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
我經(jīng)常跟朋友說,“吃到飽”絕對不合乎生活美學,應該是有所品味地去吃,很精致地去吃,不要把“吃到飽”作為食物的唯一目的。
我提過對新竹最深的記憶是城隍廟,因為那邊的米粉和貢丸,我在別的地方都吃不到。看來簡單的米粉,你會體認到其中有不同的手工處理,從質(zhì)感、咬勁、很Q的感覺,你馬上會知道這是新竹最好的米粉,而且就是某一家的產(chǎn)品,別家都做不到。好吃的貢丸是用非常好的瘦肉朝同一個方向攪拌打出來的,所以里面非常緊。不好吃的貢丸咬下去松泡泡的,沒有緊的質(zhì)感,也不會看到肉丸內(nèi)里是朝一個方向在旋轉(zhuǎn)。
我會尊敬把一碗好吃的貢丸湯端到面前的這個人,他在這個社會里有一個被我尊敬的地位,因為他把一個東西做好了。生活里,各行各業(yè)的人都會被尊敬,因為他把米粉做好了,他把貢丸做好了,他不是一個空口說白話、講一大堆空洞理論,而最后踏實的事情都做不好的人。
所以我不一定尊重這個社會里面做大官的人、有權力的人,或者有財富的人,但我尊敬每一個對他自己的專業(yè)認真的人。一個總統(tǒng)可以對他的專業(yè)認真,一個賣貢丸的人也可以對他的專業(yè)認真,他們在生活上是平等的。
(曉曉竹摘自長江文藝出版社《品味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