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年關,有些農(nóng)民工可能會面臨拿不到工錢的難題。維權要合法,那么,應該如何討薪?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規(guī)定,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權利,用人單位或個人依法支付勞動者報酬是其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和責任。
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措施。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中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以轉(zhuǎn)移財產(chǎn)、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shù)額較大,經(jīng)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并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這里所說的“勞動報酬”不僅僅指工資,還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保障農(nóng)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明確要求對拖欠農(nóng)民工工資涉嫌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在工程建設領域,對農(nóng)民工欠薪問題有哪些特殊保護?2021 年11 月1 日起,《工程建設領域農(nóng)民工工資保證金規(guī)定》正式施行,從制度上鼓勵守法企業(yè)、懲罰失信主體。連續(xù)2年未發(fā)生欠薪的企業(yè),新項目存儲比例降50%;3 年未欠免于存儲。前2年內(nèi)有欠薪的,存儲比例增加50%以上;被納入欠薪“黑名單”的,增加100%以上。
中國法律服務網(wǎng)頁面
中國法律服務網(wǎng) 登錄中國法律服務網(wǎng),點擊“農(nóng)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即可選擇“討薪咨詢”“求法援”“問題反映”“線索反映”。截至2021 年11 月23 日,中國法律服務網(wǎng)“農(nóng)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已辦理農(nóng)民工討薪相關咨詢21478 件,涉及15.8 萬余人,涉及金額15.9 億余元,切實保障了農(nóng)民工的合法權益。
咨詢服務熱線 撥打12333(勞動保障咨詢熱線)和12351(職工維權熱線)或當?shù)厝肆Y源社會保障、總工會等的門戶網(wǎng)站反映問題。還可以撥打12348(法律服務熱線)獲得涉及法律或法律援助相關的幫助。
要討薪,最重要的是要有證據(jù),特別是證明自己和單位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jù),包括:招聘簡章、記錄以及勞動合同;職工名冊、考勤記錄;上崗證、工作證(牌)、出入證、飯票、加班記錄、押金收據(jù)、工資欠條、同事證言等。
有證據(jù)后,理性協(xié)商據(jù)理力爭,依法反映合法訴求,保持克制,絕對不能采取聚集鬧事、堵塞交通、跳樓等極端手段,否則過激維權也可能違法。
如果協(xié)商無效,還可以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反映情況和投訴,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向用人單位發(fā)布責令整改通知,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或是直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或公司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拖欠工資。
對仲裁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仲裁決定后15 日內(nèi)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向檢察機關提交申請,請求人民檢察院支持起訴;對于用人單位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打不起官司的農(nóng)民工,可以向欠薪的老板和單位所在地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對于逃避支付,經(jīng)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涉嫌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請求刑事立案;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可以申請檢察機關進行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