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
社交平臺上涉及相親的話題,下面的留言經(jīng)常涇渭分明。女性多是抱怨對方小氣吝嗇,男性則喜歡吐槽相親對象的言行做作。其中對做作的聲討最為激烈,會受到各方人士的一致贊同。讓人想起《金瓶梅》里潘金蓮搬弄是非,稱李瓶兒在背后罵吳月娘“虔婆勢,喬做衙”。吳月娘聽說自己被罵做作,氣得直跳腳??梢娮鲎魇枪沤穸疾皇苋舜姷男袨?。
用行為心理學(xué)分析,做作是一種認知錯覺導(dǎo)致的人格表演。就像修表工匠要在眼眶上夾一個放大鏡,人也只有把現(xiàn)實放大到存在的高度,才能更精確解讀出隱含其中的意義和價值。但這一過程難免會有偏差和失誤,做作即用力過猛的產(chǎn)物。做作的人也無須參閱莎士比亞或易卜生的戲劇,就能假戲真做,把骨子里的表演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清代甄選秀女,參選的美女遵照要求沿著大殿繞行一圈,展示自己的體態(tài)面容。乾隆看到地上有粉末印子,狀若蓮花,追問來由。原來是一個秀女想要效仿佛經(jīng)中鹿女每步都留下蓮花足跡的故事,把鞋底鏤空雕琢成蓮花形,灌入白色粉末,她走過的地方,蓮花印子便隨步而生,冀望以此吸引皇帝的注意。乾隆對這種自行加戲的做作之舉大為光火,把該秀女逐出候選人的行列。
若是深究,誰又不是有選擇地搜集各種有利細節(jié),想要向他人展示一個“更好”的自己呢?區(qū)別只在于尺寸的拿捏。過于做作的人,通常是想以低廉的成本,獲取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但又無法從漏洞百出的細節(jié)中自省。電影《立春》里,生活在小縣城的王彩玲向女鄰居吹牛:“中央歌劇院正調(diào)我呢,他們請我去看《托斯卡》?!彼詾檫@種做作得幾近肉麻的自吹自擂,他人會深信不疑,并因此高看自己一眼。
其后女鄰居因丈夫卷款潛逃來找王彩玲哭訴,無意間道破了真相,“以后我連你都不如了”。王彩玲才明白過來,對方一直是在看自己的笑話。而且作為觀眾,面對過于浮夸的做作表演,如何應(yīng)對也是一門學(xué)問。若是強忍附和,難免會敗壞自己的心情,但看破說破,又容易導(dǎo)致翻臉友盡。
伊迪絲·華頓是美國第一個獲得普利策文學(xué)獎的女作家,出名稍晚一些的菲茨杰拉德有一次到紐約出版商的辦公室洽談事務(wù),聽說華頓也在,不管不顧地沖進去,非常做作地像個“小迷弟”一樣趴在華頓腳下,表達對她的恭敬,把在場所有人都嚇呆了。實際上,菲茨杰拉德只是仰慕華頓的名氣及文學(xué)地位,背地里對其作品頗多譏諷,認為她的文字落伍,像是從石器時代穿越來的人物。
菲茨杰拉德出名后,寄了一本成名作《了不起的蓋茨比》給華頓,以示炫耀。華頓邀請他到位于巴黎的家中喝下午茶。菲茨杰拉德為了展示自己對時尚的了解,說了一個笑話:有一對新婚夫婦從美國到巴黎度蜜月,住了三天才發(fā)現(xiàn)下榻的旅館是風月場所。
華頓其實也瞧不起菲茨杰拉德,更不滿他的做作,很不客氣地搶白道,情節(jié)呢?你干嘛不細說他們在妓院做什么?以此影射《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中沒有把蓋茨比的身世交代清楚。被公然“打臉”的菲茨杰拉德非常難堪,兩人從此再也沒見過面。
過去有一部港片,周潤發(fā)飾演一個被催婚的大齡青年,被逼與人見面相親。他看到相親對象外表斯文,氣度高雅,為了嚇退對方,本來待人親和有禮的他故意假扮出一副流氓痞子相,說話粗俗得令人無法忍受,只盼對方一見生畏,迅速放棄。
沒承想,前來相親的女子本性粗獷豪放,是為了掩飾才喬文假醋,故作嬌羞,見他言行舉止極對自己脾胃,不由高興得喊出聲來:“你早說嘛,害我扮得如此辛苦!”立馬一改前態(tài),擼起袖子要和他猜拳賭酒……就像一句網(wǎng)絡(luò)流行語“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能夠擊敗做作的也只有做作。
【原載《中國新聞周刊》】
插圖 / 表演之下 / 焦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