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河北省大學生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間的中介作用

      2022-01-22 14:58:08陶建剛徐靜英
      醫(yī)學與社會 2022年1期
      關鍵詞:兒童期意念負性

      陶建剛,徐靜英

      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中心,河北秦皇島, 066004

      自殺是我國15-34歲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1],大學生恰好處于該年齡段,自殺率是同年齡段其他群體的2至4倍[2]。自殺意念是指在思想或認知上想要自殺,不愿繼續(xù)活在世上的一種想法[3],是自殺行為發(fā)生前必經的心理過程[4]。兒童期受虐是指兒童信任的或是能操控兒童的個體,做出的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尊嚴的不可逆性傷害行為[5]。實證研究發(fā)現,兒童期受虐對成人的自殺意念有重要影響,是自殺意念的重要預測指標[6-7]。自憫是指同情和關心自己,用關愛和理解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的不足和痛苦,并且認識到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與自己相似的痛苦經歷,而且這些經歷是人類共同經驗的一部分[8]。無助理論指出,長期遭受虐待的兒童會將施虐者的批評、指責等負面信息內化,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理解和同情[9]。Neff等人的研究也發(fā)現,母親的批評越多,家庭關系越緊張,個體的自憫水平越低[10]。此外,自憫在個體應對負性事件上有緩沖抵御功能[8],是緩解抑郁的彈性因素,并能弱化人們自殺的念頭[11]。綜上所述,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嘗試探討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之間的中介作用,以期探索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徑,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于2019年10月至12月選取河北省秦皇島市某高校的在校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4350份,回收有效問卷4189份,有效回收率為96.30%。研究對象的年齡為17至26歲,平均年齡20.68歲。其中男性2624人,占62.64%,女性1565人,占37.36%;城鎮(zhèn)1567人,占37.41%,農村2622人,占62.59%;離異家庭154人,占3.68%,非離異家庭4035人,占96.32%。

      1.2 研究方法

      1.2.1 兒童期創(chuàng)傷簡式問卷。采用由趙幸福等修訂的中文版兒童期創(chuàng)傷簡式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的兒童期受虐情況[12],該問卷共有28個條目,其中臨床條目25個,效度條目3個。采用5點評分法計分,25個臨床條目得分相加得到總分,總分的范圍為25分至125分,得分越高表示兒童期受虐水平越高。本研究中總量表的Cronbach's alpha是0.911。

      1.2.2 自憫量表。采用經陳健等進行過效度驗證的中文版自憫量表調查研究對象的自憫水平[13],該量表共有26個條目,采用5點評分法計分,總分為各條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自憫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alpha是0.874。

      1.2.3 自殺意念自評量表。采用由夏朝云等結合中國文化背景編制的自殺意念自評量表調查研究對象的自殺意念水平[14],該問卷共有26個條目,5個條目用于測試作答者的掩飾傾向,其他21個條目組成正式問卷。采用是否二分計分法,總分得分范圍為0分到21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殺意念越強。本研究中該量表的總體Cronbach's alpha是0.706。

      1.3 測試過程

      向學校相關部門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及意義后,征得校方同意。為了保證收集資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測試過程中,由主試向被試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并聲明不會涉及個人隱私,且對調查所得資料進行嚴格保密。被試知情同意后,以自愿參與為原則,測試期間被試可隨時選擇退出。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2組組間均值的比較;采用Pearson積差相關對變量間的相關程度進行分析;采用宏程序SPSS Process中的模型4對中介效應進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的檢驗

      采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法檢驗共同方法偏差,將兒童期受虐、自憫和大學生自殺意念3個變量的全部條目進行未旋轉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發(fā)現,有13個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從因子分析中析出,最大公因子的解釋率為16.23%,小于40%的臨界值。由此可推斷,本研究中變量間的關系受到共同方法偏差的影響較小。

      2.2 各變量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得分比較

      將研究對象按照性別、生源地和家庭是否離異分組后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女生的自殺意念得分高于男生(t=2.76,P<0.01);農村學生的自殺意念得分高于城鎮(zhèn)學生(t=2.45,P=0.01)。家庭離異與非離異大學生自殺意念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93,P=0.06)。男生(31.90±10.39)的受虐待得分高于女生(30.20±6.96)(t=-6.34,P<0.01);城鎮(zhèn)(30.93±8.97)與農村(31.46±9.48)學生的受虐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78,P=0.07);家庭離異學生(34.14±11.47)的受虐得分顯著高于非離異家庭學生(31.16±9.19)(t=-3.91,P<0.01)。女生(91.83±12.17)的自憫得分高于男生(90.85±12.83)(t=2.43,P=0.02);城鎮(zhèn)(91.51±13.02)與農村(91.04±12.33)學生的自憫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19,P=0.24);家庭離異(90.99±13.03)與非離異(91.22±12.58)大學生自憫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3,P=0.82)。

      2.3 各變量的相關分析

      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自殺意念與兒童期受虐呈顯著正相關(r=0.35,P<0.01),與自憫呈顯著負相關(r=-0.52,P<0.01);兒童期受虐和自憫呈顯著負相關(r=-0.34,P<0.01)。

      2.4 自憫的中介效應檢驗

      將性別作為控制變量,以兒童期受虐為自變量,自殺意念為因變量,自憫作為中介變量,按照溫忠麟等人提出的三步法對中介效應進行檢驗[15]。由表1可知,兒童期受虐顯著預測自殺意念,加入自憫這一中介變量后,大學生自殺意念仍然受到兒童期受虐的顯著預測,因此,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之間起不完全中介作用。

      表1 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間的中介的模型分析

      采用有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方法對兒童期受虐→自憫→自殺意念的中介效應置信區(qū)間進行檢驗。使用Hayes編制的SPSS Process宏程序(Model4),有放回的重復抽樣5000次,計算這5000個中介效應的值,得到95%的中介效應置信區(qū)間。如果上述95%的置信區(qū)間不包含0,則說明中介效應是顯著的。結果顯示,自憫的中介效應95%置信區(qū)間為[0.14,0.17],不包含0,故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間起中介作用。如圖1所示,兒童期受虐對自殺意念的標準化直接效應為0.20;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間的標準化中介效應為(-0.34)×(-0.45)≈0.15;兒童期受虐對自殺意念的總效應為直接效應和中介效應之和,即0.15+0.20=0.35,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0.15/0.35=43.34%。

      圖1 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間的中介模型

      3 討論

      3.1 不同性別和生源地學生的自殺意念得分存在顯著差異

      本研究發(fā)現,女生自殺意念得分高于男生,農村學生自殺意念得分高于城市學生,這與高飛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6]。相比男生,女生具有心思細膩、敏感脆弱、思慮過多等性格特點,遇事容易反復思量,思想負擔過重,長時間將負面情緒積壓在心里,無法承受時則容易產生自殺意念[4]。農村學生自殺意念得分高于城市學生,相比城市學生,農村學生視野的廣泛性、思維的活躍性水平偏低;自身綜合素質不高,家庭經濟困難引發(fā)的深度自卑感;家庭精神支持不足引發(fā)的無助感;家庭厚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重任引發(fā)的無力感,促使其在遭遇到挫折打擊時,更容易心灰意冷,絕望感強烈,更易出現自殺的想法[4]。離異家庭與非離異家庭大學生自殺意念分數無顯著差異,但接近邊緣顯著,這與曹鑫宇等的研究結果不一致[7],可能是由于樣本中離異家庭學生人數較少造成的。

      3.2 兒童期受虐、自憫與自殺意念之間均顯著相關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得分呈顯著正相關,揭示大學生的兒童期受虐水平越高,自殺意念也越強烈,這與以往兒童期受虐與自殺意念關系研究的結果一致[6-7]。兒童期受虐會造成兒童與撫養(yǎng)者之間形成不安全依戀,而不安全依戀影響成年后健康和諧的同伴和戀人關系的形成,導致個體產生孤獨、自卑、被排斥、被否定、被拋棄的恐懼等消極情感,進而增加個體罹患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的風險,致使個體易產生自殺意念。研究結果啟示,對于處在兒童期的學生,家長不僅要構建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也要充分理解、尊重、關愛孩子,尤其增加情感等方面的關注,減少孩子成年后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的概率。自憫與自殺意念得分呈負相關,即個體自憫水平的增高與自殺意念的降低相伴隨。自憫作為一種積極的自我資源,可以幫助個體更多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善意和關心,增加個人的社會支持感[17],有助于減少對自我的批判和冗思,避免過度思考兒童期受虐等負性事件,減少陷入負性情緒感受的惡性循環(huán)[8],隨著抑郁性認知和情緒的減弱,個體的自殺意念也相應減弱[18]。研究結果啟示教育工作者,除了對學生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yǎng)大學生關愛、同情、理解自己的能力,避免自殺等負性事件的發(fā)生。

      3.3 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應檢驗結果顯示,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占比43.34%。一方面兒童期受虐對大學生自殺意念具有正向預測作用,童年期長期遭受軀體虐待和情感忽視等,都會對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是成年后出現抑郁甚至自殺的重要風險因素。另一方面,兒童期受虐通過自憫間接影響大學生自殺意念。根據霍妮的人格理論,長期的虐待、忽視或冷漠會使孩子產生較強的無能感,而這種無能感會轉化為對內的“自我攻擊”,頻繁的自我攻擊會降低個體的自憫水平;無助理論也指出,當個體遭受撫養(yǎng)者長期批評、指責、冷漠忽視、甚或軀體虐待時,會逐步內化這些負面信息,覺得自己是多余的、無價值的、不可愛的,認為是由于自身的問題才導致生活中的消極事件[9],即兒童期受虐導致個體自憫水平降低。低自憫的個體又更傾向于不友好的對待自己,采取壓抑、不接納和不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虐待等負性生活事件,容易卷入思慮和思維抑制,長期沉溺于負性情緒當中,無法直面生活中的負性事件[10],增加個體抑郁的易感性和自殺的概率。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間的中介作用啟示教育工作者可以對兒童期受過創(chuàng)傷的大學學生開展“自憫心理訓練”的團體治療干預,使其懂得如何更好的關心和愛護自己,增強自身的心理韌性,提升其心理資本,減少自殺事件的發(fā)生。

      4 結論

      本研究表明,兒童期受虐是大學生自殺的一種風險因素,自憫在兒童期受虐和自殺意念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兒童期受虐既可以直接導致大學生產生自殺意念,也可以通過自憫致使大學生產生自殺意念。此外,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本研究采取的橫斷設計未能真正得出因果關系,未來研究還可采用縱向研究來揭示問題性質。其次,大學生自殺的影響因素很多,兒童期受虐和自憫都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未來還應增加對其他因素的探討。

      猜你喜歡
      兒童期意念負性
      意念大師來了
      意念機器人(上)
      追求原始沖動和意念的自由釋放
      河北畫報(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20
      非負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利用在兒童期逆境對中老年健康影響間的中介效應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
      涓滴意念匯成河
      中國公路(2017年17期)2017-11-09 02:24:58
      大學生兒童期受虐與攻擊性、自尊的關系*
      大學生孤獨感、負性情緒與手機成癮的關系
      含2,3,5,6-四氟亞苯基負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
      吉木乃县| 民权县| 海城市| 稻城县| 玛沁县| 水富县| 邓州市| 九台市| 汨罗市| 高邑县| 邵武市| 锡林郭勒盟| 乌审旗| 云梦县| 沐川县| 澜沧| 安仁县| 正镶白旗| 高陵县| 朝阳县| 什邡市| 乌拉特后旗| 马关县| 巴林右旗| 沅陵县| 德钦县| 郧西县| 河西区| 沭阳县| 横峰县| 连平县| 澄江县| 凌源市| 读书| 万年县| 盐城市| 青龙| 兴业县| 封丘县| 南乐县|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