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鄭
在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一家人連連說“此生無憾”“別無所求”;孩子入學一個月后,父母雖感到惋惜但還是坦然地接受了孩子退學復讀的決定。這中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我們從2021年5月下旬開始說起。
那一天,L媽帶了好幾個人來找我,希望我能幫她們幾家準備高考的孩子做志愿填報指導。那本是我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段,但L媽是我從小一起長大的老友,對她的所托我自然是義不容辭的。
高考前后我對她們及其孩子進行了幾次指導,經過充分的協(xié)商交流之后,她們的孩子都順利完成了志愿填報工作,并在不久后陸續(xù)如愿拿到了各自的錄取通知書。
8月份的時候,她們幾個家庭一起請我小聚。在飯桌上,家長和孩子連連舉杯慶祝。小M一家尤其激動,M媽M爸連連說了好幾次“此生無憾”“別無所求”。就在那熱鬧的氣氛中,我應邀加入了他們的微信群。
此后不久,家長們開始在群里“曬”送孩子們去上學的圖片和視頻,北京、成都、青島……快樂在天南地北間延續(xù)。其中,小M在9月初去北京上學時,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陪著去的,照片和視頻里的他們是那樣的滿足和快樂。一切都很完美,直到10月3日。
這一天上午,正在悠享國慶節(jié)假期的我被M媽發(fā)在微信群里的一條消息“炸醒”——
此時離開學才過去一個月!
M媽在微信群里還做了深刻的反思,認為孩子退學的主要原因一是全家沒能嚴格認真按照我的要求,即以孩子自主選擇為主去填報志愿;二是孩子沒有認真、深入地思考大學四年可能遇見的問題及困難,入學后無法適應學校的嚴格管理,內心充滿了抗拒。
在后面的交流中,M媽告訴我,小M在經歷這一次波折后,更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復習的努力程度和自覺程度遠超過高三的時候;他們一家人也將繼續(xù)全力支持孩子。這樣的后續(xù)讓我感到了欣慰。
單從小M一家當前的狀況來說,退學是一個錯誤決策之后的及時止損。從小M的長遠發(fā)展來看,這必將只是小M人生歷程中的一次小小波折。作為后來者的考生和家長讀者們,應該從這樣的一個案例中汲取經驗教訓。
簡單地說就是一句老話:一定要盡早了解專業(yè)和大學,了解自己,理性選報。
我們仍以小M的選報為例展開說明。
我們先從M媽M爸的角度來看。事實上他們并非全然“誘導”孩子去做選擇。而且為人父母者,必為孩子計深遠。M媽M爸給小M推薦的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從學校的位置、實力和在校生的待遇(按M媽的說法,報到的時候內褲和襪子都不用帶,空手去就可以,每個月還有兩千多元的津貼)來看就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再考慮到該校畢業(yè)生令人艷羨的就業(yè)去向和就業(yè)待遇,這個選擇簡直是好上加好。
我們再從小M的角度來看。小M高考后才開始思考志愿填報的問題,更是在分數(shù)出來之后才進入狀態(tài),顯然是沒有辦法做到認真、深入地思考大學四年可能遇見的問題及困難的。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是一個不喜歡受到嚴格管束的人,并不適合選擇中國消防救援學院這樣一個強調“嚴格按照紀律部隊建設標準”培養(yǎng)學生的院校。而且從外在條件看,小M本身是一個高大帥氣的小伙子,個人的身體素質、形象氣質等各方面都非常符合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小M很自然地就被父母推薦的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吸引,從而決定選報該校。
之后小M順利通過了政治考核、體格檢查、心理測試、面試,并以壓線的成績獲得錄取。可以說,如果小M本身的性格也適合就讀中國消防救援學院,那這必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結果。但“如果”終歸輸給了現(xiàn)實。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
作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我國第一所專門的消防救援本科院校,是應急管理部直屬的唯一“國字號”高等院校,是應急救援主力軍培訓基地、黨和人民忠誠衛(wèi)士的成長搖籃。
學院前身為1978年9月成立的黑龍江省森林警察總隊教導隊,在經過40余年的接續(xù)發(fā)展后,學院構建了以森林防滅火為核心,黃金地質勘察、水電建筑、橋梁工程和搶險救援為支撐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累計為軍地輸送5萬余名應急救援專業(yè)人才。先后參與黑龍江、內蒙古、山西等地重特大森林火災撲救和云南魯?shù)榈鹊氐牡卣馂暮岆U任務。
學院堅持紀律部隊建設標準,實行青年學生入學即入隊、學員供給制待遇保障、畢業(yè)后定向選拔分配到消防救援隊伍等一系列特殊政策。
開設專業(yè):消防指揮、消防工程、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消防政治工作6個本科專業(yè)。
報考須知:
1.考生的年齡不超過22周歲(截至當年8月31日);
2.考生須參加生源地省級消防員招錄工作辦公室組織的政治考核、體格檢查、心理測試、面試,結論均為合格;
3.報考消防指揮(直升機飛行與指揮)的考生,體格檢查、心理測試還需滿足《民用航空人員體檢合格證管理規(guī)則》Ⅰ級體檢合格證的醫(yī)學標準要求;報考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直升機維修與工程)的考生,要求無色弱。
4.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招生錄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進行。未被錄取的考生,不影響其在后續(xù)批次被其他高校錄取。
5.考生入學后,經復核復檢合格者取得學籍,辦理加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手續(xù),享受學員待遇,按標準發(fā)放津貼、伙食補助以及消防救援隊伍制式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
6.學員畢業(yè)并通過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會同應急管理部組織的統(tǒng)一考試,原則上按照屬地分配原則,錄用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干部。
(以上內容出自中國消防救援學院官網,有刪改,考生如有報考打算,請移步學校官網,以官網上的最新信息為準)
通過這個案例,我總結了志愿填報的幾個原則,希望對2022屆的考生和家長有所幫助。
提早開始準備志愿填報
初中開始不算早,高三開始也不算晚,有一年的時間會比較充裕。如果還沒有開始,那現(xiàn)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很多考生和家長習慣在高考后,甚至是分數(shù)出來后才著手進行志愿填報工作。這樣做自然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不知道分數(shù)的確沒有辦法確定最后能填報哪些院校。但這樣操作的家長和考生多半會忙到焦頭爛額,最后在無比糾結中匆匆完成志愿填報。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考生和家長都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現(xiàn)實問題,那就是時間緊迫。
以廣西為例。參考往年的情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廣西高考志愿填報近年來一直保持著一個穩(wěn)定的節(jié)奏——從高考結束到志愿填報截止(不考慮征集志愿,下同),共24天;從成績公布到志愿填報截止,則僅有9天。即便是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這個節(jié)奏也沒有改變。
在這短短的24天甚至9天的時間內,考生和家長需要了解全然陌生的志愿填報規(guī)則,掌握志愿填報方法,深入了解數(shù)十所甚至上百所高校以及相應的專業(yè),做出最后的選擇。這個選擇,將決定考生未來四年學什么、在哪里度過,還將持續(xù)影響到考生未來會有怎樣的職業(yè)生涯。這樣重要的一個抉擇,假如只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來倉促決定,未免太對不起此前寒窗苦讀的十二載。
真正做到以考生為主,家長為輔
父母再好再能干,也不應該替孩子選擇結婚對象,選報院校和專業(yè)也是一樣的道理。
對家長來說,在做好后勤工作,提供建議和意見的同時,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勇于放手讓孩子去選擇。不要擔心孩子的想法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如果家長一直大包大攬,孩子什么時候才能獨立成長?
對考生來說,不要覺得志愿填報很麻煩,覺得讓家長做就好,反正父母總是為自己好的,不會害了自己。要知道,在志愿填報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選擇過程中,學習了解自己,認識社會,學會權衡與取舍,才能逐漸走向成熟。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現(xiàn)代社會中,培養(yǎng)自己做選擇的能力,或許才是志愿填報中更有價值的部分。
特別強調,考生要“真正”參與,而不是僅僅拿著父母提供的資料做選擇。
盡量以興趣為主,兼顧學習能力與就業(yè)需求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院校和專業(yè)的選報一定要考慮考生自身的興趣愛好,這是大家都認可的。但在實際操作時,不少考生或是沒有興趣愛好,或是以一知半解的職業(yè)為興趣,或是只有淺層次的、易變的興趣;而不少家長重點考慮的則是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問的都是什么專業(yè)好找工作、最能賺錢、最容易考公務員等問題,這當然無可厚非,但假若忽視了考生個人實際,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因此,我特別強調志愿填報一定要分清主次,必須以考生的興趣為主,在此前提下再來考慮考生個人的學習能力與就業(yè)需求。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興趣”指的是“職業(yè)興趣”,是適合發(fā)展成為職業(yè)的興趣。人的興趣體現(xiàn)著人的個性,而人的個性與職業(yè)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同職業(yè)對從業(yè)者的人格特征的要求是有差異的??忌稍趯W校老師的指導下,做一些職業(yè)興趣測評,以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是否與職業(yè)興趣重合,或者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興趣。
一定要有所取舍和妥協(xié),清楚底線所在
志愿填報沒有標準答案,懂得取舍才能在各種限制下找到屬于自己的最優(yōu)解。
和小M一起來咨詢的孩子中,有一個孩子得到了心儀的四川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被錄進了社會學專業(yè)。雖然這個專業(yè)并不是她想要的,但她也很滿意了。因為在填報的時候,她就和家長達成了共識:分數(shù)沒有優(yōu)勢,如果想被四川大學錄取,那就要接受調劑到任何專業(yè)的可能。另一個孩子放棄了“985工程”院校,以高出院校投檔分三十多分的成績被錄進了中央財經大學的王牌專業(yè)。這些都是在認真思考后做出的取舍。這樣的志愿填報都是比較成功的。
在填報志愿時,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清楚自己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比如看中了公費師范生的好,那就要接受它背后的限制條件;想要上熱門專業(yè),那就要放棄“不浪費每一分”的想法,預留足夠的分數(shù);等等。
·寫在最后的話·
需要所有家長和考生清醒地知道的是,即使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準備,我們仍需要有接受失敗的心理準備。
俗話說得好,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了才知道。在真正去就讀以前,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只能算是紙上談兵。仍以小M為例,在填報志愿之前,他并非完全不知道中國消防救援學院的要求比較嚴格,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但那時,他能想到的嚴格,或許只是高一入學時軍訓級別的嚴格,因而覺得沒問題,自己肯定能接受的,誰知道軍事化管理比預想中的要嚴格。因此,我們在前期做的一切工作,都只能降低失敗的概率,不能保證百分百讓你找到自己“一生的真愛”。但這些工作依然是值得的,你所做的一切,都讓你離自己的理想更近一步,哪怕最后發(fā)現(xiàn)不合適,你也知道正確的方向在哪里,應該怎么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