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好,拉扎提·巴合提,徐 杰,雷云霞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克羅恩?。–rohn’s disease,CD)的發(fā)病機制目前不完全清楚,本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現(xiàn)是不連續(xù)的、全層的炎癥改變,本病可發(fā)生在胃和腸道的各個部位,臨床常見腹瀉、腹痛,病情反復、遷延難愈[1]。根據(jù)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2],本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為2.29/10 萬,但是隨著醫(yī)學診療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關注,本病的發(fā)病率有增加趨勢。目前沒有治療本病的特效藥物,也沒有明確的預防措施,臨床主要以緩解臨床癥狀、減少反復發(fā)作為主。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是克羅恩病的常用藥。有研究發(fā)現(xiàn)[3-4],腸道炎癥的產(chǎn)生與炎性細胞因子釋放增加關系密切,因此抑制炎性細胞因子釋放的藥物對于治療本病具有重要意義。中醫(yī)藥治療克羅恩病有明顯療效,中醫(yī)認為克羅恩病為虛實夾雜,因虛致實,虛主要指脾胃虛弱,實主要指濕邪,故治療主要以健脾祛濕為主,本研究應用健脾祛濕方治療克羅恩病,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將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就診的中度活動期CD 患者90 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5 例。對照組中男28 例,女17 例;年齡24~49 歲,平均(37.0±7.9)歲;簡化CDAI 評分(7.01±0.98)分;病程3~13 年,平均(6.98±4.12)年。試驗組中男24 例,女21 例;年齡23~58 歲,平均(38.6±7.2)歲;簡化CDAI 評分(6.94±1.15)分;病程3~13 年,平均(7.20±2.98)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實驗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診斷標準參考《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5](2012年修訂版本)的診斷標準及其關于CD 的簡化克羅恩疾病活動指數(shù)(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評分5~8分。
1.3 納入標準1)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年齡18~65歲;3)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1)其他并發(fā)癥、藥物過敏、該實驗所用藥物禁忌癥以及近期使用激素類藥物或免疫抑制劑者;2)妊娠期、哺乳期婦女;3)合并嚴重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及精神疾患無法配合本研究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使用美沙拉嗪腸溶片(惠迪,葵花藥業(yè),國藥準字H19980148,規(guī)格:0.25 g/片)每次1 g,每日3次,根據(jù)病情逐漸減量,同時補鈣治療。
1.5.2 試驗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健脾祛濕方,藥物組成:黨參18 g,炒白術30 g,茯苓30 g,炙甘草9 g,桔梗9 g,升麻9 g,薏苡仁30 g,白蔻仁9 g,砂仁(后下)9 g。每日1劑。早、晚溫服。
兩組均治療2個月。
1.6 觀察指標
1.6.1 CDAI 評分及CD 內鏡評分 疾病活動的嚴重程度采用CDAI 方法評估,內鏡下病變嚴重程度采用CD簡化內鏡(SES-CD)評分。
1.6.2 sPLA2、ESR、CRP 定量分析 分泌型磷脂酶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sPLA2)指標分析委托新疆醫(yī)科大學醫(yī)學檢驗中心,主要試劑盒(Human sPLA2 ELISA KIT)由上海滬鼎生物科技生產(chǎn),貨號:D-11062;采用魏氏法檢測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全自動免疫透視比濁法測定C反應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美國Beckman Coulter 生產(chǎn));ESR和CRP檢測在醫(yī)院檢驗科完成。
1.6.3 IL-6、TNF-α和MCP-1 檢測 清晨空腹使用抗凝采血管采取患者靜脈血5 mL,離心取上清液。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上海西唐生物科技公司,貨號:F01310)、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公司,貨號F02810)和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上海西唐生物科技公司,貨號:F01700)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 法):1)設置標準品孔和樣本孔,標準品孔各加不同濃度的標準品50 μL;樣本孔先加待測樣本10 μL,再加樣本稀釋液40 μL;空白孔不加;2)標準品孔和樣本孔中每孔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檢測抗體100 μL,用封板膜封住反應孔,37℃恒溫箱溫育60 min;3)棄去液體,吸水紙上拍干,將孔內清洗干凈后拍干晾干;4)每孔加入底物A、B 各50 μL,37℃避光孵育15 min 后每孔加入終止液50 μL,在450 nm波長處測定各孔的OD 值;5)所有吸光度值均減除空白值后乘以稀釋倍數(shù)5 倍,進行下一步計算;6)以標準品的吸光度值繪制標準曲線,推導回歸方程,計算待測血清中細胞因子含量,本院檢驗科負責檢測。
1.7 安全性評估記錄患者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1.8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如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及率描述,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CDAI 與SES-CD 內 鏡 評 分兩 組CDAI 與SES-CD 方法評分治療前后及治療后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AI與SES-CD內鏡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AI與SES-CD內鏡評分比較(±s) 分
注:*表示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表示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試驗組tp例數(shù)45 45簡化CDAI評分干預前6.88±1.06 7.01±0.98-0.604 0.397干預后1個月5.51±0.56*3.55±0.47*#17.984 0.000干預后2個月4.85±0.77*2.79±0.71*#13.194 0.000 SES-CD評分干預前5.90±1.73 6.01±1.98-0.281 0.711干預后1個月4.26±1.01*4.09±0.89*#0.847 0.151干預后2個月3.80±1.13*3.02±0.81*#3.763 0.049
2.2 sPLA2、ESR、CRP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sPLA2、ESR和CRP水平均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試驗組3 個指標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PLA2、ESR及CRP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PLA2、ESR及CRP比較(±s)
注:*表示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表示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試驗組tP例數(shù)45 45 sPLA2(mg/L)干預前241.76±68.56 240.11±59.88 0.122 0.816干預后1個月108.76±15.26*90.45±13.56*#6.017 0.012干預后2個月59.71±9.91*40.22±9.79*#9.386 0.000 CRP(mg/L)干預前39.89±9.89 40.21±9.72-0.155 0.839干預后1個月20.56±8.19*15.89±6.78*#2.946 0.147干預后2個月14.41±7.04*10.31±5.12*#3.160 0.041 ESR(mm/h)干預前41.33±11.78 41.12±13.03 0.080 0.910干預后1個月25.66±8.57*19.22±10.89*#3.117 0.042干預后2個月19.81±7.67*14.34±6.91*#3.554 0.045
2.3 IL-6、TNF-α和MCP-1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IL-6、TNF-α 和MCP-1 均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試驗組3 個指標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TNF-α和MCP-1比較(±s) pg/mL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L-6、TNF-α和MCP-1比較(±s) pg/mL
注:*表示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表示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試驗組tP例數(shù)45 45 IL-6干預前8.31±4.01 8.08±4.33 0.261 0.737干預后1個月6.23±3.25*4.98±2.66*#1.997 0.161干預后2個月5.39±2.01*2.77±0.62*#8.356 0.000 TNF-α干預前3.83±0.91 3.87±0.79-0.223 0.758干預后1個月2.12±0.23*1.56±0.48*#7.058 0.000干預后2個月1.89±0.73*0.77±0.45*#8.761 0.000 MCP-1干預前169.12±40.88 171.33±50.21-0.229 0.751干預后1個月121.22±39.45*101.25±40.16*#2.380 0.155干預后2個月106.5±41.44*89.69±40.19*#1.953 0.166
2.4 安全性試驗期間試驗組脫發(fā)1 例、輕度轉氨酶偏高1 例;對照組輕度轉氨酶偏高2 例,WBC輕度偏低1 例。給予相應對癥治療,無其他特殊不適。兩組不良反應均為輕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克羅恩病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并不完全清楚,可能與個人生活習慣、遺傳因素、社會環(huán)境、感染因素等有關,本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現(xiàn)除了消化系統(tǒng)癥狀外,還可能出現(xiàn)全身癥狀,如低熱、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少數(shù)患者合并皮膚黏膜、關節(jié)或眼睛病變[6-7]??肆_恩病出現(xiàn)并發(fā)癥或伴有其他系統(tǒng)嚴重并發(fā)癥一般預后不佳,嚴重者會威脅患者生命[8]。有研究發(fā)現(xiàn)[9],活動期克羅恩病患者炎性細胞因子的水平波動較大,炎性細胞因子在炎癥中起關鍵介導作用[10-11]。IL-6、TNF-α、MCP-1被多次證明與炎癥的產(chǎn)生關系密切[12],是導致炎癥產(chǎn)生的關鍵物質,也有實驗表明,這3 種細胞因子參與了克羅恩病的發(fā)?。?3]。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12],血小板活化因子、花生四烯酸類等與腸道炎性疾病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但是這些物質都需要一種關鍵性生物酶sPLA2催化才能產(chǎn)生。因此,sPLA2是腸道炎性疾病產(chǎn)生的關鍵物質,抑制sPLA2 活性是治療腸道炎性疾病的關鍵。有學者用小鼠腸炎模型作為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用柳氮磺胺吡啶聯(lián)合sPLA2抑制劑可能對小鼠腸炎起治療作用。美沙拉嗪是一種治療腸炎的常規(guī)用藥,主要抑制細胞合成PGE2、LTB4,從而改善腸道炎癥[14]。
可見,抑制該類細胞因子活性是一種靶向治療方法,目前已經(jīng)批準在臨床使用的有TNF-α單克隆抗體、結合TNF-α受體的融合蛋白等,其中IL-6受體已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重要藥品之一[15]。目前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癥治療[16]。該類藥物最開始只用于常規(guī)治療后效果不滿意的患者,后來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這類藥物可作為治療CD 的常規(guī)用藥。
關于腸道炎癥,中醫(yī)學有獨特理論,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會導致水濕內停,日久化熱則表現(xiàn)為黏膜潰爛[17-18]。治療主要以健脾祛濕為主,本研究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適當配伍燥濕中藥,實現(xiàn)益氣健脾、滲濕止瀉的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健脾祛濕方聯(lián)合美沙拉嗪不僅可以更好地改善疾病癥狀,也可改善炎癥狀態(tài),而且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但是本研究納入受試者例數(shù)相對較少,觀察時間相對較短,今后需要借助大樣本、長時間相關研究及回訪來證實健脾祛濕方治療CD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