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齊
如果未來是一片無邊的海洋,是什么讓你確定航行的方向?如果前方是未知的征途,是什么讓你毅然地大步向前?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是誰成為了你靈魂的擺渡人?
帶著疑問,在歷史的長廊中尋尋覓覓,在身邊的喧囂中上下求索。終于在吹盡狂沙后,始見星光,那是榜樣的力量。
6月23日,北斗系統(tǒng)最后一顆組網(wǎng)衛(wèi)星發(fā)射。至此,中國共耗時26年,參與人數(shù)超30萬。他們見證了歲月,心志始終如一。1993年,“銀河號事件”帶給國人恥辱與警示,第二年北斗一號系統(tǒng)建設啟動。幾經(jīng)周折后,團隊終有雛形。2006年,歐盟與中方四年合作破裂,轉(zhuǎn)為競爭對手。中國開始獨立研發(fā)之路。國外技術(shù)的限制用無數(shù)日與夜打破;地緣政治的約束用技術(shù)克服;風浪無歇便夙興夜寐以待。如今,北斗航行蒼穹,巡視山河。而創(chuàng)造星辰的那群人,他們承擔起了科研人員的使命,把國家實力鐫刻在星空之上,將民族底氣蘊藏于寰宇之中。
那是一種怎樣的堅持:他們本可以不做艱辛的開拓者,卻以青春許國;他們本可以有親友相伴,卻義無反顧地走向人跡罕至的發(fā)射場?;蛟S這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意義,這就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奉獻,這就是當下足以使物欲橫流趨于平靜的力量。
如果說北斗團隊將使命融于星光,那么臺中校長陳立群則是用付出照亮深山。4年支教生涯,他幫助超過2200名貧困苗族孩子走出大山,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臺江縣是國家重點貧困縣,多少家庭支離破碎,溫飽尚是問題,何談重視教育?高考成績發(fā)布后,他便走村串寨送喜報,讓百姓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未來和希望。學校開學,輟學現(xiàn)象嚴重,當?shù)夭块T習以為常,他卻心急如焚,開展一次次的勸回工作。希望與失望,暫得與永失,一次次的欣喜迎接與無奈目送,不斷撕扯著他的內(nèi)心。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后校內(nèi)大規(guī)模輟學現(xiàn)象基本消失,甚至有不少學生以他為榜樣,決定今后返回貧困地區(qū)工作。身為校長,他在村路間奔走,擔起教書育人的使命,讓大山見證了教育脫貧攻堅的力量,也擺渡了無數(shù)人的靈魂。
世事百幻,星光依舊,它的光芒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指引著前方的征途。閃爍之間,似在告訴我們,“使命”二字并無艱深立意,亦無迷人光暈,卻是我們?nèi)菁{天地的證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站在時代的路口,我們必將承擔起更重之職責與使命?;蛟S正因為有了我們的選擇,才有了屬于這個時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