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開芬 龍巖人民醫(yī)院 (福建 龍巖 364000)
內(nèi)容提要:目的:分析注水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治療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診治的120例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均60例,對照組采用普通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性闌尾炎手術,觀察組采用觀察組采用注水腸鏡聯(lián)合 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對照組插管時間高于觀察組(P<0.05),插管成功率低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進鏡時間、手術時間低于觀察組(P<0.05);術前、術后兩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比較無意義(P>0.05);術中,對照組VAS評分高于觀察組(P<0.05);兩組住院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無意義(P>0.05);對照組下床活動時間高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P<0.05)。結論:注水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存在可取之處,但也有一定不足。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各個年齡均可發(fā)生,以20~30歲的青壯年發(fā)病率最高,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1]。根據(jù)疾病的臨床特點和病理演變,可將疾病分為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急性復雜性闌尾炎,前者為疾病早期,主要指單純性、化膿性闌尾炎,病變主要發(fā)生在黏膜層或黏膜下層,常見癥狀為炎癥滲出、水腫[2]。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已成為治療急性闌尾炎的主要手段,可有效控制疾病發(fā)展,但會損壞闌尾的結構性,損傷器官功能,還可能會引起切口感染、切口疝、腹部感染等并發(fā)癥[3]。內(nèi)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屬于一種新型的微創(chuàng)內(nèi)鏡治療術,改變了傳統(tǒng)上以“切”治療疾病的模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闌尾功能[4]。但近年來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闌尾開口較狹窄,當出現(xiàn)急性炎癥水腫時,腸道準備不佳、插管難度增加、闌尾腔沖洗效果不理想,可能會影響臨床效果[5]。本研究認為注水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可改善上述現(xiàn)象,為了證實這一觀點,選取了120例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診治的120例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60例)、觀察組(n=60例),對照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20~73歲,平均(46.22±10.57)歲;發(fā)病時間5~44h,平均(24.22±6.50)h;疾病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31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9例。觀察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19~74歲,平均(46.40±10.39)歲;發(fā)病時間5~45h,平均(24.67±6.42)h;疾病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32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本研究所選病例均經(jīng)患者知情同意,且經(jīng)單位倫理委員會批準通知。
納入標準:影像學檢查為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者;不存在嚴重功能障礙者;患者意識清醒者。
排除標準:不能接受內(nèi)鏡檢查者;患有嚴重感染性疾病者;有開腹手術史者。
對照組采用普通腸鏡(OLYMPUS,CF-H260AI)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性闌尾炎手術,在腸鏡頂端裝好錐形帽,并將腸鏡從肛門進入患者腸腔,循腔進鏡至回盲部,觀察患者回盲部、闌尾口和闌尾周圍黏膜情況。在透明帽輔助下推開赫氏瓣,暴露闌尾開口,利用導絲或導管進行插管。插管成功后,充分抽吸膿液,若存在糞石嵌頓,利用取石網(wǎng)籃取出,用生理鹽水反復邊沖洗邊抽吸。對于膿液較多、闌尾腫脹明顯、闌尾管腔狹窄者,可置于COOK塑料支架進行引流。
觀察組采用注水腸鏡(OLYMPUS PCF-Q260JI)聯(lián)合錐形帽(徐州市恒大電子有限公司,奧林巴斯D-201-11804)逆行闌尾炎手術,在注水腸鏡頂端裝好錐形帽,并將注水腸鏡從肛門部進入腸腔,循腔進鏡至回盲部,觀察患者回盲部、闌尾口和闌尾周圍黏膜情況,確定闌尾口是否存在充血腫脹、膿液滲出現(xiàn)象。在錐形帽輔助下靠近闌尾口,利用導絲或導管進行插管。其他操作同對照組。
①插管時間和插管成功率:記錄兩組插管時間和插管成功率;②進鏡時間、手術時間:記錄兩組進鏡時間、手術時間;③疼痛情況:評估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總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劇烈;④治療效果:記錄兩組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⑤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記錄兩組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膿腫高、腸梗阻、切口疝、腹部感染等癥狀發(fā)生情況。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22.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對比行χ2檢驗,計量表示方法為±s,組間對比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插管時間高于觀察組(P<0.05),插管成功率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兩組插管時間和插管成功率比較
對照組進鏡時間、手術時間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2。
表2.兩組進鏡時間、手術時間比較(±s)
表2.兩組進鏡時間、手術時間比較(±s)
組別 n 進鏡時間(min) 手術時間(min)觀察組 60 4.65±0.43 25.64±1.28對照組 60 4.05±0.37 24.32±1.30 t 8.193 5.604 P 0.000 0.000
術前、術后兩組VAS評分比較無意義(P>0.05);術中,對照組VAS評分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3。
表3.兩組疼痛情況比較(±s,分)
表3.兩組疼痛情況比較(±s,分)
組別 n 術前 術中 術后觀察組 60 7.02±0.33 7.12±0.45 3.05±0.25images/BZ_60_1288_2626_2305_2782.png
兩組住院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無意義(P>0.05);對照組下床活動時間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4。
表4.兩組治療效果比較(±s)
表4.兩組治療效果比較(±s)
組別 n 住院時間(d) 下床活動時間(h) 體溫恢復正常時間(d)觀察組 60 4.32±0.29 4.06±0.36 2.03±0.39images/BZ_60_213_2973_2303_3129.png
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5。
表5.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人體闌尾腔內(nèi)富含多種微生物,腸壁有豐富的淋巴組織,當闌尾官腔阻塞或細菌入侵后,易發(fā)生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而闌尾作為機體內(nèi)一種免疫調(diào)節(jié)器官,維系著人體健康屏障,因此對于急性非復雜性闌尾炎需要及時治療[6]。內(nèi)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作為治療該病的新型治療方式,治療機制為:在回盲部闌尾做切口,逆行沖洗闌尾腔,并在闌尾腔置入支架,進行引流處置[7,8]。經(jīng)臨床實踐證明,該治療方式具有以下優(yōu)勢:避免切除陰性闌尾,最大程度保留闌尾功能;降低手術對闌尾的免疫功能的影響;另外治療費用相對較低,可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但在進行手術時,對于腸鏡與透明帽的選擇尚未有明確定論[9,10]。
本研究中,對照組進鏡時間、手術時間低于觀察組(P<0.05),說明注水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會延長手術時間。注水腸鏡檢查時對圖像清晰度的要求較高,且在操作過程中需要進行注水、抽吸,因此相比于普通腸鏡,注水腸鏡的進鏡時間、手術時間相對較長。另外手術中所用的錐形帽,和普通透明帽相比,視野較差,抽吸時易發(fā)生堵管,進一步延長了進鏡時間、手術時間。本研究中,對照組插管時間高于觀察組(P<0.05),插管成功率低于觀察組(P<0.05),說明注水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能降低插管時間,提高插管成功率。錐形帽的錐形口徑設計有助于插管,從而縮短插管時間,提高插管成功率。
本研究中術中,對照組VAS評分高于觀察組(P<0.05),說明注水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能減輕患者術中疼痛感。在進行內(nèi)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時采用普通腸鏡尋腔進鏡至回盲部時,需要注氣,不僅使腸壁張力提高,還可能引起腸腔成角、成襻,使操作難度加大,且牽拉時可能會造成腸壁缺血,加重患者疼痛感。但注水腸鏡通過注水的方式充盈腸腔,利用水流的重力,增加腸腔角度的平滑程度,減少成角、成襻發(fā)生風險,降低手術中牽拉力度和次數(shù),減輕患者疼痛感。另外錐形帽的錐形口徑設計能降低插管難度,一定程度減輕術中疼痛感[11,12]。而兩組住院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無意義(P>0.05),說明注水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對患者的住院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的影響較小。對照組下床活動時間高于觀察組(P<0.05),分析原因:當患者術中疼痛感降低,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影響變小,有助于縮短下床活動時間[13-15]。本研究中,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觀察組(P<0.05),說明本研究所用術式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錐形帽的錐形口徑設計能在提高出口水流壓力,增強沖洗闌尾口糞石的力度,且通過注水腸鏡降減少術中牽拉力度和次數(shù),有助于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綜上所述,注水腸鏡聯(lián)合錐形帽逆行闌尾炎手術可降低插管時間,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術中疼痛感,縮短下床活動時間,減小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但會延長手術時間與進鏡時間,在臨床工作中,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慎重選擇手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