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雅婷 喬善鑫
(1 內蒙古第三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中心,呼和浩特,010010; 2 內蒙古包鋼醫(yī)院,包頭,014010)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內蒙古第三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中心收治的原發(fā)性失眠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8.44±4.02)歲。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8.45±4.22)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原發(fā)性失眠的醫(yī)學診斷標準;均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的診斷標準;均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困難,睡而易醒,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健忘、多夢、頭痛等典型的癥狀;均符合《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手冊》規(guī)定的西醫(yī)診斷標準。
1.3 排除標準 患有嚴重的抑郁、焦慮癥狀的患者;存在精神病或者精神病史的患者;其他重要臟器組織疾病的患者;對煙酒成癮的患者。
1.4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西藥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聯合針灸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采用調督安神法,患者取仰臥位,佩戴眼罩,讓患者處于閉目休息的狀態(tài),取穴百會、印堂、安眠、神庭、神門、三陰交等穴。不同的針刺穴位選用針具不同。針刺百會與印堂時采用0.3 mm×25 mm毫針,針刺安眠、神庭、神門、三陰交選用0.3 mm×40 mm毫針。根據穴位調整進針時的角度和針刺深度,針刺后留針30 min,1次/2 d,3次/周,連續(xù)治療1個月。
1.5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的各項治療指標,觀察患者治療后的睡眠質量,患者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進行評價,其得分與患者的睡眠質量呈負相關;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的過度覺醒狀態(tài),采用過度覺醒量表對患者的過度覺醒狀態(tài)進行評價,得分和患者的狀態(tài)呈正相關;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的生命質量,采用SF-36評價患者的生命質量,得分和患者生命質量呈正相關;觀察患者治療后的每日覺醒次數、每日總睡眠時間。
2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每日覺醒次數少于對照組,每日總睡眠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睡眠質量評分、過度覺醒程度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生命質量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比較
中醫(yī)學認為失眠屬于“不寐”范疇,針灸是治療不寐的有效方法,通過針刺患者的相應穴位,調和營衛(wèi),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4-5]。本研究針刺穴位為百會、神庭、神門、三陰交等。中醫(yī)認為,百會、神庭可以鎮(zhèn)靜安神、補髓益智,三陰交可調和陰陽,針刺諸穴,能有效達到安神定志、降低覺醒次數、提高睡眠質量的效果。本研究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每日覺醒次數少于對照組,每日總睡眠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睡眠質量評分、過度覺醒程度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生命質量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證明常規(guī)西藥聯合針灸的治療方法在原發(fā)性失眠患者的失眠癥狀治療中效果顯著,與單獨西藥的治療方法比較,效果更為顯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失眠狀況,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況,改善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在原發(fā)性失眠患者的治療中,常規(guī)西藥聯合針灸治療方法比常規(guī)的西藥治療方法效果更為突出,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改善患者過度覺醒狀態(tài),改善生活狀況和生命質量,療效突出,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