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晟,瞿子涵,蔡 萱,喻培元
(1.國網(wǎng)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430071;2.國網(wǎng)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湖北 武漢430071;3.湖北安源安全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430040)
變壓器運行、檢修過程產(chǎn)生的廢變壓器油屬于危險廢物[1-6]。事故油池是變壓器故障或火災(zāi)時儲存排油的主要構(gòu)筑物。事故發(fā)生時,變壓器油由主變的排油閥門進入其下方的事故油坑,再通過油坑下方的排油管道進入事故油池[7-8]。
圖1中變壓器下方鋪滿了鵝卵石,鵝卵石下方即為事故油坑。變電站日常運行中,下雨時雨水會通過鵝卵石進入事故油池,所以大部分情況下,事故油池中儲有一定量的雨水。事故發(fā)生時,變壓器油進入事故油池,由于變壓器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變壓器油浮于雨水之上,通過油水分離裝置,變壓器油將雨水擠出油池,雨水通過油水分離裝置進入雨水管網(wǎng),而變壓器油儲存于事故油池中,實現(xiàn)油水分離,防止變壓器油泄漏[9-10](如圖2所示)。
圖1 變壓器下方事故油池坑Fig.1 Accident oil pool below transformer
圖2 事故油池油水分離原理簡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oil water separation principle of accident oil pool
目前,大部分事故油池采用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施工方式為現(xiàn)場澆筑。事故油池作為隱蔽地下工程,設(shè)計施工時可能存在進出水標高不匹配、池容無法核實、油水分離裝置設(shè)計不規(guī)范等問題,且施工完成后整改成本高、擴建難度大。
現(xiàn)行的《GB 50229-2019火力發(fā)電廠與變電站設(shè)計防火標準》要求事故油池的設(shè)計容量不低于最大單臺主變壓器油量的100%。從現(xiàn)有變電站運行效果來看,事故油池體積按最大單臺主變壓器油量的100%設(shè)計時,暴雨情況下,油水分離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時間內(nèi)油水無法有效分離,存在一定的漏油風險。
通過采用裝配式方案進行標準化設(shè)計,規(guī)范油池結(jié)構(gòu)、體積,可以有效規(guī)避目前設(shè)計、施工時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規(guī)范性的問題;同時裝配式油池采用現(xiàn)場拼裝的施工方式,可以降低施工期的環(huán)境污染,縮短工期[11-12]。
目前常見的裝配式建筑總體分為混凝土預制件與金屬預制件兩類。事故油池屬于地下工程,需要有較好抗壓性能。為了分析不同材質(zhì)的抗壓性能,針對同一結(jié)構(gòu)油池分別選取普通碳素鋼、304不銹鋼、316不銹鋼、C30混凝土4種材料分別進行模擬分析。
從圖3、表1的對比可以看出,在裝滿水的事故油池中,其最大范式等效應(yīng)力遠小于屈服強度,說明4種材料均能滿足油池抗壓性能的要求。再者,事故油池需要保持較好的密封性,當采用混凝土預制件時,現(xiàn)場拼裝存在一定的濕作業(yè)、施工工期更長,從施工工期方面來看,金屬預制件更優(yōu)。此外,金屬預制件相對較輕,安裝方便,拆解回收率高。最后,還需要考慮的因素是耐腐蝕性能,混凝土預制件耐腐蝕性較好,金屬預制件在刷防腐蝕涂料后,也能滿足耐腐性能要求。綜合考慮,建議采用金屬預制件的裝配式方案。
表1 不同材料力學載荷結(jié)果Table 1 Results of mechanical load of different materials
圖3 不同材料下范式等效應(yīng)力圖Fig.3 Paradigms and other effect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以武漢地區(qū)3年一遇暴雨計算降雨量,同時考慮排入100 m3的消防用水(消防用水流量取15 L/s),事故時的排油時間按《DL/T 5143-2002變電所給水排水設(shè)計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20 min將事故油排盡進行設(shè)計。
降雨量考慮使用武漢地區(qū)的暴雨強度公式(1)進行計算:
式(1)中,q為暴雨強度(L/(s·ha));t為積水時間;P為重現(xiàn)年。
通過暴雨強度可求得主變集油坑匯集的降雨量:
式(2)中,Q為雨水量(L/s);Ψ為徑流系數(shù),各種屋面、混凝土和瀝青路面的徑流系數(shù)取值0.9;F為匯水面積0.038 4 ha。
選用歐拉-群體平衡模型耦合模擬油水分離過程,用Gambit軟件進行建模和網(wǎng)格劃分[13-20]。
從理論分析,影響油水分離效果最主要的兩個因素為:油滴粒徑和停留時間。油滴粒徑越大、停留時間越長,分離效果越好。前期研究[21-29]采用高速攝影技術(shù)測得油水混合物中油滴粒徑分布為:1 mm~3 mm(大顆粒油滴)約占70%,0.5 mm~1 mm(小顆粒油滴)約占25%,0.1 mm~0.5 mm(微小顆粒油滴)約占5%(注:實驗中由于乳化油粒徑非常小,拍攝圖像方法無法對其進行測量,故上述分布不含乳化油這類小粒徑油滴),前期研究采用100%大顆粒油滴進行模擬分析,研究結(jié)果表明當油池體積增大為油量的112%時,能夠確保在上述暴雨、消防水等條件下,變壓器發(fā)生事故時基本無漏油風險[30]。
為了更好地模擬實際情況,本文將采用更接近實際情況的變壓器油(70%大顆粒油滴、25%小顆粒油滴、5%微小顆粒油滴)進行模擬。事故油池有效容積仍設(shè)為油量的112%,其他降雨、消防水等條件保持不變。
2.2.1 總體形狀比選
圖4分別展示了圓柱形-立式、圓柱形-臥式、長方體形-臥式3種形狀的油池。首先,臥式油池更符合淺池理論,油水分離效果更好;此外,針對裝配式方案,考慮進出水管,臥式油池更便于安裝,接口相對更少,因此臥式油池優(yōu)于立式油池。圓柱形-臥式油池相比于長方體形-臥式油池,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同時也更易制作。綜合考慮,建議優(yōu)先采用圓柱形-臥式裝配型油池。
圖4 幾種不同形式金屬預制件裝配式油池Fig.4 Several different forms of prefabricated metal oil pools
2.2.2 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優(yōu)化
采用圓柱形-臥式事故油池,總體積為30 m3,油池總長7.92 m,內(nèi)部長度為7.896 m,內(nèi)徑2.2 m,進口中心距離油池底部高度為2.0 m,出口中心高度距底部0.1 m,且距離左邊界為0.4 m,有效容積(容納變壓器油)為27.07 m3,在進行加入擋板的改裝之后,容積在26.88~27.07 m3之間,取26.88 m3便于后續(xù)計算,其結(jié)構(gòu)如圖4所示。根據(jù)前期研究結(jié)果,事故油池有效容積應(yīng)為事故油體積的112%,因此設(shè)定事故油體積24 m3。因此模擬的邊界條件為:事故油量24 m3,事故油流量則為24/20/60×1 000 m3/s=20 L/s;消防用水100 m3,消防用水流量15 L/s;武漢地區(qū)3年一遇暴雨。
圖5 裝配式鋼結(jié)構(gòu)變電站事故油池正視圖Fig.5 View of accident oil pool in pre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 substation
通過在事故油池內(nèi)部加設(shè)擋流板和隔板來降低流速,加大停留時間,提高油水分離效果。圖6為基礎(chǔ)模型,其中A、B各為一組隔板,C為擋流板。A1、B1為左隔板,A2、B2為右隔板。出口距離底面0.1 m,入口與擋流板C的距離為0.5 m,A、B隔板分別位于油池水平方向的1/3與2/3處。
圖6 事故油池基礎(chǔ)模型Fig.6 Basic model of accident oil pool
根據(jù)改變檔流板、隔板的數(shù)量、水平位置、高低,進出口位置、高度等,共設(shè)置13種不同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13種不同事故油池方案Table 2 13 different accident oil pool plans
2.3.1 擋流板位置的影響
圖7是a、b、c 3種模型的模擬結(jié)果(其中藍色代表水、紅色代表油、中間色代表油水混合物,不同顏色代表水中不同含油量),從圖7可以看出分離效果為:b<a<c。對于擋流板的最佳條件是模型c。若擋流板C不開口(b模型),水流只能通過擋流板下方的空隙進入事故油池主體腔,在不斷積蓄的水流壓力下,導致事故油池下方混合液體流動速度加快,不利于延長油水分離時間,導致較差的油水分離效果。擋流板上部需開口,擋流板存在且上部開口(距筒體上部10 cm)效果優(yōu)于無擋流板情況。
圖7 a、b、c事故油體積分數(shù)分布Fig.7 Accident oil volume fraction distribution of a,b,c plan
2.3.2 出水口位置的影響
分離效果:k略好于m。說明出口中心距筒體左邊界0.4 m優(yōu)于1.5 m,這是因為油水混合液體主要從下部流過,距左邊界0.4 m比1.5 m多了1.1 m的油水分離距離,因此k模型優(yōu)于m模型。但是因為擋流板與隔板上部開口,會有部分液體經(jīng)由上部進行油水分離,這部分液體最后會在筒體下部匯聚,匯聚點距筒體左邊界在0.5 m內(nèi),所以k模型優(yōu)于m模型,但是優(yōu)勢不明顯。
2.3.3 入口高差的影響
分離效果:h<j。基礎(chǔ)模型中入口高度為2 m,入口直徑為0.2 m,當擋流板上部距殼體0.1 m時(模型h),擋流板上邊緣與入口上切線平行,導致部分混合液體進入事故油池后沒有被擋流板擋住減速,而是直接以較高速度從擋流板上部空隙中穿過去,導致上部本應(yīng)以很緩慢水平速度進行油水分離的液體加快速度流動,不利于油水分離。其流場分布如圖8(a)所示。
圖8 不同入口高度入口附近速度矢量圖Fig.8 Velocity vector diagram near entrance at different entrance heights
為進一步降低入口位置的不利影響,將入口下移0.1 m,改進后的效果如圖8(b)所示(模型j),由圖可知,入口下移后,沿入口向上的垂直速度分量增大,水平速度分量減小,導致事故油池上部分流速減緩,利于油水分離。
2.3.4 隔板位置及數(shù)量的影響
分離效果:(d、f、g)<c<e<m<(k、l)<h<j<i,其中d、f、g模型油水分離效果相當,k、l模型油水分離效果相當。
1)(d、f、g)<c<e,表明增加隔板,且隔板上部開口20 cm,能提高油水分離效果;
2)e<h,表明一組(兩塊)隔板的效果優(yōu)于一塊;
3)k、l模型油水分離效果相當表明:當不改變兩塊隔板間的距離,只改變兩塊隔板在油池中位置,基本不影響油水分離效果;
4)k<j,表明下端開口并不是越低越好,模擬試驗結(jié)果表明上開口20 cm,下開口分別是20 cm,40 cm油水分離效果最佳;
5)j<i,表明適當增大兩塊隔板間的距離能提高油水分離效果;
6)所有13個模型中,i模型的油水分離效果最好,且僅有i模型的出水滿足含油量低于10 mg/L,如表3所示。
表3 4種典型模型出口處不同時間出水含油量模擬結(jié)果(單位:mg/L)Table 3 Simulation results of effluent oil content at different times at the outlet of 4 typical models(unit:mg/L)
綜合上述裝配式方案和油水分離性能兩方面的研究,金屬預制件裝配式油池排水、土建荷載、抗?jié)B防腐等性能能夠滿足日常運行要求。且其性能優(yōu)于混凝土預制件,優(yōu)先選擇金屬預制件裝配式油池;油池體積應(yīng)不小于油量的112%,優(yōu)先選擇i模型:設(shè)置1塊擋流板、2塊隔板,隔板A1上部距殼體0.2 m,下部距殼體0.2 m;隔板B2上部距殼體0.2 m,下部距殼體0.4 m,兩塊隔板分別位于油池水平方向的1/3與2/3處,入口高度為1.9 m。
采用金屬預制件的裝配式方案可以解決事故油池設(shè)計、施工不規(guī)范問題,開創(chuàng)事故油池一體化、綠色化設(shè)計施工的新模式。在油池體積結(jié)構(gòu)優(yōu)化方面,油池有效體積應(yīng)不低于油量的112%,在油池中適當位置增加擋流板、隔板,能夠確保3年一遇暴雨(武漢地區(qū))條件下,出水含油量小于10 mg/L,有效降低變壓器油泄漏的環(huán)境風險。