立閱讀能促進學生各級思維的發(fā)展,幫助學生更好地深化閱讀體驗。第二,小組閱讀。小組閱讀是指將學生分成不同的閱讀小組,以組為單位來開展閱讀活動。教師可以依照性別、座位和興趣等對學生進行分組,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促進組內閱讀的順利開展,讓組內溝通更順暢,提升閱讀的質量和效果。分組能夠有效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學生通過和組內成員的相互交流,能夠開闊自己的閱讀視野,拓寬閱讀面。此外,小組閱讀也能充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從單方面的知識輸入轉變?yōu)樘骄渴降拈喿x,從而提升閱讀的積極性。閱讀完成后,學生需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匯總和報告,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整理能力、歸納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三、借助讀寫結合,引導創(chuàng)造閱讀
創(chuàng)造閱讀是整本書閱讀的靈魂?!墩n標》中談到,教師要擅長總結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帶領學生交流和分享經(jīng)驗,要擅長發(fā)現(xiàn)、保護學生在閱讀中產(chǎn)生的想法。在閱讀中,若有想法和體會,必須立刻記錄下來。學生能夠以自己的語言書寫全書的梗概、讀書心得和作品評價,通過口頭與書面等方式和他人分享。自主選擇好角度,接下來安排材料,可以采用跨媒介閱讀的方式,搜查相關資料,在不斷構思后形成文章。在這一過程中,掌握思考、質疑與思辨的方式。組織《邊城》閱讀經(jīng)驗交流活動,讓學生分享各自的閱讀體會。某些學生續(xù)寫《邊城》的結尾,翠翠最后等到了儺送回來;還有些學生研究《邊城》中的誤解;某些學生分享《邊城》悲劇色彩中的美學特點;還有些學生針對作者對于湘西的情懷展開探究;還有某些學生比較沈從文先生的都市題材小說和《邊城》,以此表現(xiàn)出其對田園的向往等。這些都是學生自身的閱讀體會,生成文字后將會是優(yōu)秀的作品。歌德認為,創(chuàng)造性的優(yōu)秀標志就是當選擇題材完畢,可以將其很好地調動出來,讓大家承認,根本無法考慮到在該題材中還有如此多的事物。學生有別樣的看法,教師必須要多加鼓勵和支持,這些都會推進學生的寫作進程。
結束語
高中語文新課標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列為高中生的首個學習任務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本書閱讀也是高中階段需要學生掌握的一項閱讀能力,語文教師要以新課標為指導,充分利用部編新教材在課堂上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設計合理的學習任務,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出發(fā)點,幫助高中生獲取科學的整本書閱讀方法和技巧,助力他們閱讀素養(yǎng)的落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2020年修訂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1.
[2]王安憶.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1.
[3]托馬斯·福斯特.如何閱讀一本小說[M].梁笑,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