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發(fā)祥
文章靠語言傳情達(dá)意,因此一篇文章能打動讀者,除了嚴(yán)謹(jǐn)?shù)臉?gòu)思、清晰的邏輯外,語言的表達(dá)與運用同樣至關(guān)重要?!罢Z不驚人死不休”是“詩圣”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的態(tài)度,這句話對我們寫文章同樣具有借鑒價值。精心錘煉打磨語言,能讓文章深入人心,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具體到文章寫作中,如何讓語言活起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
運用技巧一:活用句式,趣味盎然
一段動人的文字,并非一定是使用了華麗的辭藻,有時僅僅是因為采用了新奇別致的句式。
【課文筆法】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選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這段描寫景物的文字可謂樸實無華,讀起來卻活潑輕快、趣味盎然。其中“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用兩個“不必說”宕開一筆,為的是突出后面“單是”的內(nèi)容。既然“單是”就已趣味無窮,可見百草園的佳趣定然比比皆是。
【仿寫片段】
家鄉(xiāng)的變化可真大?。〔槐卣f曾經(jīng)光禿禿的山坡,如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樹木;也不必說往日令人聞之色變的臭水溝,現(xiàn)在變成了一條條清澈的溪流。單是家家戶戶的門前屋后收拾得干凈整潔,花木盆景點綴其中,就讓人的心情格外清爽。
運用技巧二:巧用修辭,增強美感
如果說文從字順是文章語言的基本要求,那么,生動形象、充滿美感則是文章語言的高級追求。恰當(dāng)?shù)厥褂眯揶o手法,是達(dá)到語言高級要求的途徑之一。
【課文筆法】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選自《春》
這段詩一般充滿美感的文字,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展現(xiàn)了景物的特點,突出了抒發(fā)的情感。先來看比喻修辭手法的運用:寫花色鮮艷,不直接說桃花紅、杏花粉、梨花白,而是用“火”“霞”“雪”來比喻,充分地調(diào)動起了讀者的想象力,那火的熾烈旺盛,霞的輕柔艷麗,雪的高潔純凈,同時映入讀者的腦海中,富有畫面感。再看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將競相開放的花寫活,栩栩如生,而且這一句前后回環(huán),再加上帶有北方風(fēng)俗味兒的詞語“趕趟兒”,又把百花競放之狀形象化、神態(tài)化。整段文字長短句結(jié)合,讀起來節(jié)奏明快,再加上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其充滿韻味。這段文字就像一首詩,鮮活靈動地描繪出了色彩斑斕的畫面,美感撲面而來。
【仿寫片段】
夏天,桃花澗的流水清澈見底。桃花澗成了孩子們?nèi)鰵g玩耍的自由天地,逮小蝦、捉小魚、打水仗……緩緩流淌的澗水洗去了疲勞,帶走了憂傷,銀鈴般的笑聲落到澗水里驚動了水里的游魚,飄到樹上引來了小鳥的啁鳴,飛到岸上招來了誰家爸媽的數(shù)落……
運用技巧三:錘煉用字,一語傳神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中一個“綠”字,使得無限春光境界全出,成了詩詞煉字的千古佳句??梢?,鮮活的語言離不開精準(zhǔn)的用詞,它能一語傳神,刻畫時生動形象,描寫時細(xì)膩逼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課文筆法】
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窗?,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兒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hù)婦。山尖全白了,給藍(lán)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選自《濟(jì)南的冬天》
這段文字中動詞的選用個個精準(zhǔn)?!皹浼鈨荷享斨击賰喊谆ā?,山尖“給藍(lán)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頂”“鑲”“穿”這幾個動詞給了我們這樣的印象:眼前的景象,是山尖、樹尖、山坡和雪有意為之,它們都是能工巧匠,共同裝扮濟(jì)南的冬天。精準(zhǔn)的動詞,鮮活了語言,寫活了景物,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仿寫片段】
我們班的球王來了!只見他一個彈跳,截住了空中飛來的籃球,他左躲右閃,接連繞過對方球員的阻攔,直沖籃筐下,迅速翻手一扣,那球像個聽話的小精靈似的乖乖地進(jìn)了球網(wǎng)。球場四周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