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悉尼大學校園
疫情和邊境管控,并沒有熄滅留學熱潮。
近日《南華早報》報道,隨著“雙減”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出臺,教培和國際教育領(lǐng)域遭遇重創(chuàng)。但不少中國家庭正在重新評估他們的移民和留學選擇,反而推動了留學和移民的增長。
有移民公司負責人說,2021年申請加拿大移民人數(shù)大增—他預測,申請加拿大職業(yè)移民的中國家庭數(shù)量,將在2022年達到一個新高。
赴美國留學人數(shù)也保持高位,有媒體統(tǒng)計,關(guān)于F1學生簽證,美國駐華使領(lǐng)館在2021年發(fā)放了約10萬張學生簽證,這個數(shù)量與疫情前持平。
疫情這么嚴重,出入境程序如此復雜,為何還有這么多留學生出國?
我把他們歸入疫情“滯后效應”的學生,即因疫情耽誤了出國計劃的、延遲入學時間的,以及因機票簽證等原因滯留在國內(nèi)的留學生。
此前,媒體報道浦東國際機場留學生排隊一公里出國。還有消息稱,美國駐華使領(lǐng)館半年發(fā)出了8萬張學生簽證,是往年一年的數(shù)量—這些其實多數(shù)是積壓了一年多的簽證,以及在兩國邊境受管控滯留的學生。
出國留學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現(xiàn)在這些出國留學的學生,都是已經(jīng)“射出去的箭”,不得不發(fā)。
出國是一個很長的鏈條,從初高中甚至小學就開始了。很多家庭從孩子小學起,就開始出國留學計劃:研究選擇國際學校還是公立校;研究是在公立校的普通班還是國際班;研究要不要學外教英語,學哪種外語,以及參加哪些考試和競賽等。
這些都是短則五六年、長則十來年的持續(xù)投入。經(jīng)過那么多年的準備,疫情突然來襲,東西方交流幾乎切斷,但孩子學業(yè)不能中斷?!耙话l(fā)”是不可能的。即使北美和歐洲疫情再嚴重,美國的治安和種族問題再嚴重,硬著頭皮也得出去。
還有一個原因,是巨大的慣性。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的出國留學熱潮,一直持續(xù)到2018年達到頂峰。出國留學早就不是一線大城市學生的專利,而是從北上廣深一直蔓延到地方鄉(xiāng)鎮(zhèn)。即使這個趨勢突然被掐斷了,只要開一個小口子,出國的留學生絕對數(shù)量也是驚人的。
留學熱潮的根本原因,還是國內(nèi)教育資源緊張,競爭激烈。以中美來對比,中國目前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而美國是普及12年義務教育。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方面,美國是33.4%的人口接受了本科教育,而中國只有4.43%。所以,出國留學熱還會持續(xù)下去。
目前,英美兩國依然是中國留學生的主要目的地,但美國吸引力下降,英國更熱。
在美中國留學生數(shù)量仍然位居各國之首。可由于中美關(guān)系緊張、移民政策僵化、簽證政策搖擺不定等因素,美國對中國留學生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在美中國留學生數(shù)量從2019/2020學年的47萬人下降到了2020/2021學年的37萬人。
與此同時,英國后來居上,增幅已連續(xù)三年超美國。2018/2019學年,中國內(nèi)地學生赴英國留學總?cè)藬?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超過12.03萬;截至2020年6月30日,申請就讀英國大學本科的中國內(nèi)地學生,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23%。
而關(guān)于另外幾個熱門留學目的地,有調(diào)研顯示,2020年赴澳洲入學人數(shù)降低30%~50%;赴加拿大留學人數(shù)在2020年有較大下滑,2021年已開始恢復。
韓國出國留學人數(shù),在2011年到達頂峰后,也一直下跌。
此外,選擇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等較為小眾的留學目的地的人數(shù)也在上升。從總的趨勢來看,選擇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在下降,選擇英國、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小眾國家的在上升。
目前的出國留學熱,會不會持續(xù)下去?
我們先看“增”的因素。疫情“滯后效應”積壓多年的學生,絕大部分還是要出來的。另外,西式的教學模式更講究開放和平等交流,還是很有吸引力。
還有政策的影響,短期看也會刺激出國潮:不少原本在國際學校的學生,因教培整頓,加速了出國留學或者移民的步伐。
所以,預期疫情形勢緩解后,會出現(xiàn)一個高潮。但這只是一個短暫的小高潮,總的趨勢會逐漸走低。中國出國留學人數(shù),在2018年到達頂峰,預計也是歷史頂峰了。
美國首都,喬治敦大學校園內(nèi)的防疫標語
“爬藤”等風氣嚴重偏離了教育的本質(zhì),且收益很低。
第一個原因,是國家富裕。國民收入上升后,出國留學趨勢會自然收縮。以同樣在東亞的日韓為例,日本海外留學生的人數(shù),從頂峰時期的2004年(82945人)到2011年(57501人)的7年間,減少了三成以上;韓國出國留學人數(shù),在2011年到達頂峰后,也一直下跌。
第二個原因,是政策的長期影響。教培行業(yè)整頓和國際學校的調(diào)整,會對未來的留學移民產(chǎn)生巨大影響。如之前提到的,留學是一個很長的鏈條,國際學校老師流失,規(guī)??s減,人數(shù)減少,后續(xù)生源就被切斷了。即使家長將來想讓孩子出國,也可能有心無力。
最近,我接觸不少從國際學?;亓鞴W校的家長。他們告訴我,回流的原因是國際學校老師流失嚴重,教育質(zhì)量下降了。這種現(xiàn)象在各地都有,毫無疑問會減少未來出國留學生的人數(shù)。
奧密克戎病毒如海嘯般席卷北美和歐洲,家長們很擔心在海外的留學生。
就我的觀察,以及跟廣大在北美生活工作的朋友同事們了解,年輕的留學生是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小的,一是身體好,二是大學校園有非常高的疫苗接種率。
但各種政策和連鎖反應對留學生的影響更大。
最大的影響,其實是留學的計劃和生活被打亂。寒暑假本來能回家的學生,現(xiàn)在回國遙遙無期。天價機票和幾十天的隔離期,以及隔離費用,把大部分學生阻擋在國門外。
很多留學生和在美工作生活的華人,遇到父母或者長輩生病甚至逝世,都無法回國,讓人唏噓。
至于病毒,北美大部分學校已經(jīng)恢復線下上課。校園外“水深火熱”,校園里還好,只是中國留學生普遍比較謹慎,即使感染了病毒,很多也會選擇瞞著父母,自己挺過去。
俄亥俄州立大學,學生們在圖書館
最近還有強制疫苗加強針風波,不少學生擔心一年三針甚至四針疫苗打下去,會影響身體健康,導致免疫混亂等問題,以致美國多所大學出現(xiàn)師生聯(lián)名反對打加強針的呼吁。
還有就是對未來的擔心。以前,大部分北美的留學生都會考慮留下來,至少工作一段時間,拿到在海外的工作履歷,回國也是加分項。
現(xiàn)在不一樣,一是嚴重的疫情,二是這幾年,尤其是美國的政治經(jīng)濟形勢動蕩。反移民、歧視亞裔情況突出,且中美關(guān)系交惡,讓很多留學生和家長,對美國未來的走向擔憂,對兩國關(guān)系擔憂,不知道會出現(xiàn)什么狀況。
留還是走,成了一個艱難的抉擇。
出國留學還值不值得、有沒有必要,是很多家長的疑問。
總的來說,不同地區(qū)的教育資源差距,短時間內(nèi)還難以拉平。所以,有條件到海外接受更好的教育,當然值得嘗試。
家長和學生要量力而行,不要趕時髦。國內(nèi)“爬藤”等風氣嚴重偏離了教育的本質(zhì),且收益很低。美國和加拿大的名牌大學,不愁留學生,很難申請—從去年到今年的申請競爭的激烈程度就能看出,絕大部分申請者就是炮灰,沒必要死磕藤校和名校。
美國高等教育發(fā)達,投入大,水平高。除了名校,還有眾多私立和州立大學,它們也有著世界級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它們會努力去降低身段吸引留學生,尤其是數(shù)量龐大的中國留學生群體。這是很多中國學生的機會,如果能找到質(zhì)優(yōu)價廉的好學校、好專業(yè),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全球高等教育資源過剩的趨勢下,“海龜”含金量降低,但美國大學學費卻一路高漲,即使疫情期間,也不降反升。留學生的學費,成為很多大學的財政支柱。我建議家長不要做冤大頭,不要往大學文憑上砸太多錢,尤其是不要負債去讀書。花點時間,選擇一些物美價廉的大學或者國家去留學。
另外,不少海外名校在國內(nèi)開了分校,學生們在國內(nèi)念書,也能接受一樣的教育,是一個替代選擇。
責任編輯吳陽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