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柳,余麗慧,陳孟廣,俞信光,王忠華,江建銘
(1.景寧畬族自治縣林業(yè)總場,浙江 景寧 323500;2.浙江萬里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3.浙江省中藥研究所有限公司,杭州 310023)
多花黃精(Polygonatumcyrtonema)為《中國藥典》收載的黃精藥材三個基原植物之一[1]。黃精作為我國傳統(tǒng)藥食兩用滋補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臨床療效確切,保健養(yǎng)生應用普遍。景寧縣黃精野生區(qū)域分布廣、資源豐富、品質(zhì)優(yōu)良,且畬族黃精文化底蘊深厚、藥食利用歷史悠久,政府高度重視、基地建設發(fā)展迅速,產(chǎn)業(yè)發(fā)展初具規(guī)模,具有明顯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優(yōu)勢,但是精深加工技術落后、產(chǎn)品結構單一,嚴重阻礙著產(chǎn)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2]。
黃精深加工制法多樣,地區(qū)間和民族間不盡相同,但大致可分為清蒸制法(不添加其他物料)、酒蒸制法(添加黃酒)及藥源制法(與黑豆等同制)[3-5],其中酒黃精制備方法被《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分別收載,但黃酒添加量《中國藥典》規(guī)定為黃精根莖質(zhì)量的20%,《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都規(guī)定為50%,相差2.5倍。而陳孟廣等研究發(fā)現(xiàn)[2]野生多花黃精根莖的藥典指標成分在酒黃精制備過程中會發(fā)生變化。因此,為給多花黃精精深加工工藝提供依據(jù),我們測定研究了酒黃精制備中不同加酒量下的顏色、滋味、酸不溶性灰分、總灰分、醇浸出物、黃精多糖、總皂甙、必需氨基酸、總糖、還原糖、微量元素等藥典(炮規(guī))指標成分[6-9]變化規(guī)律。
在景寧縣東坑鎮(zhèn)黃山頭村,選擇生長年限4~5 a、根莖粗3 cm左右的野生多花黃精鮮根莖,并將其用清水沖洗干凈,剪去須根備用;黃酒為農(nóng)家自釀的糯米酒。
1.2.1 實驗設計 實驗處理即對黃精的處理設6種方法(A~F)和1個對照(Ck),處理A~F的黃酒添加量依次為黃精鮮重的10%、20%、30%、40%、50%、20%,鮮黃精預先清蒸處理,清蒸處理時,鮮黃精根莖處理A~E不切片,處理F切成厚約5 mm的片; 對照用蒸餾水代替黃酒,添加量為黃精鮮重20%,鮮黃精根莖不切片。
1.2.2 實驗實施
(1)清蒸鮮黃精
用黃酒清蒸的方法為,取鮮多花黃精2 kg,清蒸5 h,悶制4 h后,取出干燥至六成,按新鮮根莖重量加入一定比例的黃酒,會同蒸液悶潤至黃酒與蒸液吸盡,置搪瓷或玻璃容器中,再蒸制5 h、悶制4 h,取出稍晾后拌回汁液,如此反復4次(共蒸5次),取出稍晾后拌回汁液,再干燥至所需程度。
用蒸餾水清蒸時,過程同上,只是用蒸餾水代替黃酒。
(2)指標測定及計算
炮制的干燥多花黃精根莖總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按SOP-QC-ZJ-6016標準操作規(guī)程[10],多糖含量參照楊圣賢等的方法[11]、總黃酮含量參照陳克克等的方法[12]、總皂甙含量參照楊圣賢等的方法[13]、可溶性總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14]、還原糖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14]、酚含量參照陳克克等的方法[12]、溶性總蛋白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法[14]、氨基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14]、必需氨基酸含量利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14]、礦物質(zhì)含量采用ICP-OES測定[14]。
采用WPS Excel 2019和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分析[15-16]。
由表1可見,采用不同比例的酒量對多花黃精的色澤、滋味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在色澤方面,除了處理D、E呈烏黑色外,其余均呈黑色,這或許與處理D、E添加的黃酒較多有關;在滋味方面,各處理均有甜味,并隨加酒量的增加,制黃精的酒香味也增強,同時處理D、E、F略帶苦焦味,表明加酒或切片,促進滋味改變。
表1 不同處理下的色澤、滋味變化
由表2可見,不同黃酒比例對炮制的多花黃精根莖藥典指標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影響,隨著酒量增加,酸不溶性灰分及總灰分的含量減少,但黃精多糖及醇浸出物含量增加,但差異都不顯著(P>0.05),添加黃酒與添加蒸餾水之間差異也不顯著(P>0.05);切片處理可顯著降低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提升藥典指標成分—醇浸出物含量,差異顯著(P<0.05)。
表2 不同處理方法下的藥典指標成分含量
由表3可見,添加黃酒與添加蒸餾水炮制的多花黃精根莖,總黃酮、總皂甙、總酚等7類其他藥效與營養(yǎng)成分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黃酒比例對炮制的多花黃精根莖其他藥效與營養(yǎng)成分含量雖有一定影響,即隨黃酒比例上升,總皂甙、總糖、還原糖、可溶性總蛋白、總氨基酸含量上升,但差異不顯著(P>0.05);切片處理可顯著降低總黃酮、總酚含量,提升總皂甙、總糖、還原糖含量(P<0.05),對可溶性總蛋白、總氨基酸含量影響不顯著(P>0.05)。
表3 不同處理方法下的其他藥效與營養(yǎng)成分含量 單位:mg·g-1
由表4可見,添加黃酒與添加蒸餾水炮制相比,多花黃精根莖的賴氨酸、色氨酸等8種氨基酸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切片與否對這8種氨基酸含量也無顯著影響(P>0.05)。
表4 不同處理方法下的必需氨基酸含量 單位:mg·g-1
由表5可見,添加黃酒與添加蒸餾水炮制相比,多花黃精根莖的P、K、Ca等9種元素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是否切片對這9種元素含量也無顯著影響(P>0.05)。
表5 不同處理方法下的礦物質(zhì)含量 單位:mg·g-1
添加黃酒炮制多花黃精根莖,隨實驗黃酒比例由10%增加到50%,制品色澤黑色加深,焦苦味增加,表明加酒能促進色澤和滋味改變;黃酒不同添加比例處理之間,在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浸出物、黃精多糖、水分等藥典指標成分含量,總黃酮、總皂甙、總酚、總糖、還原糖、可溶性總蛋白、總氨基酸等藥效或營養(yǎng)成分含量,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P、K、Ca、Mg、Zn、Se、Fe、Mn、Cu等礦物質(zhì)含量方面,盡管差異都不顯著,但隨用酒量增加,醇浸出物、黃精多糖、總皂甙、總糖和還原糖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有不同程度減少;5 mm根莖切片可顯著降低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總黃酮、總酚含量,提升醇浸出物、總皂甙、總糖、還原糖含量,對本實驗測定的其他成分含量無顯著影響;從成分含量變化及成本方面考慮,建議采用20%或30%黃酒添加比例炮制多花黃精根莖。
我國傳統(tǒng)黃精加工方法多樣,唐《食療本草》[17]首次提出了“九蒸九曬”加工方法(習稱“清制法”),此后文獻記載多為該法,且將該法加工的黃精產(chǎn)品稱為“九制黃精”或“清制黃精”?!吨袊幍洹分皇蛰d了酒黃精炮制方法,并作為藥用黃精主流加工方法。《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18](2015版)記載 “清制黃精”炮制方法時,對蒸、曬次數(shù)未作規(guī)定。本實驗結果,多花黃精的色澤、滋味和成分含量均隨炮制時加酒量的不同而呈一定的變化,與他人研究報道基本一致[19-27]。不同產(chǎn)地黃精的有效成分、營養(yǎng)成分等可能會不盡相同,為保證藥材的藥用價值,炮制時添加黃酒的比例也應有所差別,這也應是今后需要實驗總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