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榮,陳小梅,趙紅梅,薛 芳
乳腺癌是女性因癌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2018年全球約有210萬乳腺癌新發(fā)病例,發(fā)病率、死亡率不斷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相關研究證實,在乳腺腫瘤的可治愈期及時診斷并進行治療能夠降低死亡率22%~44%[1],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達95%以上,而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25%[2]。因此,乳腺腫瘤早期鑒別和診斷非常重要。當前對于乳腺腫瘤的篩查方法多種多樣,以鉬靶X線攝影、超聲最為廣泛應用,雖然均具有較高的乳腺癌檢出率,但X線對于致密型腺體檢查敏感度不高,且有一定引發(fā)癌變的概率;常規(guī)超聲檢查能耐彌補X線的不足,但受到操作者和醫(yī)師水平的影響較大。全自動乳腺全容積掃描(ABVS)是一種新型的三維成像技術,結合傳統(tǒng)X線檢查模式和超聲成像原理,其獨特的冠狀切面聲像圖可以更好地判斷腫塊性質。本次研究就ABVS在乳腺腫瘤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究。
1.1 一般資料:將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因乳腺腫瘤就診的9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后實施。納入標準:①女性患者;②經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腫瘤;③均接受常規(guī)超聲和ABVS檢查;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有乳腺腫塊切除手術史或化療史;②病灶處有皮膚感染或潰瘍;③腫塊質硬,明顯向皮膚外凸起。94例患者年齡25~69歲,平均(50.38±13.65)歲。
1.2 方法:儀器為西門子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超聲診斷儀ACUSIN S2000 ABVS(德國西門子公司),設18L6HD探頭、14L5BV線陣探頭和獨立工作站,頻率5~14 MHz。常規(guī)超聲檢查,受檢者取仰臥位,上肢平舉過頭頂,保持呼吸平靜,充分暴露乳房。以乳頭為中心,沿順時針360°輪輻狀掃查,范圍從乳頭到腺體邊緣。掃查切面須相互覆蓋,充分保證所有腺體均接受檢查。腺體掃查完畢后對腋窩進行掃查,觀察淋巴結是否有異常,最后采用多普勒超聲檢查腫塊內部和周邊血流情況。ABVS檢查,受檢者取仰臥位,上肢保持外展,保持平穩(wěn)呼吸。根據定位后的病灶部位和乳腺大小和形態(tài),選擇適宜尺寸,設置最佳預設掃描條件。啟動ABVS系統(tǒng)后,對探頭施壓,以緊貼乳腺表現且無疼痛感為宜。以乳頭為中心,掃查雙側乳腺,方向為從足側到頭側,雙側乳房均進行內側、外側和正中3個方位的掃查,每次掃查時間約為60 s。對于部分乳房較大受檢者可增加上(下)位掃查。檢查結束后將獲得的病灶全容積超聲圖像傳輸到后處理工作站,完成圖像的三維重建。
1.3 判定標準:由2名經驗豐富、從事乳腺超聲診斷工作且對病理結果不知情的影像科醫(yī)師,對常規(guī)超聲和ABVS掃查結果進行分析,以2位醫(yī)師達成共識后的結果為最終診斷結果。常規(guī)超聲檢查,從形態(tài)、邊界、回聲(內部、后方)、鈣化、縱橫比、血流、阻力指數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形態(tài)規(guī)則、邊界清晰、內部回聲偏高、后方回聲略增強或沒有明顯改變、內部鈣化較粗大、縱橫比<1、血流不豐富、阻力指數<0.7者,大多數為良性病灶;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模糊、內部回聲偏低、后方回聲衰減、內部鈣化呈沙粒狀或星點狀、縱橫比>1、血流豐富、血管分布雜亂者,大多數為惡性病灶。 ABVS主要從冠狀面病灶的邊緣征象進行評價,即良性病灶:形態(tài)規(guī)則、周邊亮環(huán)或暗環(huán);惡性病灶:圖像呈匯聚征、蟲蝕征,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緣不規(guī)整、微小分葉。
1.4 觀察指標:①對ABVS冠狀切面圖像特征進行歸納整理并與病理診斷對比;②以術后病理結果為“金標準”,評價常規(guī)超聲和ABVS診斷結果,計算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4例患者疾病篩出情況:94例患者共發(fā)現105個病灶,其中單發(fā)病灶65例,多發(fā)病灶23例;良性病灶57個,包括纖維腺瘤50個,導管乳頭狀瘤6個,良性葉狀腫瘤1個;惡性病灶48個,包括浸潤性導管癌35個,浸潤性小葉癌7個,導管內癌3個,髓樣癌2個,黏液腺癌1個。病灶直徑0.8~4.1 cm,平均(2.45±0.72)cm。
2.2 乳腺腫瘤良、惡性病灶ABVS冠狀切面圖像特征比較:乳腺腫瘤惡性病灶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緣模糊、微小分葉、匯聚征、蟲蝕征所占比例均明顯高于良性病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乳腺腫瘤良、惡性病灶ABVS冠狀切面圖像特征比較
2.3 兩種方法診斷乳腺腫瘤的特異性比較:常規(guī)超聲診斷乳腺腫瘤,正確診斷惡性病灶35個,良性病灶39個,13個惡性病灶和18個良性病灶未檢出,診斷敏感度為72.92%,特異度為68.42%,準確度為70.48%,陽性預測值為66.04%,陰性預測值為75.00%;ABVS診斷乳腺腫瘤,正確診斷惡性病灶44個,良性病灶47個,4個惡性病灶和10個良性病灶未檢出,敏感度為91.67%,特異度為82.46%,準確度為86.67%,陽性預測值為81.48%,陰性預測值為92.16%。常規(guī)超聲和ABVS診斷乳腺腫瘤靈敏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常規(guī)超聲、ABVS與病理診斷結果比較
在我國部分城市,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后具有重要影響。由于乳腺癌病灶缺乏神經支配[2],患者早期無法覺察到明顯的不適,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現階段臨床缺乏乳腺癌相關的腫瘤標志物,超聲檢查是乳腺疾病檢查的重要方法,具有快捷、便宜、無輻射等諸多優(yōu)點,在體檢等多項檢查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超聲檢查通過對腫瘤形態(tài)、回聲、縱橫比、鈣化、血流情況等進行判斷和鑒別,但其對操作者的技術水平依賴度高,局限性較大。ABVS是乳腺超聲三維立體成像技術,將超聲與X線檢查模式相結合,配合獨特的寬頻自由臂容積探頭和ABVS工作站,一次性掃查整個乳腺后進行三維重建,通過冠狀面、矢狀面、橫切面觀察病灶的分布、邊界、回聲、導管擴張、鈣化等情況,分析病變情況[3]。通過三維立體成像技術,能夠更加直觀、立體地顯示病變位置、形態(tài)和范圍,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既保留常規(guī)超聲連續(xù)掃查的特點,又有效避免常規(guī)超聲對微小病灶靈敏度低、重復性差的不足[4-5]。
本次對94例乳腺疾病患者進行研究,以術后病理結果作為對照。常規(guī)二維超聲檢查是對腫瘤的形態(tài)、內部回聲、縱橫比等進行判斷,多普勒超聲是對腫瘤內部血流和阻力進行觀察和鑒別。本次結果顯示,常規(guī)超聲檢查對乳腺腫瘤診斷敏感度為72.92%,特異度為68.42%,準確度為70.48%,陽性預測值為66.04%,陰性預測值為75.00%。假陰性病灶13個,主要為浸潤性導管癌9個,浸潤性小葉癌3個,髓樣癌1個;導管癌和小葉癌因體積較小,形態(tài)比較規(guī)則,未侵犯周圍組織而誤診;髓樣癌是因其邊界清晰、形態(tài)規(guī)則,內部血流信號不豐富而導致的誤診。假陽性病灶18個,主要為纖維腺瘤出現分葉或合并硬化性腺病,導致病灶形態(tài)不規(guī)則,從而造成誤診。
ABVS作為一種乳腺超聲三維立體成像技術,配備獨特的寬頻自由臂容積探頭和ABVS工作站,在完成掃查后可將全部容積圖像內容傳送至工作站儲存和分析,并通過專門的后處理方式在獲得矢狀面、橫切面的基本數據的同時通過三維多平面重建獲得整個乳腺的冠狀切面成像,能夠幫助醫(yī)師更好地辨認圖像的結構。本次研究結果顯示,ABVS對乳腺腫瘤診斷敏感度為91.67%,特異度為82.46%,準確度為86.67%,陽性預測值為81.48%,陰性預測值為92.16%。與常規(guī)超聲檢查相比較,ABVS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靈敏度、準確度、陰性預測值均明顯高于常規(guī)超聲,證實ABVS在乳腺腫瘤診斷中具有較高的價值。與傳統(tǒng)超聲檢查比較,ABVS有效規(guī)避了不同檢查醫(yī)生因掃描手法不同對診斷結果造成的影響,讓診斷醫(yī)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圖像的分析和處理。但本研究與閻娜[6]研究結果有一定的出入,主要表現在本次研究中ABVS未能有效提升診斷特異度,這可能與本次研究納入的樣本量較少有關。李逢生[7]等研究發(fā)現,冠狀面觀察乳腺腫瘤邊緣征象的價值優(yōu)于矢狀面和橫切面。因此,本次研究就ABVS冠狀切面圖像特征進行歸納整理,“匯聚征”和(或)“蟲噬征 ”是ABVS判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重要標準?!皡R聚征”產生的原因是惡性腫塊侵襲性,侵犯相鄰組織形成組織間局限性的相互糾集的現象。本研究顯示,乳腺腫瘤惡性病灶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緣模糊、微小分葉、匯聚征、蟲蝕征所占比例均明顯高于良性病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ABVS檢查能更清晰地顯示乳腺癌特征性的超聲特點。本研究結果顯示,假陰性病灶主要為浸潤性導管癌、黏液腺癌等,病灶體積較小,對周圍組織浸潤少,不具備典型“匯聚征”,反而形成中-高回聲邊界;假陽性病灶為纖維腺瘤,其雖然不具備浸潤性,但體積較大,仍然會對周圍組織產生推擠和牽拉,具有“匯聚征”的部分特點,造成假陽性。
ABVS作為一種篩查手段,具有適應性廣泛、操作簡便、易于隨訪、可重復性高、對操作者的操作技術依賴度低的特點,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寬幅高頻探頭實現乳腺全容積掃描,標準化、全自動成像,不依賴操作者手法,降低了漏診的發(fā)生;②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提示可疑病變區(qū)域并進行追蹤,降低了漏診率;③對早期乳腺癌影像學診斷、BI-RADS分類等優(yōu)勢明顯,較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檢;④乳腺掃查和后期圖像判讀專業(yè)分工,解決人員匱乏的問題,節(jié)約大量時間成本。但ABVS的應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①對于乳房過大、腫塊明顯突出、表面感染或潰瘍的患者不適用;②無法疊加彩色多普勒超聲和彈性成像技術;③無法掃查腋窩所獲取病灶轉移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