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晨
(山東泰安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泰安 271000)
在建筑工程中合理應用模板施工技術是保證清水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和美觀性的關鍵。因此,施工單位必須以實際工程概況為依據,充分了解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術并合理應用,以此有效保證清水混凝土施工效果,滿足建筑工程建設實際需求和應用需求?;诖?,本文主要分析了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術。
某展覽館房屋建筑工程項目總建筑面積1.44萬m2,總建筑高度23m,包括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其結構安全等級設計為二級,抗震設計防烈度為7度。整體建筑結構比較復雜,平面上的墻體半徑呈現(xiàn)出40~150m順滑過渡的梯度變化,立面上的兩側墻體和門廳呈現(xiàn)出橄欖球形式的凹面,墻體傾斜角度最大值在15°以上。該展覽館建筑外立面的混凝土挑梁、柱和墻體均采用清水混凝土。
為保證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質量和外觀效果,使其表面光潔平整、模板和面板分隔效果良好、穿墻螺栓孔眼整齊規(guī)律、幾何尺寸足夠精準、拼縫足夠嚴密,需要施工單位嚴格控制模板施工。目前,應用在清水混凝土工程中的模板類型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模板類型包括進口維薩板、雙面覆蓋形式的膠合板、鋁模板、鋼模板等。具體施工中,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施工技術要求合理選擇模板類型,以充分發(fā)揮出模板及其施工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滿足清水混凝土以及整體建筑工程的實際施工需求。
目前,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術主要內容包括合理設計模板、按照具體設計參數(shù)加工模板、將模板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并做好堆放和管理、按照工程設計拼裝清水混凝土模板、做好模板的加固處理、清水混凝土澆筑、模板拆除。具體施工中,施工單位要充分重視這些技術內容,并結合工程實際,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技術標準進行施工。
(1)合理選擇模板類型。本工程的清水混凝土蟬縫立面設計投影尺寸是 1 000mm×2 000mm;清水混凝土模板龍骨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邊框、肋板、蓋板、多層板面板和鋼面板,并使用連接螺栓進行連接。表1是模板龍骨選型及參數(shù)情況。
表1 模板龍骨選型及參數(shù)情況
(2)配模設計。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在龍骨和面板邊緣之間預留出3mm寬的縫隙,以便安裝時調整蟬縫。水平方向上的模板主要采用厚度6mm的墊片和M10型連接螺栓將其與相鄰模板豎邊框進行連接,使面板之間緊密接觸。第一層模板的面板需要在龍骨上邊框位置伸出50mm,以便安裝明縫條,下邊框應和面板保持齊平;第二層及以上模板的面板需要在上、下邊框位置各伸出50mm,以便后續(xù)施工調整。
(3)加固體系設計。因格柵龍骨木面板體系剛度較低,所以,在設計中需要將限位鋼管設置到對拉螺栓下方,以減輕體系所受的拉應力,保證固定效果。圖1為本次設計中的格柵龍骨木面板體系對拉加固示意圖。其中,限位鋼管為雙鋼管,借助對拉螺栓和山型卡進行連接,為了保證模板安裝的定位效果,需要在每一塊模板上設置4個拉結點,使用專用連接件和斜撐進行連接。
圖1 格柵龍骨木面板體系對拉加固示意圖(單位:mm)
(1)本工程的格柵龍骨和鋼面板采用等離子切割機進行下料,木面板采用雕刻機進行下料。將木面板邊緣位置切割為斜口,漆面相對,坡口留在背面,完成安裝后,使用玻璃膠處理蟬縫坡口處的嵌縫,并嚴格控制縫寬度。
(2)格柵龍骨加工。木模板格柵龍骨的定位、焊接、加工都在工裝上進行,需要嚴格按照負公差(本次取值為-3mm)進行。按照模板加工設計圖紙,將一個點作為三維坐標原點,按照投影尺寸,在地面上確定位置,然后以其他3個點的高程為依據做出工裝。在確定工裝之后,便可補焊邊框,以邊框定位標記為依據焊接豎肋、橫肋,待定型后再實施終焊。應按照設計尺寸在施工現(xiàn)場切割、安裝木面板。
(3)全鋼板加工。通過UG軟件將鋼面板平面展開,對于十分復雜的位置,需要分割之后再展開,所有螺栓孔眼應與面板共同展開,在實施等離子切割時,應將孔眼位置切割出來。本工程全鋼板加工公差控制在-1~0mm之間。將面板上的3個點用作一個鋼模板平面,按照另一點的高度進行近似弧度初輥,焊接邊框和面板,根據邊框的實際情況進行校行面板的點焊施工。完成邊框和面板焊接施工后,需要依次定位焊接豎肋、橫肋,在確定好形狀后便可實施終焊。在曲率變化比較復雜的位置,需要用液壓頂做形狀矯正處理。
(4)模板的預拼裝和校核工作。完成模板加工后,需要做好尺寸校核和預拼裝工作。單模板校核的主要內容有模板對角線長度校核、邊框弦長和四分點弦高校核。預拼裝校核的主要內容有整體邊框的對角長度、每一個模板的角點高程、每一個模板的角點弦高、邊框弦長、拼縫間隙等。所有校核的允許誤差均為-1~0mm。
鋼格柵龍骨和全鋼模板加工完成后需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并設置專有堆場。在運輸過程中以及進場后,模板都應立放,下口著地,背面依靠支架,在面板之間加設棉氈,模板傾斜角度需控制在6°左右,以避免模板變形。堆場中的模板必須按照具體編號分類放置,不可積壓堆放,同時,應做好防暴曬和防雨措施,以保證模板材料質量。
清水混凝土模板拼裝施工的主要施工流程包括:清理模板→安裝明縫條→涂刷脫模劑→基層清理、找平→側模板吊裝就位→鋼筋綁扎和綁扎質量驗收→安裝對拉螺栓→非清水混凝土一側與模板連接→模板初步就位,做好擰緊和加固處理→全面檢查、調整模板→再一次擰緊→工程質量驗收。
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拼裝的主要工序和施工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模板吊裝施工。采用塔吊吊裝,吊裝的兩根吊繩需保持長度一致,夾角應控制在30°以內。技術人員需要站在外架上牽引模板,使其保持穩(wěn)定,模板體系不可與建筑結構和其他物體產生碰撞。為避免模板吊裝受到損害,需在吊裝現(xiàn)場安排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作業(yè)指揮。模板體系整體落地需放慢吊裝速度,在其下方設置木方,以此保證鋪墊效果。在墻體鋼筋和模板體系之間設置兩個直徑50mm以上的PVC管,將鋼筋和模板隔開,避免鋼筋刮傷模板表面。
(2)安裝對拉螺栓。模板吊裝完成后,便可安裝穿墻螺栓,安裝中,需要將穿墻螺栓輕放入孔,不可刮傷穿墻孔眼。在模板緊固之前,應保證面板對齊,面板校正中,不可在模板正前方進行夾具加固。所有的對拉螺栓都應和面板保持垂直,螺栓堵頭一定要安裝牢固。
(3)制作、安裝洞口模板。本工程的洞口密封模式為整體密封。施工中,需先進行整體框的預加工處理,使其尺寸和洞口尺寸完全相同,厚度和墻體寬度完全一致。然后,將整體框固定到非清水混凝土結構的一面,在洞口周圍粘貼厚度為2mm的海綿條,防止洞口出現(xiàn)混凝土漏漿問題。最后,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安裝清水混凝土模板。
(4)樓層施工縫處理。第一次施工應將明縫條預先設置在模板上部,在完成清水混凝土澆筑之后,形成一個平直的凹槽。第二次澆筑清水混凝土時,需要在模板下口位置安裝新的明縫條,用海綿條將其粘貼好,便可讓成型的模板擠緊固定在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墻體上。
良好的加固處理是保證模板穩(wěn)定性和清水混凝土構件澆筑質量的關鍵。在加固過程中,首先,需要將斜撐鋼管與拉結件連接,做好平面加固;然后,借助對拉螺栓和山型卡將雙鋼管安裝到限位鋼管上,并校核模板位置。在確定模板位置與設計要求相符的情況下,便可擰緊對拉螺栓,讓雙鋼管和模板共同受力,使模板實現(xiàn)良好的固定效果。
為保證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控制澆筑溫度,因本工程施工在夏季,所以,按照行業(yè)規(guī)定和工程的實際情況,將澆筑溫度控制在35℃以內。同時,混凝土材料和拌和要求要保持一致,使其顏色統(tǒng)一,避免出現(xiàn)色差,影響外觀效果。本工程采用一次性澆筑的形式進行清水混凝土澆筑,采用泵送的方式進行對稱連續(xù)澆筑,分層澆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保證澆筑施工質量以及整體清水混凝土構件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和美觀性。
完成清水混凝土澆筑且強度達到設計值的80%以上時,便可拆除清水混凝土模板。拆除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嚴格遵循“先支后拆”和“后支先拆”的原則,先將夾具、穿墻拉管和螺栓松開并拆除,讓模板和清水混凝土結構分開。如果模板局部存在清水混凝土粘接或者吸附問題,不可采用單點撬動的方式進行拆模,而應使用葫蘆進行平拉。在模板和清水混凝土結構完全分離后方可進行模板起吊。在起吊之前,需要在模板下部綁扎兩根繩索,起吊過程中,應控制繩索,避免模板和清水混凝土墻面碰撞,以此保證墻面質量。本工程應用的模板大多是鋼模板,此類模板可重復利用,因此,在拆除之后,需要及時清洗、修整模板,涂刷脫模劑,將其存放到指定場所,以便下次使用。
綜上所述,清水混凝土施工對于整體結構和表面質量要求非常高,只有做好模板施工質量控制,才可以滿足實際工程需求。因此,在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單位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模板施工質量控制,應用科學合理的模板施工技術,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工藝流程進行施工,并控制好各項施工參數(shù),以有效保證模板施工質量,為清水混凝土澆筑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