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言語表達中,有不少受到生命度支配的現(xiàn)象?!案恪笔且粋€比較典型的泛義動詞,在與名詞搭配的過程中有豐富的語言表達形式,其動作意義常常依靠語境和所搭配的對象來實現(xiàn)語義的具體化和專有化。本文試從語言的生命度視角切入,分析了“搞+NP”組合在SVO框架中的生命度定位與“搞”字語義擺度的關涉范圍,并發(fā)現(xiàn)生命度等級變化與其語義擺度情況也緊密相關。
關鍵詞:“搞+NP”;生命度;語義擺度
“搞”字在今天常釋為動作義,為動詞?!案恪弊衷凇稘h語大字典》[1]《漢語大詞典》(羅竹鳳)[2]和《現(xiàn)代漢語詞典》[3]三本工具書中的注釋義較少,其中僅有兩個相同的義項其一是“做,弄,干”,其二是“設法獲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多一個“整治”的意思。但“搞”字在日常語境下與不同名詞對象搭配產(chǎn)生出豐富的表達形式,并基于基準定義下實現(xiàn)了語義的多樣化、具體化和專有化。劉瑞明先生曾言:“一個動詞可以指稱或代替許多具體動詞,遠遠超出它自身而使用范疇寬泛,因此它的表意就比較浮泛而游移,朦朧而存在?!盵4]這說明一個動詞除了基準定義,還可能有著很多其他含義,但在不同語境下的多種搭配中,往往不知每一個其他含義與其動詞本意在增大、縮小、引申的過程中有什么內(nèi)在關聯(lián)。當某一個動詞含義代替其他用法時,往往難以準確判斷它到底是代表著哪一種動詞,這類動詞通常是一個泛義性動詞。動詞“搞”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泛義動詞,在與名詞搭配的過程中,其動作意義會出現(xiàn)多變、強化和突顯,因而就符合這一現(xiàn)象。[5]本文將嘗試以動詞“搞”的生命度為切入點,分析在SVO語句框架中“搞+NP”組合的“搞”動作的施事和受事的生命度定位與“搞”的語義擺度關涉范圍。
一、“搞+NP”組合的生命度基準定位
(一)生命度等級
生命度的概念最初見于生物學領域,后逐漸被運用于語言學研究中。在語言學領域中的生命度,是指反映在語言中生命范疇的活力等級。從詞法、句法到篇章結構,語義都會受到生命度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生命度在語言中覆蓋面的增廣、內(nèi)涵的豐富,現(xiàn)代語言學者們將生命度與現(xiàn)代漢語相結合,不斷找尋合適的切入點展開研究。[6]如趙瑞蘭(2007)[7]等人從詞法角度去研究漢語名詞的生命度問題,楊海明(2007)[8]、高莉萍(2005)[9]等人從句法角度研究漢語句法與生命度的關系問題,楊海明和康嬋媛(2017)[10]等人從不同類型詞語功能角度研究生命度定位與擺度的相關問題。本論文在前人對語言學領域下生命度的研究基礎上,選擇的生命度等級為“人類社會>人>動物>植物>無生物>抽象概念”。
(二)“搞+NP”語義的基準定義
生命度的基準定位和詞語的本義有關。動詞“搞”的動作意義較強,在“搞”的動作過程中有一系列具體范疇,其中包括動作的施事、受事、場所、方向、方式、憑借、強度等。在這些具體范疇不同等級的生命度對“搞”的動作的影響下,“搞”的基準動作義弱化了,常側重于表達動作之后的結果。根據(jù)前文所說的兩個義項,“搞+NP”的基準定位應當是【人做/設法得到抽象概念】,即“高生(人)+做/設法得到+低生(抽象物)”。常見的“搞+NP”搭配有“搞活動”“搞方案”“搞關系”等。但在真實語料中,“搞+NP”的語義并不局限于基準義,如“搞對象”這類短語組合中“搞”的語義并不是【做/設法得到抽象物】。“對象”是高生命度的人,此類短語組合中的“搞”就偏離了基準定義,變成【建立男女關系】,進入了語義的擺度范圍。因此,當“搞+NP”短語組合中的“搞”的語義偏離基準語義時,語義發(fā)生擺度。
二、“搞+NP”組合的語義擺度規(guī)則
擺度是指圓形類的物體的主軸在運轉時,軸線會在軸承間隙范圍內(nèi)發(fā)生位移,軸線位移的關涉范圍就是擺度范圍。本文所研究的現(xiàn)代漢語動名組合“搞+NP”的語義擺度是指“搞”在SVO語句框架中基準語義偏離原始定位,從而產(chǎn)生新義,發(fā)生擺度。本文中的擺度情況分為零擺度、向上擺度和向下擺度。
(一)零擺度
“搞+NP”的基準定位即是【人做/設法得到抽象概念】。當“搞”在“搞+NP”中的語義符合基準定位時,是零擺度,如“搞研究”“搞關系”等。
(二)向上擺度
當“搞”在SVO框架中“搞+NP”的語義偏離基準定位,動作發(fā)出者為高生命度的人或人類社會,且“NP”的生命度層級逐漸遞減時,我們將其作為語義向上擺度規(guī)則,如“搞對象”。因為只有當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時,才會出現(xiàn)高級生命度的行為方式,“搞對象”具有鮮明的社會文明特征,在原始社會或低生物社會中是不存在此類短語搭配的。
(三)向下擺度
當“搞”在SVO框架中“搞+NP”的語義偏離基準定位,把動作發(fā)出者為低生命度物或自然現(xiàn)象,且“NP”的生命度層級逐漸遞增的情況,作為語義向下擺度規(guī)則。如“炎熱的天氣搞心態(tài)”,發(fā)出者是“天氣”,是一種生命度為零的自然現(xiàn)象,“搞+NP”組合的語義發(fā)生向下擺度。
三、“搞+NP”組合在SVO框架中的語義擺度情況分析
在判定了“搞+NP”組合的擺度規(guī)則后,下面將逐一分析“搞”在SVO框架中“搞+NP”中的每一個義項和語義擺度范疇,并考察“NP”的生命度等級變化與語義擺度是否有關。文中的語料主要選自BCC語料庫,少量選自新浪微博、搜狐網(wǎng)等。
(一)“搞+NP”語義零擺度
搞1:做、干、弄,具有表示從無到有的產(chǎn)生類語義特征。如“搞研究”“搞方案”,動作發(fā)出者是人,接受者為抽象概念,動作是“人們產(chǎn)生出一種東西”,語義強調動作結果。
例句(1):教師在選課題、訂方案、搞研究、出成果的過程中,逐步從經(jīng)驗型向學者型轉變。(BCC語料庫)
例句(2):高燒剛退,他就看圖紙,搞方案,一次次比較,一次次否定,反復斟酌,保證了工程的如期實施。(BCC語料庫)
搞2:設法得到,具有表示從無到有產(chǎn)生的語義特征。如“搞投資”和“搞關系”,動作發(fā)出者是人,接受者為抽象概念,語義強調動作結果。
例句(3):搞投資、做生意都有風險,要有平常心,相信自己的眼睛?。˙CC語料庫)
例句(4):使那些不盡職責的或靠搞關系、交人情、送禮物,甚至搬弄是非、搞兩面派,當面說好話、背后踢一腳的人,很難吃香。(BCC語料庫)
(二)“搞+NP”語義向上擺度
動詞“搞”在SVO框架中的動作由人或人類社會發(fā)出,“搞+NP”的語義偏離,且“NP”的生命度等級不局限于無生物的抽象概念范疇。
第一類是發(fā)出者和接受者都為高生的人類。
搞3:建立男女關系,介引出動作對象,具有表關系的語義特征。如“搞對象”,動作的發(fā)出者和接受者都是高生命度的人,動作是“發(fā)出者對接受者建立或產(chǎn)生男女戀愛關系”?!案恪弊值幕菊Z義已偏離,語義發(fā)生向上擺度,語義強調動作結果。
例句(5):各人有各人一本經(jīng),做生意的迎財神,當官的趁過節(jié)放假去串門,年輕人忙著搞對象。(BCC語料庫)
搞4:玩鬧、打鬧,具有表關系的語義特征。如例句(6)中動作發(fā)出者與接受者都是人,動作是“對相熟的人開玩笑地玩鬧”,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6):昨天我也干了一件惡搞他的事情,倆人總算扯平了?。˙CC語料庫)
搞5:整治,具有表關系的語義特征。如“搞敵人”“自己人搞自己人”,動作發(fā)出者與接受者都是人,動作是“整治對方或者給對方使絆子”,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7):騎摩托來到基地搞敵人吧,他們動手挺快的。(搜狐網(wǎng)2020年7月5日)
第二類是發(fā)出者為高生的人類,動作的受事是較低生命度的人體器官。
搞6:美化、完善,具有表產(chǎn)生的語義特征。如“搞指甲”“搞頭發(fā)”,動作發(fā)出者是人,接受者生命度降低,為人的身體器官,動作是“美化發(fā)型或指甲”,語義強調動作結果。
例句(8):我想去搞指甲、搞頭發(fā)、行街?。˙CC語料庫)
第三類是發(fā)出者為高生的人類,動作的受事是低生命度的植物和無生命物。
搞7:建設、修建,具有表產(chǎn)生的語義特征。如“搞展覽會”“搞工作室”,動作發(fā)出者是人,受事為低生命度物,“搞”的語義變成不僅僅是從無到有的產(chǎn)生,也可以是在原有基礎上建立和修建。
例句(9):搞展覽會的時候,媽媽每天很晚才回家。(BCC語料庫)
搞8:傳送、拿來,具有表傳遞運輸?shù)恼Z義特征。如“搞蔬菜”“搞啤酒”,動作發(fā)出者是人,受事為生命度較低的植物或無生命的物質。動作是“拿來東西”,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10):前兩年,鎮(zhèn)上人們成立了個“蔬菜生產(chǎn)合作社”,搞蔬菜流通,也搞加工。(BCC語料庫)
例句(11):搞啤酒搞來了四箱呢,還好不是一桌子茅臺。(BCC語料庫)
搞9:栽培、種植,具有表產(chǎn)生的語義特征。如“搞小麥”“搞馬鈴薯”,動作發(fā)出者是人,受事為生命度較低的植物。動作是“栽種或培養(yǎng)農(nóng)作物”,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12):同時這個縣還抓豐產(chǎn)典型,搞小麥示范片6.4萬畝,馬鈴薯示范片1萬畝。(BCC語料庫)
第四類是發(fā)出者為高生的人類,動作的受事是無生命的抽象概念。
搞10:從事、進行,表動作持續(xù)發(fā)展的語義特征。如“搞語言學”“搞哲學”,動作發(fā)出者是人,受事為無生命的學術專有名詞,動作是“進行/從事一項工作”,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13):了解文字和語言的關系,對我們搞語言學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BCC語料庫)
搞11:推行、奉行,表動作持續(xù)發(fā)展的語義特征。如“搞團結”“搞黨風廉政教育”,動作發(fā)出者是人,受事為無生命的抽象名詞,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14):絕大多數(shù)干部和黨員要團結不要分裂,堅持在毛主席的正確路線基礎上搞團結。(BCC語料庫)
(三)“搞+NP”語義向下擺度
動詞“搞”在SVO框架中的動作由低生物或自然現(xiàn)象發(fā)出,“搞+NP”的語義偏離,且“NP”的生命度等級不局限于無生物的抽象概念范疇。
第一類是發(fā)出者為具有實在意義的低生物,動作的受事可以是不同生命度等級的生物或沒有生命度的物質。
搞12:擾亂、打擾,具有表關系的語義特征。如例句(15)中動作的發(fā)出者是較低生命度的動物,動作接受者是高生的人,動作語義是“對人在精神層面的干擾、擾亂”,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15):多謝我的狗搞我搞得不得安寧。(BCC語料庫)
搞13:帶來、拿來,具有表傳遞運輸?shù)恼Z義特征。例句(16)中動作的發(fā)出者是動物,動作受事是無生命物,動作是“小貓帶來了一個瑜伽球”,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16):小貓搞了個瑜伽球來。(BCC語料庫)
第二類是動作發(fā)出者為無生命物,動作的接受者可以是不同生命度等級的生物或沒有生命度的物質。
搞14:購買、儲存,具有表得到的語義特征。例句(17)中動作的發(fā)出者“企業(yè)”是本身不具有生命、但可以指稱一個團體或成員的無生命物,動作受事“種子”是無生命物質,動作語義是“企業(yè)購買或儲存種子從而進行包裝販賣”,語義強調動作結果。
例句(17):所以僅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十幾家番茄加工企業(yè)就在當?shù)貛鹆艘慌惴N子、運輸、包裝、服務等的小企業(yè)。(BCC語料庫)
搞15:推動、運作,具有持續(xù)動作的語義特征。例句(18)(19)中動作的發(fā)出者“公司”“部門”是可以指稱一個團體或成員的非生命體,受事“發(fā)展”“信息化”是無生命的抽象概念,動作語義是“公司要推動發(fā)展、要運作”,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18):上市公司搞發(fā)展再融資,這很正常,但搞項目要有周密的計劃性。(BCC語料庫)
例句(19):有些地方和部門搞信息化,錢投進去了,架子搭起來了,戲卻沒能唱起來。(BCC語料庫)
第三類是動作發(fā)出者為不具體的抽象概念,動作的接受者可以是高生的人類或抽象概念。
搞16:研究,具有持續(xù)動作的語義特征。例句(20)中動作的發(fā)出者“時代”是無生命的抽象概念,“文學”是無生命的專業(yè)名詞,動作語義是“研究文學學科”,語義強調動作過程。
例句(20):現(xiàn)在的時代搞文學似乎不是聰明之舉,我們行里的人都自嘆別無他能,才不得不搞文學。(BCC語料庫)
搞17:改變、變得,具有表產(chǎn)生的語義特征。例句(21)中動作的發(fā)出者“天氣”是無生命的自然現(xiàn)象,“我”是高生的人,動作語義是“天氣改變?nèi)说纳眢w狀況”,語義強調動作結果。
例句(21):這天氣搞得我一個月感冒兩次,到現(xiàn)在還沒好徹底?。˙CC語料庫)
四、結語
本文以“搞”字為例,分析了“搞+NP”動名組合在SVO框架中的語義基準定位和擺度規(guī)則,并結合真實語料具體分析了“搞”的語義擺度情況,得出結論:“搞+NP”在SVO框架中的基準語義是【人做/設法得到抽象概念】。當動作發(fā)出者是人且語義是“做/設法得到”時,屬于語義的零擺度范疇,語義有2項;當“搞+NP”的動作發(fā)出者的生命度高,“NP”的生命度層級逐漸遞減,且語義偏離,屬于語義的向上擺度范疇,語義有9項;當“搞+NP”由低生命度物或自然現(xiàn)象發(fā)出,“NP”的生命度層級逐漸遞增,且語義偏離,屬于語義的向下擺度范疇,語義有6項,同時也發(fā)現(xiàn)“搞+NP”中“NP”的生命度等級變化與其語義擺度情況也緊密相關。
作者簡介:殷祎佳子(1997—),女,漢族,新疆石河子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參考文獻:
〔1〕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
〔2〕羅竹鳳.漢語大詞典(第六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4〕劉瑞明.談泛義動詞的釋義——兼評《漢語大詞典》“作”字釋義[J].辭書研究,1991(3):25-33.
〔5〕鄭漫.泛義動詞“搞”研究[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16.
〔6〕吳敏.“打+NP”的生命度定位與擺度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6.
〔7〕趙瑞蘭.漢語名詞生命度初論[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8〕楊海明.生命度與漢語句法的若干問題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07.
〔9〕高莉萍.生命度對漢語句法語義的制約和影響[D].天津:天津大學,2005.
〔10〕楊海明,康嬋媛.生命度定位與擺度對詞類功能擴張的影響——以漢語工具詞的兼類為例[J].中國語文,2017(5): 55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