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寶安區(qū)松崗第二小學 藍 林
在深圳這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城市,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尤為重要。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開啟學生的話匣子,充分調(diào)動學生交流的激情,讓他們想說、敢講。
要讓低年級學生敢說話,輕松愉悅的氛圍是前提。課間活動、體育活動,教師都可以走進學生中,做他們的聽眾,和他們一起游戲、打球,拉近師生的心靈距離。學生把教師當成益友,課堂上就更敢于發(fā)表見解。教師再通過激勵性的語言,夸贊學生表達中做得比較好的地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就更能增強他們當眾說話的勇氣和信心。
低年級學生交際,容易陷入模式化的單一循環(huán)圈。
學生甲:小同學,請問平安銀行怎么走?
學生乙: 過紅綠燈, 右轉(zhuǎn)就到了。
學生甲:謝謝你!
學生乙:不用謝!
這種時候,學生常常就沒話說了。這時,教師可以設(shè)置一些“障礙”,比如“乙”也不清楚平安銀行怎么走,這時候怎么辦?學生就會開始動腦筋、想辦法,如到交警面前問路、詢問路邊的義工等。
傾聽是表達的基礎(chǔ)。低年級課堂里,學生很難靜下心來傾聽。因此,一定要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教師示范傾聽的姿勢:小嘴閉上,雙眼看著,耳朵細聽。示范后,請一位學生發(fā)言,其他同學要專注看、認真聽。
會聽是一種修養(yǎng),會說是一種能力。我們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準確表達。
(1)表達的完整性。低年級學生能簡單跟老師、同學交流,但語言不夠規(guī)范,廢話很多。學生說完,教師可以把他的發(fā)言重新梳理,重新表達。讓他們知道一句話里包括“誰干什么”或“什么東西怎么樣”兩部分,訓練語言的完整性。
(2)表達的正確性。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處于生長發(fā)育期,他們喜歡模仿,也比較善于模仿,因此老師要特別注意表達的正確性,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老師要及時糾正,引導他們學會在不同的語境中準確表達。
(3)表達的豐富性。訓練學生語言的連貫性可以用上學過的句式,比如“一邊……一邊……”“有的……有的……有的……”等,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思維,豐富他們的交際內(nèi)容。
(4)表達的禮儀性。在教學過程中,“以禮傳禮”是口語交際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口語交際課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時,要格外關(guān)心學生是否用上了禮貌用語,包括“請、你好、謝謝、不客氣”等,有目的地進行訓練,學生們才能在生活中習慣性運用。
布置學生每天晚上聽一則新聞,第二天課前兩分鐘播報這則新聞,要求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說清楚;聲音響亮、思路清楚,語言流暢。如果不想播報新聞,也可以講一個小故事。每學期,每位學生至少能有四五次登臺的機會。這樣的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二年級教學《秋天里》之前,我們會開展親子活動,父母和孩子一起走進公園,觀察花草樹木、人們的衣著等。學生們在秋天的公園里盡情奔跑欣賞,對秋的絢麗多彩、秋風的涼爽有了切身的體會。課前有生活的體驗,課上才有話可說,能夠有條理地描述。
立足課本,立足學生生活,創(chuàng)設(shè)具有實際意義的口語交際情景,并設(shè)置不同的生活角色,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吧钲谡趧?chuàng)建第七屆文明城市,如果你是交通警察、環(huán)衛(wèi)工人、醫(yī)護人員、老師、志愿者……在工作中遇到不文明的言行,比如闖紅燈、騎電動車不戴頭盔、亂丟垃圾、嚇哭同學等,你將如何規(guī)勸他們?”通過模擬生活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讓學生敢說樂說,在情境中互動,在生活中交際,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