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科學信息技術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微信軟件更是滲透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新媒體社交背景下,微信以強大的互動性成為了當前人們十分喜愛的社交軟件之一,用戶量更是逐年增長,當然這一優(yōu)勢也給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的推廣、應用等功能提供了大量的機遇和挑戰(zhàn),比如將微信公眾平臺與圖書館管理相結合,不僅能夠有效減緩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能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還能給用戶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服務。
(一)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當前圖書館若還是按照以往的管理方式來實施,那么不僅無法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也會影響圖書館后期的發(fā)展。再加上圖書館是全民閱讀的主要場所之一,想要得到更好發(fā)展,則需要對其加以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1]。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微信也得到了明顯的發(fā)展,短短幾年便獲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對此,我們需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利用微信平臺的優(yōu)勢,打造具有圖書館發(fā)展特色的微信公眾號平臺,這樣既能突出微信的價值和作用,也能進一步促進圖書館的發(fā)展。
(二)有利于宣傳圖書館。微信自身便具有十分強大的宣傳功能,巧妙運用微信,圖書館則不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便能輕松完成推廣宣傳。同時,圖書館也可以結合自身的特色服務,借助微信公眾號向讀者推送與之相關的文章,這樣也能讓更多運用微信的人來關注圖書館服務特色。另外,圖書館也可以按時按期舉辦閱讀活動,安排好時間和計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感受閱讀的魅力。
(三)有利于圖書館樹立品牌。由于每個圖書館機構都有屬于自身的品牌特色。如何能夠在眾多圖書館機構中發(fā)揮自身的魅力和價值,則需要建立適合自身發(fā)展特色的品牌形象服務。微信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社交軟件,不僅能夠傳遞信息,也具有一定的互動性。用戶可以借助微信來了解公眾號,即便是以前從未參與任何圖書館閱讀活動的讀者,都能利用視頻、圖象等加以了解,從而豐富圖書館的文化建設,提高圖書館在讀者心中的吸引力。
在對圖書館進行管理時,若是能夠巧妙運用微信公眾號,不僅能夠促進微信與圖書館的互動性,也能方便讀者進行閱讀,同時也可以發(fā)揮微信公眾號的優(yōu)勢和作用。
(一)創(chuàng)新排版,設置界面。根據以往的圖書館管理情況來看,若是想要更多地用戶來關注微信公眾號,則需要在借助微信公眾號傳遞信息時突出重點內容,制定新穎的標題來吸引讀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便需要著重設置界面,這樣也就可以讓讀者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再加上清新脫俗的微信內容編排的輔助,定能讓讀者眼前一亮。
(二)強化與用戶互動性,了解用戶的喜好和興趣。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需要自主選擇信息,以此來完成信息發(fā)布形式的優(yōu)化,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體現(xiàn)出專業(yè)性[2]。對此,為了能夠與用戶之間進行友好互動,當用戶進入到微信公眾號之后,可先加強用戶的體驗感,與用戶取得聯(lián)系,之后在根據數據、信息的反饋來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同時,也可以針對用戶的喜好和興趣來推送適合的文章,借此來進一步創(chuàng)新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
(三)豐富用戶的選擇權,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在運用微信公眾號推送信息時,需要將微信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促使用戶能夠主動搜索圖書館公眾號,這樣用戶便能獲得自主選擇的權力。另外,微信公眾號平臺在圖書館運行時,也要對每天推送的內容、數量有一個全面的掌控,以此來確保內容的質量,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服務,進而為圖書館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
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出現(xiàn)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尚未解決。根據相關數據可以看出,一些微信公眾號平臺所推出的內容大同小異,形式等各個方面也十分單一和固定化,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僅不符合當代人們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層面,也無法促進圖書館管理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缺乏優(yōu)質的服務內容。當前我國大多數地區(qū)已經建立了一些具有特色服務性質的微信公眾號平臺,但在這個微信公眾號平臺中所提供的內容和服務性質卻十分相似,比如云閱讀等,甚至還有一些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內部結構都是照搬照舊[3]。這樣一來,雖然短期內能給人們帶來便利,但長期如此,不僅不能突出各個圖書館管理的優(yōu)勢和作用,也會影響圖書館后期的發(fā)展。再加上,服務內容單一、固定,缺乏創(chuàng)新性,不利于今后的推廣和宣傳,也會讓讀者產生不好的體驗感受。
(二)缺乏專業(yè)性的工作人員。由于微信公眾號平臺服務是現(xiàn)代化新出的一種服務平臺,不同于市場上其他的微信公眾號平臺,以至于十分缺乏專業(yè)性工作人員的扶持。另外,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員在資源的運用和選擇上也都習慣借鑒,以及一些老員工因為年齡偏大,無法及時掌握和了解微信公眾號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方式,也沒有對其進行相應的培訓和學習。這些都會對微信公眾號平臺的運行和信息推廣造成較大的影響。
(三)缺乏安全性。部分微信公眾號平臺在運用的過程中還有所欠缺,一般都是通過朋友微信推送、二維碼掃描,輸入圖書館的名稱便可對其關注,然后就能進入到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中,之后就可以隨時了解該圖書館的信息和情況。但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會讓一些目的不純的人借助非法手段了解用戶信息,進而對圖書館造成負面影響。
(四)信息推送效果不高。結合相關數據可以看出,一些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在信息推送等方面的效率并不高,不僅推送速度較為緩慢,而且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性,以至于大多數用戶的熱情會被慢慢消耗。另外,缺乏有效的傳播方式。部分用戶并不了解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所以也不會主動去關注、了解,更加不會與之互動和交流,自然也會影響平臺的運用和發(fā)展。
(一)落實名稱、LOGO、文案設計等方面的工作。圖書館在建立屬于自身的微信公眾平臺的過程中,先明確平臺的標志、排版、內容以及名稱,這樣才能將自身最大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進而滿足讀者的需求。對此,需要科學合理地建設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一是微信公眾號的名稱,一般情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名稱都是取自圖書館的名字,能夠讓讀者快速了解微信公眾號的性質與作用是什么;二是微信公眾號的標志,通常會選擇和圖書館相關的物體、圖片等,比如,圖書館外形相似的形狀等,幫助用戶和讀者能夠快速分辨微信公眾號平臺存在的價值;三是微信公眾平臺的排版和內容設計,必須要以用戶的需求為基礎,比如設置新書推薦、信息簡介以及信息查詢等,以此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盡快以簡潔明了、清楚便捷為主,這樣有利于提高用戶的體驗感,使用戶能夠快速獲取有用信息。
(二)根據圖書館的實際需求,建立微信公眾號平臺服務流程。為了能夠滿足用戶的各項需求,在建設微信公眾號平臺的過程中,需要將其劃分為以下兩種,即服務類型平臺與訂閱平臺。一是服務型平臺,服務類型平臺指的是用戶可以借助這個微信公眾號平臺來查詢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同時也可以與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溝通和了解,管理人員也可以及時幫助用戶找到相關信息,以此來提高圖書館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能較好地滿足用戶的各項信息咨詢需求;二是訂閱平臺,主要作用便是給用戶推送適合的信息,比如圖書館的新書、講座信息、開門閉館時間、借閱守則等等,用戶便可借助這個平臺來了解相關信息,之后想要借閱、進入圖書館、參與獲得等都能盡快獲得消息,這樣也能幫助用戶節(jié)省時間[4]。站在圖書館的角度來看,圖書館也可以借助這個平臺來充分了解用戶的具體需求,從而再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優(yōu)化措施,豐富圖書內容和服務模式,促進圖書館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根據用戶的閱讀訴求,完善微信服務功能。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并獲取用戶的相關信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獲取用戶對于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優(yōu)化意見和想法,這樣不僅能夠為圖書館后期發(fā)展和服務提供方向,也能加強圖書館的管理質量,從而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5]。對此,圖書館在建立微信公眾號平臺的過程中,要格外重視用戶反饋環(huán)節(jié),使用戶能夠在這里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為圖書館的建設發(fā)展提供寶貴的意見,而管理人員也需要按時按期閱讀用戶的想法和建議,并對其加以優(yōu)化個改善,確保圖書館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四)基于常規(guī),突出特色化微信服務。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平臺既能幫助用戶及時查詢相關信息、推送適合的文章、與客服人員取得聯(lián)系,還能為其提供特色化的微信服務模式。如圖書館將舉行愛國主義的講座,便可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來發(fā)布講座的相關信息、時間等,同時也可以為用戶推送與之相關的書籍等,這樣用戶在閱讀相關書籍的過程中,也能將其帶入到講座中,從而更好地了解書籍和講座的內容,進而提高用戶的體驗感。
總而言之,科學技術正在不斷的發(fā)展,微信等現(xiàn)代化社交軟件也慢慢融入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為了能夠促進圖書館的進一步發(fā)展,圖書館也應當緊跟當前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將其與微信相融合,建立科學合理的微信工作號平臺,以創(chuàng)新、改革、提高為基礎,滿足各個人群對于數據的需求。同時深度了解和分析圖書館的內部結構和資源,提出針對性的服務對策,突出其優(yōu)勢和特色,重視用戶的體驗,以此來確保圖書館微信工作號平臺的服務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