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
“快看,這是我們班種的大蘿卜”“這邊還有大白菜”……1月10日,平江縣安定鎮(zhèn)大橋中學勞動實踐基地,學生們親手種的蔬菜長勢喜人。在“雙減“的大背景之下,這所農村初級中學秉持“尊重勞動、知行合一、習慣養(yǎng)成、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勞動教育理念,找準家庭勞動、勞技課程、田園實踐三個發(fā)力點,構建了“點面結合”的勞動育人模式。
據大橋中學校長彭貞介紹,學校地處鄉(xiāng)村,學生少土地多。根據這一實際,該校將原有荒地開辟成勞動實踐基地,開設田園實踐課程。每班一塊自留地,孩子們在老師、家長的指導下翻地、播種、施肥、澆水、捉蟲、除草,種植不同的蔬菜?!懊恳涣7N子的萌發(fā)成長就是一個夢想的發(fā)生成長。孩子們用筆記錄田園勞動的點點滴滴,收獲的不僅僅是蔬菜種植養(yǎng)護的知識,更多的是孩子們對生命價值的體悟?!迸碡懻f。
上個月,202班自留地的蔬菜大豐收。當天,該班的學生、老師、家長歡聚在食堂,煮飯、洗菜、切菜、炒菜忙得不亦樂乎?!斑@些紅菜苔是我們班9月18日栽種的,我還捉過兩條青蟲。”該班李麗君同學在班級豐收節(jié)上得意洋洋地介紹。六個小組,菜肴大都不同,但清炒紅菜苔是每個小組必備的主菜,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道菜。
2020年2月,新冠疫情肆虐,大橋中學班主任微信群中收到一則消息:“各位老師,鑒于縣防疫指揮部需要蔬菜,我校實踐基地蔬菜已成熟,擬由學校收購,將包菜等捐贈縣指揮部,可否?”寧靜的學校工作群中熱鬧起來了。197班班主任潘海燕老師第一個回復:“好呀好呀,免費捐贈”,“學校就不要出錢了,免費送,和孩子們說了,他們很開心”,200班班主任陳迎春緊跟回復……當天,平江縣防疫指揮部收到了5個纖維袋的包菜。
通過這樣的公益活動,讓孩子們學會了奉獻,也學會了更好的關愛他人?!胞惥丶易兊们诳炝?,時不時還會給我泡泡茶、捶捶背,學習也認真了?!痹诎嗉壺S收節(jié)上,李麗君媽媽為學校的勞動教育點贊。
為確保家庭勞動落地生根,該校還確立了“日常家務”“尊老愛幼”兩大家庭勞動主題。每周五,學校德育處會給同學們布置一項任務作為學?!皠趧又恰痹u選最重要的依據。多年來,大橋中學以勞動育人為載體,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通過點面結合,充分發(fā)揮了勞動育人的獨有魅力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