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東莞市莞城中心小學 潘芳芳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應該把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視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并以此整合學習內容,引領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融合發(fā)展(教育部2018)?!缎抡n標》還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指出,教師應關注主題意義,制定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整體教學目標;深入研讀語篇,把握主題意義,創(chuàng)設合理的學習活動。通過課堂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環(huán)境,從主題語境角度出發(fā),立足單元整體展開教學,探索出高效的教學方法以及科學的教學設計思路,對單元內容展開重新構建,細化整體目標,引導學生高效學習。
主題意義是主題的內涵或核心思想,主題意義探究是指在主題語境下對其內容、主旨、意義進行探索和分析,可建構起教學內容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可以為單元整體教學提供實施線索,在此過程中通過感知、理解、認識、反思,最終建構的對人與自然、社會、自我關系的新認知。挖掘單元主題,以主題意義為線索,開展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綜合規(guī)劃教學內容,理清教學主線,整體設定教學目標,制定各課時的教學目標,確保其具有關聯(lián)性、遞進性和整體性。以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等積極主動建構的方式解決問題、完成探究主題意義任務的活動,學生在內化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發(fā)展思維品質并形成正確地價值觀。
從教材整體出發(fā),探究統(tǒng)領整個單元的主題意義,優(yōu)化整體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和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單元主題意義是串聯(lián)單元各板塊的主線,使其之間隱形關聯(lián)顯性化。各板塊的教學目標都指向單元總體目標,并各自承擔實現(xiàn)教學總目標的一部分,但卻不是簡單的疊加?;诖?,可以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分解、整合,重新構建。
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學習活動應呈遞進螺旋式,由淺入深、從易到難?;谥黝}意義探究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基于單元主題,開展相關的探究活動,活動應指向同一個主題,且內容具有連續(xù)性和遞進性。
在進行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活動中,形成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和評價主體的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設計有效的探究性實踐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下面筆者將以PEP 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6 Work quietly 為例,從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整體教學的主題提出、目標制定、教材整合、活動設計、評價保障等方面,闡述其實施路徑。
筆者將本單元各板塊主要內容進行梳理。A Let’s spell 語音板塊從功能上看,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板塊,因此不納入單元整體教學設計。A 部分學習內容是詢問并回答某人是否正在做某事,B 和C 部分談論在一些公共場所如圖書館、展覽館、電影院等的活動以及相應的行為規(guī)范。其中,B 和C 部分有較明顯的主題,即為“Rules”。而A部分在動物園觀看動物們活動的過程中,也蘊含著“不要打擾”“不要拍照”等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通過活動建立起規(guī)則之間的聯(lián)系。由此可確定本單元的主題“Rules”。通過分析教材內容,筆者以“Different places,different rules.”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以語篇為載體,探究“Why should we follow the rules?”和“How to follow the rules?”主題意義。在此過程中,學生了解rules 的功能,建立活動和地點與規(guī)則之間的聯(lián)系,感悟follow the rules的意義,樹立規(guī)則意識,形成良好的個人行為規(guī)范,從而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圍繞本單元的主題“rules”,可以設計如下的問題:What are the rules in different places?Why should we follow the rules?How to follow the rules?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逐步了解Rules at the zoo——rules at school——rules in public——rules at home。學生在理解語篇、學習語言的同時,了解不同地方該遵守的規(guī)則,以及遵守規(guī)則的意義所在,逐步建立起和鞏固必備的規(guī)則意識,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此外,通過談論自己各時間進行的活動,學生能建立起活動與規(guī)則的聯(lián)系,反思個人行為,逐步形成良好的個人行為規(guī)范。因此,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的目標:1. 學會談論動物園動物們和他人正在進行活動的英文表達;2.了解學校圖書館、功能室等場所的規(guī)則,感悟follow the rules at school 對自我和他人的學習、發(fā)展的重要性,初步樹立規(guī)則意識;3.了解動物園、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明白“different places,different rules”,感悟follow the rules in public 的作用和意義,樹立規(guī)則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4.學會談論自己各時間段所進行的活動,建立活動與規(guī)則之間的聯(lián)系,反思并調整自己的行為習慣,初步形成良好的個人行為規(guī)范。
《課標》指出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適當調整教材內容,以滿足不同的教學對象和具體的學習情境。因此,結合主題和單元教學目標,經過認真研讀教材內容,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對單元教材進行整合、調整和補充拓展。第一課時整合A Let’s talk 和C Story time,了解動物園的動物活動和電影院的活動,初步感知公共場所規(guī)則,感悟“文明參觀和觀影”的重要性。第二課 時 整 合B Let’s talk 和B Let’s learn,了解rules at school,感悟學校規(guī)則的功能,樹立校內規(guī)則意識。第三課時為B Read and write,了解Rules in public,感悟公共場所功能,形式公共場所規(guī)則意識。第四課時拓展任務1:整合A Let’s learn 中各時段活動短語,談論在家的行為,了解Rules at home,感悟家庭規(guī)范的功能,反思并調整自己的行為,形成在家守“家規(guī)”的意識。第五課時拓展 任 務2:Follow the rules to be a better me,建立活動與規(guī)則之間的聯(lián)系,反思并調整,初步形成個人行為規(guī)范,提升個人素養(yǎng)。
教學片斷1:本單元的主題是rules,第一課時在建構課本A Let’s talk 對話文本之后,由Chen Jie 一個參觀過程中投喂動物的錯誤行為,引發(fā)學生思考:Can Chen Jie do that at the zoo?Why or why not?以此引出主題rules at the zoo,教師提出問題:What are the rules at the zoo?學生結合自身參觀動物園的經歷,進行頭腦風暴。之后觀看課中微課。微課中呈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提醒學生注意動物園里的rules,學生觀看微課并完成相應的勾選任務,了解rules at the zoo,初步樹立公共場合的規(guī)則意識。
教學片斷2:第二課時中筆者采用了Skeleton 骨架文本引導學生建構B 對話文本,提出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探究主題意義:What do you think of John?引導學生關注語言的禮貌表達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禮貌待人的品格。教師追問What are the rules in the library?What do you think of Tom?Why does he want to know the rules in the library?由此引發(fā)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與思考,初步了解follow the rules 的重要性,樹立校內規(guī)則意識。教學片斷3:在前四個課時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xiàn)Chen Jie 一天活動的動畫視頻,學生思考并尋找其中的問題,如 It’s 12:00 noon. Chen Jie is eating lunch at home,but she is watching TV,too.It’s 4:00 p.m.Chen Jie is reading a book. But she is eating some snacks,too. 學生小組合作找出Chen Jie 沒有遵守的規(guī)則,建立起活動與規(guī)則之間的聯(lián)系,同時也思考:What may happen to her?學生思考沒有遵守規(guī)則的后果,如:Chen Jie 吃午餐的時候看電視,對健康不好;看書的時候吃零食,不衛(wèi)生等等,逐步理解規(guī)則的功能。接著,教師提出問題:Why should we follow the rules?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建構起規(guī)則意識,規(guī)范個人行為,提升個人素養(yǎng)。
本單元采用了任務型評價和表現(xiàn)型評價有機結合的方式。任務型評價表現(xiàn)在設計的各種聽說活動及讓學生建構、重構、創(chuàng)造性重構,在此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情況、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言的效果進行評價。而對學生在對話中體現(xiàn)的情緒,如:是否愿意與他人溝通,是否愿意參與活動等,則采用了表現(xiàn)型評價。本單元的課堂形成性評價結合本單元的主題rules,設計了評價工具“Rules in class”,將全班分成兩大組,從Listen carefully,speak actively,watch carefully 和think deeply 這四個方面對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進行評價,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同時,學生通過課堂評價,能直觀感受到Rules in class 的功能,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主題意義可建構起教學內容間的內在聯(lián)系,可以為單元整體教學提供實施線索,以主題意義探究為主要抓手,開展單元整體教學,制定整體性、層次性和相關性的教學目標,形成可參照的實施路徑,在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形成的基礎,提升其學習能力,發(fā)展其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